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少人和我一样感受到了。
天气燥热、炽烈的情况下,连很多想说出口的话都像是搁浅在沙滩上的鱼,也曾如鱼潜水一样滔滔不绝,然而一旦干涸开始,那些滔滔不绝都如同那条被冲上岸的鱼,只剩下一点一点被挤出来的粘液。
这个时候,过多的语言很容易成为夏天你与朋友之间的战争导火线。
不如静下心来第二次翻看以前看过的电影,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不一样,换言之,应该是我和很多人不一样吧,第四次看《天才捕手》是我这个阶段的一个小习惯。
你没看错,就是第四次。
第一次是在去年上映时的电影院里,看完的感受是震撼,然后是感慨。
当时,电影院里的人寥寥无几,来了并且看完全场的更是少得可怜,但我知道,剩下来的一定是懂这部电影以及和我相似的人。
毕竟我得承认,这是一部文艺片,情绪铺垫的内容的确不少,和大部分情节紧凑的电影完全不一样。于是很多来看的人,看了不到半场就开始打瞌睡,要么就是抱怨这是一部无聊的片子。
在影评里点评它很无聊的人,我理解,因为它太小众,小众到只是以天才作家和天才编辑角度来叙述一拍即合的友谊,以及后面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刻骨铭心,它注定迎合不了大众。
但其中有个网友的评论我记得特别清楚:看不懂的都是文盲。
因为这部电影迎合的只是我们这些如同男主一样陷在无人认同、无人指点的世界里的一部分人。
可以说我感慨的不是电影主人公,是因为看到了自己。
第二次看是在找不到任何头绪以及几乎要崩溃的情况下,看完的感受是轻松。
我最喜欢的作家独木舟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你为你喜欢的人生付出过什么,又可以为它忍受些什么?不曾头破血流撞南墙,就不是真的热爱过。
是啊,我看之前就像被狂风暴浪卷入了海的正中心,一点点被吞噬着就要失去头顶所有阳光,我需要一个指引的方向,需要一个恰如其分的出口。
电影里的天才编辑就是那个方向。
他四平八稳,收敛如水,也会被作家的热情点燃得偏离了既定轨道,仿佛作家的热烈带着他回到了年轻时候的轰轰烈烈,他的所有内敛沉静都在遇到作家的时候化为乌有,只剩下快乐和疯狂。
谁不想在中年的时候也有这样一段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于是编辑的沉稳内敛,渐渐转化成作家的疯狂和热情,因此他暂时舍下了风平浪静的妻儿,跟着作家去疯去找回那段激情的时光。
激情再好,终究不是带我们去向远方的航船。
编辑比谁都清楚,激情过后留下的只是一滩灰烬。
而真正的方向,是一直在背后支持的家人。
如果说第二次感觉轻松,是因为从编辑身上我找到了方向。
第三次看是和家人,就只是纯粹的在那天停电的时候,在乌漆嘛黑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内心的正能量来对抗外界的黑暗。
毕竟这部片子是几个影帝和影后的联合加盟,里面讲了除了上述伯乐发现千里马之外,还像是阶梯一样,层层铺垫,由友谊升华到家庭,再从家庭升华到人性,几乎是一气呵成、层层铺垫、步步升华的片子。
看完的第三次感受就是家人永远是我们背后最坚固的力量。
如果没有家人作为方向和灵感,你做的哪怕再成功,也是一个不会做人的成功“人”。
失去了人性的一个成功的“人”,会真的为了我们普通人而考虑福利吗?
不会,他们要的只是利益。
几乎我们所见到的马云、李安、吴京等这些成功人,背后一定有一股坚固的力量支撑着他们,而这股力量就是我们不可能抛弃也不能避免的人性,只有人性才能散发出温柔、温和以及一切柔软。
第四次看是今天,前提是我在备忘录里写了几句话:
我们不会失去,不会失去,
不会失去世界上还余下的自己;
我们还能依靠,还能依靠,
还能依靠世界上最可靠的自己。
我说不清楚是不是心情不好,但或许这样干燥的天气里有这么孤立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我又一次看了《天才捕手》。
内敛如水、收放自如的编辑和热情如火、炽烈奔放的作家,这两位本来不算是一个世界的人,为什么他们能走到一起?
因为他们都爱文字,这个连接点把他们套在了一起。
那么这样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相处会有冲突吗?
有。而且很激烈。
激烈到被赏识后的作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直接抛弃了自己女朋友,转而向编辑,每天和编辑在一起讨论文字的修正,章节段落的调整,那样的日子就像蝴蝶在作家灰白的世界里翩翩起舞了起来,美妙而又多姿多彩。
渐渐地,疯狂的作家有点得意忘形,去了编辑家里做客后,又一次出言不逊,无情的伤害了编辑家的孩子,因为他被赏识后开始飘飘然,开始狂妄自大,以至于他开始瞧不起任何人,想要把炙热的自己展现给所有人看。
一向沉稳的编辑终于发怒了。
电影台词里有一句话是我这次看过后最记忆犹新的:
如果有人愿意陪你走下去,你为什么要去伤害他?
再好的朋友,也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失了分寸,别因为是最好的朋友,就可以不好好经营。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情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打造,和经营。
如果有人愿意陪你走到老,要珍惜,即使免不了有摩擦,也一定要最合理地解决,毕竟,这个愿意陪你走下去的人,是打定了主意要跟你走一辈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