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传神清心静意精彩字画
【心畫】修身(卷二·节选十)·呻吟语·明·吕坤

【心畫】修身(卷二·节选十)·呻吟语·明·吕坤

作者: 半暇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05:25 被阅读750次

半暇·愿君是故人,不再是过客

封面 简集

| 作品

饰心·一 饰心·二 事前忍易,正事忍难;正事悔易,事后悔难。 饰心·三 饰心·四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饰心·五 饰心·六 火性发扬,水性流动,木性条畅,金性坚刚,土性厚重。 饰心·七 饰心·八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 饰心·九 饰心·十 终极与始接,困极与亨接。 饰心·十一 造物有涯而人情无涯,以有涯足无涯,势必争,故人人知足则天下有馀。造物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故人人安分则天下无事。

| 修身·内篇·乐集 + | 译文

【原文】业刻木如锯齿, 古无文字, 用以记日行之事数也。一事毕则去一刻, 事俱毕则尽去之, 谓之修业。更事则再刻如前。大事则大刻, 谓之大业; 多事则多刻, 谓之广业。士农工商所业不同, 谓之常业; 农为士则改刻, 谓之易业。古人未有一生无所业者, 未有一日不修业者, 故古人身修事理而无怠惰荒宁之时, 常有忧勤惕励之志。一日无事则一日不安, 惧业之不修而旷日之不可也。今也昏昏荡荡, 四肢不可收拾, 穷年终日无一猷为, 放逸而入于禽兽者, 无业之故也。人生两间, 无一事可见, 无一善可称, 资衣藉食于人而偷安惰行以死, 可羞也已。

【译文】古时没有文字记载, 人们就用刻木像锯齿的办法来记一天所做的事。一件事做完就去掉一个刻齿, 事情都做完了,就将所有的锯齿全部去掉, 叫作修业。再换做一件事情时,再刻出像先前的齿, 事大的刻大, 叫作大业, 事情多了亦多刻, 叫作广业。士农工商, 职业不同, 叫作常业, 由农变成士则改刻, 叫易业。古时候的人, 没有一生没有职业的, 也没有一日不修业的。所以, 古人修身理事, 是没有懒惰荒废的时候的, 却时常怀有勤奋警惕的志向。一天没有事做便一日不安宁, 担心学业不成, 时间长了就不能再做了。现在有些人昏昏沉沉不可收拾, 穷年终日, 一无所为, 放纵安逸如同禽兽, 就是没有修业学习的原因吧。人活在世上, 没有做一件可称赞的事, 没有可称道的行为, 衣食住行靠着别人,苟且偷安, 惰行到死, 实在羞耻啊!

【原文】古之谤人也, 忠厚诚笃。《株林》之语, 何等浑涵; 舆人之谣, 犹道实事。后世则不然, 所怨在此, 所谤在彼。彼固知其所怨者未必上之非而其谤不足以行也, 乃别生一项议论。其才辩附会足以泯吾怨之之实, 启人信之之心, 能使被谤者不能免谤之之祸, 而我逃谤人之罪。呜呼! 今之谤, 虽古之君子且避忌之矣。圣贤处谤无别法, 只是自修, 其祸福则听之耳。

【译文】古时候指责别人的错误, 也能忠厚诚实。春秋《株林》的语言, 是何等广大深沉! 传播众人的歌谣, 还能说出真实。后世就不能这样了, 所怨恨的是这方面, 而诽谤的却是另一方面。他明知道所怨恨的也不一定值得责难, 而被诽谤的也未必能起到作用, 于是就另外发表一通议论: 他的牵强附会的辩解, 足能改变自己责备的对象, 让人相信他的话是真的, 能使被诽谤的人无法脱逃被诽谤的灾祸, 而自己却逃脱了诬陷的罪名。唉! 今天的诽谤, 即使古时的君子也会回避忌讳。圣贤的人对待诽谤没有其他的方法, 只是自我修养, 是福是祸就听其自然了。

【原文】处利则要人做君子, 我做小人; 处名则要人做小人, 我做君子, 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 处名让名, 故淡然恬然, 不与世忤。

【译文】在利益方面, 要让着他人, 让他占有, 让他做君子而自己做小人; 但在名誉上则要让别人做小人, 自己做君子, 名誉的诱惑比利益的魅力大得多。圣贤的人遇到名利都拱手相让, 所以他们能够恬然淡泊, 做到与世无争。

【原文】任教万分矜持, 千分点检, 里面无自然根本, 仓卒之际、忽突之顷, 本态自然露出。是以君子慎独。独中只有这个, 发出来只是这个, 何劳回护? 何用支吾?

【译文】任凭一个人十分庄重, 不停地自查, 如果内心没有自然根本的东西, 仓卒匆忙的时候, 就会忽然显现出本来的面目。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能够慎察自省。孤独中只存在这种东西, 表现的也只是这个, 不必去遮掩, 更不必矜持。

【原文】力有所不能, 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译文】人有力不能及的时候, 圣贤的人不因为无可奈何而责备人; 但心却应当尽力而为, 圣贤的人不因为无可奈何而自欺。

【原文】或问: 孔子缁衣羔裘, 素衣

【译文】有人问: 孔子穿羊羔皮制的黑衣, 穿小鹿皮制成的白色衣服, 穿狐皮作成的黄色衣服, 是不是不节俭, 回答说: 你这个问题问的好, 慎重修行的君子, 宁可失去节俭朴素———这没什么。但如果从大的中正之道讲, 接受是因为钱财, 舍去却不合乎礼节, 同没有钱财就以自己不奢侈而骄傲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圣贤的人不躲避奢侈的名声, 不贪爱节俭的美名。只要合乎道理就可以了。

【原文】寡恩曰薄, 伤恩曰刻。尽事曰切, 过事曰激。此四者,宽厚之所深戒也。

【译文】缺少恩德叫作浅薄, 挑剔恩爱叫作苛刻, 做事急躁叫作切, 办事过火叫作激, 这四样东西, 是宽厚的人应该极力戒除的。

【原文】《易》称道济天下, 而吾儒事业动称行道济时、济世安民。圣人未尝不贵济也。舟覆矣, 而保得舟在, 谓之济可乎? 故为天下者, 患知有其身, 有其身不可以为天下。

【译文】《易经》中说“ 道” 是可以救济天下的, 而我们儒学的事业, 是可以说在当今行“ 道”, 普救世事安抚人民, 圣人何尝不是重视救助呢? 船沉没了而只保得住船在, 这能叫救济吗? 所以有所作为于天下的人, 忧患于感知自己的肉体,而只顾自身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于天下的。

【原文】万物安于知足, 死于无厌。

【译文】相安在于对万事万物知足, 毁灭在于对万事万物贪得无厌。

【原文】足恭过厚, 多文密节, 皆名教之罪人也。圣人之道自有中正。彼乡原者, 徼名惧讥, 希进求荣, 辱身降志, 皆所不恤, 遂成举世通套。虽直道清节之君子, 稍无砥柱之力, 不免逐波随流。其砥柱者旋以得罪。嗟夫! 佞风谀俗不有持衡当路者一极力挽回之, 世道何时复古邪?

【译文】对别人过于恭维, 礼节繁琐做作, 都是教人以明正理的反面教材。圣贤人的原则是正直而适度。社会上的很多人,追求名利而害怕被讥笑, 想要升官进爵而以此为荣, 即便是被凌辱自身, 丢弃志气也不惜代价, 这渐渐成为世上的一种风气。即便是明了道义高风亮节的君子, 稍稍一动摇, 就难免不随波逐流, 而那些不为所动的人却被人认为不对。唉呀, 这种歪风邪气, 如果没有一个有权力而又正义的人制止, 世俗的风气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

【原文】时时体悉人情, 念念持循天理。

【译文】经常体验熟悉人情, 经常探索追寻真正的道理。

【原文】愈进修愈觉不长, 愈点检愈觉有非。何者? 不留意作人, 自家尽看得过; 只日日留意向上, 看得自家都是病痛,那有些好处? 初头只见得人欲中过失, 到久久又见得天理中过失, 到无天理过失则中行矣。又有不自然、不浑化、着色吃力过失, 走出这个边境, 才是圣人, 能立无过之地。故学者以有一善自多, 以寡一过自幸, 皆无志者也。急行者只见道远而足不前, 急耘者只见草多而锄不利。

【译文】越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越是感觉自己没有长进; 越是检点自己越是感觉自己有很多过错,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留意自己如何做人, 感觉自己看得过去就可以了, 如果每日留心怎么才能有所向上, 到最后感到自己都是不对, 又有什么优点呢? 刚开始只是感觉社会有过失, 时间一长又感觉天理也不对, 等到感觉天理没有什么毛病的时候, 那时就修成自身了。却又有不自然、不浑化、拘泥吃力的毛病, 必须走出这个圈子, 才能达到圣人没有过错的地步。所以说求学的人以有一种美德骄傲, 少一种缺点而庆幸, 都是没有远大志向的表现。就如急着赶路的人看见路途遥远就停止不前, 急于锄地的人, 见到杂草丛生就放慢了速度一样。

半暇·一

| 简介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故以“呻吟语”命名。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

《呻吟语》是吕坤的代表作,该书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影响很大。尹会一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申涵光称:“不可不常看。”有现代学者誉其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

半暇·二

| 附言

临近下班,反倒没了下班的迫切,少着某种相关联的期待,这与我生日每逢将至的稀疏平常依旧,只是年华改。

MIss边昨儿下班问及我,生日那天时间有安排没?话里意思自是分明。只是,换来的是我隐晦式的回绝。今日上班途中,又暗自思忖了一番,也为自己的愚钝感到惭愧,对她昨日的态度也自是抱歉,毕竟,我是多么的想把彼此带进生活。

今年我生日的那日(阳历)也正好与她五月农历的生日相重叠,以至于想回避也是不大现实的可能。其实,彼此都习惯了独自一人,无人惊扰,自得其情。

今儿,也是我一位好友(红颜)的生日,同窗之谊走过的九年,祝愿也仅仅是凌晨时分简短的“生日快乐”四字而已,也毕竟彼此的关系也不再是靠这些去维寄,我们的读懂也早已融入彼此的默契。

也刚忙完,早上几小时的需求会议整理了一番,也随即发到了群里。开会那会,落座着两位熟悉的面孔,这一来一二三期的大Boss也全聚拢了。而我,困意依旧,完全不知其所云,还得故作认真聆听之态,会后,一遍遍循环着录音,中了魔怔。

对于简书,也早没了上月的那种新鲜劲,像婚后的夫妻,哪还有那么多激情,都渐些趋于平淡,圈子也渐些趋于稳定,虽然也有不时的进出。除了每日固定几位惯例式的问询,发表作品,似乎也别无其它。

有留意这会水云闲的留言:“我有些疑问,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那么精致”。她不是第一个疑惑我时间很是充裕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是她并不清楚我是如何的将琐碎得以串联,继往而开来。至于是否喜欢,我不清楚,但好在还没感到累的疲惫。也许这一天会很快到来,也许迟迟不会!

也刚眯了小会,差不多也该回了。

......

戊戌 四月二十五  晚七点一刻  于北建工 流动的城市·林海

半暇·三

| 心画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汉·扬雄  ”

| 文章

阅读请转至半暇·简适文集!

| 箴言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饿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吕坤《呻吟语》

| 简言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你不要用年龄和其他东西去束缚自己。年龄不是界限,除非你自己拿去为难自己。

| 品藻

(一)

喜欢,就是成功!

吃喜欢的食物(现在的网络语:缺什么,就喜欢吃什么!不知真假😜)

做喜欢的事!(业余爱好!)

爱喜欢的人!(单相思,也好!)

看喜欢的风景!(沙漠也是美景)

石姥姥·见评·【心畫】修身(卷二·节选九)·呻吟语·明·吕坤


(二)

一日之计在于晨,夜夜倾心终不悔。

历史的转折·见评·【心畫】修身(卷二·节选九)·呻吟语·明·吕坤


(三)

我越是想靠近你

做(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

我越是想看见你

眼前却一片模糊

处在思想之中的人

都像一座座孤岛

隔绝着

通向个个孤岛路途

这个社会

就是这样如此多娇

枯叶萧瑟·见评·【心畫】修身(卷二·节选九)·呻吟语·明·吕坤

| 诗选

《遇见》· 余杰


我想我得了一场重病

从门前的树到遥远的河 从我的画布

到你的背包

我想我是个幸福的人

从遇见你

到每天的阳光明媚

从清晨到黄昏

胜过一切过往的诗篇

我想我是个幸福的人

自此以后

世上所有的美都是似曾相识

| 寄语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谢谢赏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畫】修身(卷二·节选十)·呻吟语·明·吕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u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