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5)

作者: 石里夜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14:56 被阅读69次

二十四.舅舅和他的女同桌

在舅舅的生长环境中,外婆,母亲,还有三个大姐姐,家里都是女的。尽管舅舅各种贱招讨厌,捣蛋淘气,可是他的行为就像一休之歌里唱的那样,“顽皮淘气淘气顽皮数第一”,“打架骂人却从来没有你”。舅舅对女性是打心眼儿里尊重的。他跟女生恶作剧,从来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出过格儿,更没有欺负人到哭泣的地步。所以在女生中,舅舅的人缘儿还不错,评价挺高的。

那时候的小学,男女同班,但是仍然是男生男生同桌,女生女生同桌,彼此的交集不多。而中学则绝大多数是男女分校的。

不知什么时候,北京好多学校兴起了并校的风潮,据说是教育专家给的建议,觉得应该彻底消除封建思想残余,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在男女平等中一起为国家贡献力量,所以学生应该在受教育时期,实行男女混班教育。于是一纸公文下,好多男校和女校合并。母亲上的高中就是女子高中和男子高中合并的学校。大概是迎头第一浪的缘故,尽管是校校合并,班级还是保持原样,男生班,女生班,分而治之,井水不犯河水,也不知是为了学校好管理,还是老师们对男女混在一起有顾虑。

等到舅舅上了初中,男女混校就已然发展成为男女混班,男女同桌已经是普遍现象了。舅舅还是改不了爱玩爱闹的个性,所以他的女同桌们总是被舅舅的玩笑啊故事啊吸引,被逗得笑个不停。很快就变成了舅舅的盟友,帮舅舅抄笔记写作业。

舅舅上课只要是听会了老师讲的内容,就开始自己的活动。他吸引同学的办法很多,最拿手的就是讲故事,无论是外婆讲的解放前故事,还是母亲讲的小人书故事,或者是新放映的电影里的桥段,收音机里的相声,他都能模仿得入木三分,远比老师授课的内容生动有趣。

如此一来,舅舅就带动了一大片学生上课分神儿。老师们当然容不下这样的情形,纷纷投诉给班主任,认为影响到整个班级的课堂秩序和学习质量。舅舅身边的女同桌们被认为是受坏影响最多的,所以换了一茬又一茬,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好学生。班主任无奈之下给换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男生。结果没多久,老师们又告状说,那个男生已经被舅舅成功拉下水,两个还凑成了一对儿,课上课下实在是太闹腾。老师们讨论后出了一个奇招,给舅舅换了一个全班最沉默寡言,最刻板,最刻苦用功的女生。

舅舅遇到了对手。

舅舅先是各种小玩笑开尽,这女生居然全部漠视。舅舅又试了试惯常的没事儿找事儿的小把戏,结果有的被人家直接戳穿,有的人家置之不理。

舅舅开始放大招,讲故事。先是各种新奇的坊间传闻,这个女生没啥反应,然后报纸广播里的故事,这个女生忽略。最后舅舅使出绝招,从西游记到水浒传,再到各种聊斋鬼故事,周围的同学听得入迷,那女生眼皮都没抬一下,根本不理这茬儿。

这个同桌实在是太闷了。舅舅折腾一溜够,还是一人唱独角戏,觉得没意思了。先是彻底隔离这个同桌,画了一条“三八线”横亘在俩人中间。早上擦桌子,舅舅只管自己这半边,彻底摆出了敌对的架势。憋了几天,人家女同桌也没什么反应。

舅舅跟几个小兄弟商量了一番,决定打算破了底线,耍些恨的,把这女生惹哭了。想着她一定会告到老师那里,央求老师换座位。

结果舅舅还没想好怎么办,就收到母亲的警告,说不许欺负这个同桌。原来这女生的姐姐是母亲的高中同班同学,大概是因为舅舅“恶名”在外,担心妹妹受欺负,提前打了招呼。

舅舅埋怨母亲多管闲事,母亲嗔怪舅舅还是长不大,不懂事,不上进。

外婆听得这姐弟俩的这番争执后,跟舅舅破天荒地长谈了一次。大意是说,那个女孩子没做错什么,不理你断然也不是罪过。你不可以越界做坏事。如果想和人家和平相处,就要自己先让一步,让人家知道你不是坏人,没有恶意才行。

舅舅嘴里一边叨咕着“我冤啊,我冤啊,我还什么都没干呢”,一边就彻底断了“害人”的念头。

第二天上学,舅舅提早到了教室。舅舅先把画在课桌中间,一直延伸到俩人凳子中间地板上的“三八线”擦了,然后拿了抹布,把整个桌面上,和两人凳子上的灰擦干净。同桌进教室坐下来的时候愣了一下,也没说什么。

之后几天,虽然还是不说话,可是轮到去拿个作业本,交个试卷,舅舅都顺手帮着同桌取回来或者送上去。上课老师讲课的时候,舅舅也安生了不少,尽管心不在焉,也没有从始自终地注意听讲,但也没有再瞎折腾。

自习课上,舅舅忍不住给大家讲述头天电影【刘三姐】的片段,大段大段的对歌的歌词,学到那个秀才摇头晃脑的老学究模样,半说半唱地念“你莫嚣,你是朽木不可雕;常言万 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读书高”时,舅舅突然发现那女生好像感了兴趣,在听他说话。

之后又一天,舅舅声情并茂地学收音机里刘宝瑞的单口相声。讲着“解学士”里的片段,解缙对曹丞相的对联。解缙因为衣着寒酸,绿褂子绿袍子,被曹丞相讥讽“井底之蛙一身绿”,他机智应对“锅中熟蟹披大红”形容曹丞相的一身红袍官服,曹丞相心里这个气啊,“我说你一身绿好歹是个活物啊,你这一说直接把我煮熟了啊!”同学笑倒一片的时候,舅舅背着身,听到同桌没忍住,笑出了声。

舅舅发现,这女生虽然用功,可是知识学得死板,数学和物理尤其吃力。于是舅舅自告奋勇地帮人家讲题目。这回人家没有拒绝他,终于肯跟他说话了。

一来二去,两人作为同桌,关系缓和了不少,有几次舅舅淘气被捉了现行,还是这女生帮着打了掩护,蒙混过关。之后为了不影响同桌用功读书,舅舅在课堂上也着实消停了不少。

毕业时大家照例互换相片,在纪念册里纷纷留下祝福。这女生的纪念册被她母亲翻看,指着里面的相片,说这几个男生都不入眼,只有严家这小子长得还说得过去。

相关文章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5)

    二十四.舅舅和他的女同桌 在舅舅的生长环境中,外婆,母亲,还有三个大姐姐,家里都是女的。尽管舅舅各种贱招讨厌,捣蛋...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

    二. 新媳妇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谁还会在乎什么“好归宿”,去为外婆着想,只要嫁出去就行了。于是全家发动...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5)

    四. 严家嫂子(一) 外婆的婚礼是仓促而成的,蜜月之类的就更谈不上了,从早到晚,就是一家子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 ...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1)

    十.小姑出嫁 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婆的小姑子出嫁了。远房亲戚说的媒,知根知底的人家,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说得过去,在城...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5)

    十四. 外婆的开心果 外婆对母亲的评价永远是很乖巧,让人省心放心;要说到让外婆开心,那就得说是舅舅了。舅舅在出生的...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前言 外婆生于1909年,病逝于1994年,从清末的衰落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几乎全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

    一. 管家婆 外婆家是旗人,但不算是纯粹的满族,外婆按理说还算是个格格。祖辈上在天津卫上驻扎,从小在天津长大,一口...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4)

    十三.一年级的小学生 母亲从小体弱,挑食得厉害,素食还好,荤的东西除了鸡蛋和虾,鱼类肉类全都不吃,也不喜甜食。外婆...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7)

    六. 严家嫂子(三) 七月的北京天气像下了火,外婆尽管依然瘦弱,也感到了身体日渐笨重,从中院的井台到外院的厨房,这...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5)

    三十四.大姐夫 外公退休,心情不好,又牵牵扯扯地发生了一堆事情,搞得外婆很难过。可是没想到,更糟心的还在后头。 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ig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