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闺女,从小学习就居中偏下。但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没哭过,进入小学后更从来没有抵触过去学校。
好奇她心态为什么一直这么好!
有时候我会故意试探她:“闺女,你说上学有意思吗?”
她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有啊!”
“有什么意义啊?天天老师批评,妈妈吼叫的,我都觉得无趣死了。”
“那也有意思!”小姑娘一脸不屑地回答。
我死乞白赖地追问:“有啥意思,你说给我听听呗。”
“因为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呀!”这是我闺女自从入幼儿园到现在一如既往地追求。
学校就是个小社会,学习好的孩子总是爱一起玩。然而,我闺女“通吃”,什么样的孩子都能玩到一起!
好吧,认可你的人格魅力。
孩子的神奇之处就是:活出自己生命的本原。
不管家长是否接受,也不管家长如何左右,他们终将按照自己的内驱需要不断长大。
孩子就是颗种子,早在他成形的那一刻起,就自带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只不过是这个样子,有时候是家长接受不了的。
所以,家长就必须干预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去长大。
孩子和孩子不同,有的就暂时“听话”了,但是并不代表他的内心放弃了寻找自我、成为自我的驱动力。
有的孩子则相反,从小就能表现出“有主意”,本事再大的家长也难以控制住这样的孩子。如果你愿意去控制他,那么他也一定愿意陪你“反控制”到底!
不如尽早发现孩子内心的那颗“小种子”,并接受这个现实,按照这颗“种子”的成长规律来“按需”培养孩子。
不懂孩子,就如同不去发现规律,和现实死磕,必定会两败俱伤。
发现孩子,懂孩子,臣服于孩子的不足,着眼于孩子的亮点,顺势而为,告别鸡飞狗跳、相害相杀也不是不可能。
相信那颗种子!
多花点时间研究自家”种子”,抱着观赏的心态来正眼瞧瞧自家的“种子”,把看别人家“种子”的功夫,用在给自家孩子身上,多施与阳光和赞赏,这“苗”才不愁长!
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面前依然保有冷静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