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读书笔记
蹒跚走过的十几年——《江城》+《看见》

蹒跚走过的十几年——《江城》+《看见》

作者: 我就是玉米酱 | 来源:发表于2016-05-25 12:46 被阅读230次

结束《看见》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当时看完之后感触颇深,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酝酿着酝酿着就没了下文。本以为这本书的读后感算是黄了,没想到却在看完《江城》之后,勾起了对《看见》的回忆,好像有一些东西在碰撞、交织。

与书相伴,其乐无穷

一路坎坷,一路成长。

《江城》和《看见》描述的都是在中国发生的故事,不同的是,《江城》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96-1998年,而《看见》所描述的故事则发生于2000-2013年。

1996年的中国是贫瘠的,交通还不甚发达,香港还没有回归,就连三峡大坝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彼得· 海斯勒在这里仅仅呆了两年,却是中国极具重要意义的两年——香港回归,三峡工程动工……彼得· 海斯勒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感受到了文革残留的讯息,也体会到了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

2000年的中国无疑是发展的,但同时也是波荡起伏的——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柴静用一线观者的感受为我们谱写了中国新世纪的篇章,记录了中国这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让我们得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这十几年历程的坎坷、艰辛,和成长。


小城市的大世界,大城市的小细节。

对比来看,这两本同样讲述中国故事的书有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江城》描述的多是发生在当时四川省贫困地区——涪陵的故事,而《看见》则多讲述发生在中国都市并广泛引起关注的故事。

一个埋藏在丛林深处的中国,一个摊开在世界面前的中国。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

彼得· 海斯勒就是在这样的城市,以“何伟”的身份,融入进了当地人的生活,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属于当时社会的每个人的真实故事。这其中有过愤怒,有过悲伤,有过欢乐,也有过温情,然而无论怎样,这些小城市的小人物却都颇具历史色彩的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整体社会形象,诠释着当时中国的整个历史背景。

聚会上,朋友说,你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缘了,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作家野夫说:“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

《看见》中,柴静所讲述的历史事件都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发展中的大事件,所受到的关注度也都是空前的,但是柴静却没有用大众的视角来诠释这些时事件,相反,她一直致力于从这些大事件中剖析细节。最后,这些一个个看似不同寻常的事件,都得出了最合乎常理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不少事件都是我们曾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的(譬如虐猫事件和药家鑫事件),但是在经过柴静的剖析之后,我们却都看到了新的一面,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每一件大事件的背后都藏着人性的小细节,事件的关注度是属于国家的,事件背后的根源却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不同的故事,同一种人性。

《江城》和《看见》讲述的虽然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故事中所映射的人性却是相同的。

《江城》中,彼得· 海斯勒讲到了关于三峡大坝的事情,他曾亲自做过调查,证明三峡大坝的修建会对周遭生活居民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但是,当他带着这些结果去问那些沿岸的居民是否担心的时候,得到的却全都是否定的回答。居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竟冷漠到如此境地,着实震撼了这个异乡人。

而《看见》中也有同样的描述。柴静回到山西后,曾一度对家乡的环境表示忧虑,但是同样的,当问起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时,他们也都呈现出了一张冷漠脸。

现在亦然。一个国家的很多政策法规都是针对普通大众而设定的,但是在中国,你可以在路上随便问问人们,很少能有人说出关于我国某一政策的某些方面。

从1996年到2016年,在中国经济、科技等领域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人性却几乎在原地踏步,可悲,可叹。

当然,从《江城》到《看见》,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中国的开放和进步,它蹒跚走过的这十几年所创造的业绩是不能被抹灭的。只是,希望在今后更长的旅途中,我们可以改头换面、昂首阔步的向前。

《江城》和《看见》都为我打开了放眼看中国的窗户,掀开了中国历史的衣衫,让我看见了我所不曾了解过的中国,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曾以为的中国。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这两本书教给我的人生哲理:

《江城》:只要用心生活、用心观察,再贫穷的地区,再匮乏的资源,也能让你在苍茫中开出繁花。

《看见》:这个世界总有你不知道的另一面,多看、多听、多思考,永远不要固步自封,永远不要骄傲自大。

相关文章

  • 蹒跚走过的十几年——《江城》+《看见》

    结束《看见》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当时看完之后感触颇深,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酝酿着酝酿着就没了下文。本以为这本书...

  • 2017,世界蹒跚走过

    2018年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2017年的世界,步履蹒跚,辗转反复,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是思绪不接。其间既有令人...

  • 【21天亲密关系修习营Day9】在关系里看见自己需要

    看见,是最好的开始我,看见你,看见你的需求我,看见我,看见我的得到我与你,是最美妙的遇见 走过最初的相遇,十几年的...

  • 我的爷爷

    哎呀,给,给。提着书包,从爷爷的屋前走过,爷爷拿着一百捏从房间出来,看见便伸手向我递过来。我看着他蹒跚着向我伸来,...

  • 我一直盯着窗 看叶落无声雾霭弥散 看莺燕争鸣烟火起落 我一直盯着窗 看见嫚儿从三月走过 看见苍颜向冬日蹒跚 我一直...

  • 走过江城路

    江城路并不算繁华,但是有一种市井的雍容。如果你经过江城路,必定会留下对它的某些记忆。 早年的江城路并非是路,而是这...

  • 看见又走过

    我从一条街望见一排梧桐树 我在一个很老的小区看见一排内衣在飞荡 我在二十楼的阳台看见一排家庭夜晚的生活 我在夜晚看...

  • 心之流沙(现代诗6首)

    走过风, 走过雨, 走过无人的藩篱。 看见花, 看见梦, 看见远处的归程。 三朵菊花 在杯水中浮沉 花瓣绽放 不是...

  • 凝固幸福

    文/桑妮的天空 一位老太太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在我们面前走过。在灯光下,我不能看清她的神色,只看见她向旁边空气诉说...

  • 致母亲

    我看见你在落叶旁走得很慢 如同小时候我行走的模样 步履蹒跚 我想牵着你的手 一双因岁月蹉跎而疲惫不堪的手 静静走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蹒跚走过的十几年——《江城》+《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ft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