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宏观层面:大公司为什么难创新
在《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中,谈到一个经典案例。领先的硬盘制造商制造5.25英寸的大硬盘,占领了绝大多数市场,当时还是台式机的天下。随后有其他的硬盘厂商推出了3.5寸的小硬盘,体积占用更小,利润率更低,性能更差。正好和笔记本的兴起迅速蚕食了原有大硬盘厂商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领先的硬盘厂商反而没有创新,而是让其他厂商走在了前面?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大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更多的是企业经营者为了保证已有的市场份额,同时听取了经销商的意见,认为小硬盘不会有市场需求,而且利润低,性能差。从而丧失了机会。
这是历史,再说一个发生在不久前的案例。拼多多仅用了3年,就超过了京东长达10年的努力,在市值上已经接近京东,在用户数上也和京东持平。而拼多多的用户群体,正是京东之前瞧不起的“五环之外”的用户群体。实际上,拼多多基于微信生态发展起来,条件远比京东差太远。京东可是在微信里有两个超级入口。拼多多上市之后,很快就开始和网易严选这些大厂合作,试图逐渐摆脱“低端产品”的帽子。从某个角度来说,京东目前也遭遇到危机。
腾讯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内部推行赛马机制,微信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下脱颖而出。在公司内部需要一些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和试错。对于大企业来说,适度浪费、试错,获取在战略大盘的稳定,是必要的。
即使是这样,作为大公司的掌舵者,无论是BAT,还是AMD,CEO和董事长们都始终小心谨慎,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会有破坏性创新来颠覆他们。
如何将这些破坏型创新公司扼杀在萌芽之中,目前的大公司们几乎都采取了一个行之有效,并且并不会令人诟病的方法,就是用金钱砸,收购这些公司,或者投资这些公司。美其名曰,构建生态链,建立护城河,抢占不同领域。
传统企业在这方面望尘莫及,所谓”创新者的窘境”也就不存在了。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一家位于深圳的独角兽公司,这家公司占据了全球70%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份额。除了技术能力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奉行的“自家产品革自己的命”,与其让其他公司产品对自己产生冲击,不如自己来。
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让新款的无人机体积小到手机大小的情况下,性能和更高端的型号无人机一致,价钱还要便宜很多。
3、微观层面:专业化精细化程度限制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全球化现象会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专才比通才更受欢迎。经常有人说,面试造航母,工作拧螺丝。意思是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恨不得候选人面面俱到,有广度又有深度,但是在工作中只做着流水线一样重复单一的工作。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让你拧螺丝,如果你能够创新出一种十倍于他人的技术,企业怎么还会让你继续拧螺丝呢。或者你能想办法让拧螺丝变成自动化,不用你亲自动手,这样你就能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能够说明你的能力。
大企业为了减少员工流失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通常来说会尽可能的通过流程和规范,以及分工细化。将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分工细化的好处还在于,有利于做深做透。一个前端工程师可能连续半年都只做一个用户注册登录模块,这样可以将注册和登录的体验做到极致。但是专业化程度越高也有弊端,弊端可能是会让人员的眼界变得越来越狭窄。
4、已有的创新方法论和TRIZ理论
创新方法包含试错法、六顶思考帽法、大脑风暴法、6西格玛等。TRIZ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在我国被直译为“萃智”,意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该方法源于前苏联,于1946年由著名的教育家、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及其团队在分析专利的基础上总结而成并最先提出。TRIZ有个小名,叫“技术哲学”,TRIZ是工程技术领域的哲学,是对工程技术领域中各个具体门类的普遍规律的总结。
TRIZ理论来源于专利,通过对于专利的总结分析,得出的一套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而且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既然是思维,那么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
TRIZ理论拥有4大分离方法、8大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101个科学效应库等工具,拥有矛盾分析法、物场分析法、HOW TO模型和功能分析法等分析模型。
其中,TRIZ理论的思维方法和问题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打破思维惯性,使人们从传统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快速发现问题的本质;“最终理想解”指明解决问题的目标所在,明确解决问题方向,从而有效避免盲目性;系统进化法则可以帮助人们认清技术系统的进化规律,并预测产品与服务的未来;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定义问题的矛盾,细致梳理产生矛盾的过程和原因,保证有效、彻底的解决问题。此外,TRIZ理论还可以与其它优秀的创新方法如六西格玛、头脑风暴法、模糊前端技术、质量功能展开等方法或理论结合使用。
想要系统性学习TRIZ理论,可以购买阿奇舒勒的《创新算法》一书。
来源于豆瓣5、随机启发创新法
随机性启发法是一种通过将产品与随机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将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与产品相结合,以跳出原有的产品创新局限性的一种创新思维。
假设A是需要改进的产品,B是随机观察到的事物。那么可以将
A.属性+B.属性 = 创新产品A+.属性
A.行为+B.行为 = 创新产品A+.行为
A+是经过结合的新产品,我们需要对A+的属性和特征进行评估,是否有独特性或者说,创造了一种新事物。
举个例子。
我们要对现有的产品蓝牙音箱进行创新型改进,然后我们随机看到一个气球。气球有什么属性和行为特征呢?
气球的属性:材质是乳胶或铝箔,颜色丰富,内含气体,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氢气,气球本身可以防水,漂浮在水面。有的气球具备夜光涂层,在夜里也能发光。
气球的行为:大小可以变化,形状可以有各种造型,可以升起。也可以戳破。
那么蓝牙音箱+气球,我们可以有哪些新事物出现呢:
a)用乳胶做材质的音箱,手感好
b)在加厚的氢气球下挂着蓝牙音箱,能够变成会飞的蓝牙音箱。
c)能漂浮在水面、防水的蓝牙音箱
d) .....
然后我们对每一种可能的新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否可以制造出来,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新颖,是否实用等等。
如果所有可能都被否定,我们可以接着再随机找一样事物,重复如上步骤。
这就是随机启发创新法。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网友评论
1、d)……
2、d).....
省略号那一点儿是怎么没的?
知道者,请解说。
哈哈哈!
中秋节快乐!
一句话说不上来的好,一个字形容不出来的新,一个月饼,一个苹果还是不够让人感觉到中秋节的快乐,但是,石榴里面的颗粒石榴子儿以足够表明文章出自写作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