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桌——“廖疤子”

作者: 一叶扁舟WP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07:26 被阅读88次

     

     

      “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 作者 孙衍


    图 1(答案见文后)
    001 谁是我的同桌

    从来,我不记得,我的同桌是谁。

    当人们津津乐道,寻觅《同桌的你》时,我的记忆,就像被狗吃了。一笑,作罢。

    我是二年级,转来这所小学的。转学原因,原学校拆除(实际没拆,现在都好着呢)。新学校,离家也很近,10多分钟就到了。

    你别撇嘴,我自己都郁闷:同学几年,与谁同过桌,这脑子就像水洗过一样。没心没肺的,原来我“打小就这样”。嘿嘿,小学生的座位,经常变动嘛。

    我没正儿八经在班上呆过。至今,也没想透,体育老师如何慧的眼,识了我这颗“珠”。因此,我的小学生涯,基本上午学校上课,下午省体育馆训练。与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少了许多。说来笑喷,我那时真担心小学毕不了业。夜里,多次被“甲追乙,乙追甲”的应用题,烧脑得半死。醒来,方知是梦,长出一口气,才能安心睡去。

    小学快毕业,正值文革初期。我又随父母,先于同学离开南昌,一头扎进茂密大山。同学们何去何从,寥无音讯。小学往事,在崇山峻岭中,恍如隔世;城市于我,更成遥不可及。

    回城,那就是十年后了,生活才又重新步入正轨。


    图2
    002  你是我的同桌

    不知何时开始,被现实侵蚀得百孔千疮的人们,无比怀念起纯真的学生时代,那是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弥足珍贵。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相聚之风,风靡祖国大地,席卷大街小巷。一声“同学”,就是一道令牌。

    我们也如此,筹备组一声呼唤,大江南北,海外赤子,齐聚“御泉谷度假村”。温馨、激动,唏嘘不已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人生历程,涂上一笔浓墨重彩。

    在当地一家二楼餐厅,一位男同学,携夫人,挤过人群,快步朝我走来。他一把握住我的手,对夫一人说:“同桌,我的同桌!”。顷刻,脑子短路了。同桌?我?!他那满脸的笑容,不容我置疑其同桌的真实性。我马上认可,回应:“哦!你好!你好!”,他看出了我刹那间的迟疑,笑说:“不记得我了吧!”我忙不迭说:“记得记得!你是...”,靠,赶紧刹车。我把溜到嘴边的“你是廖疤子”,飞速咽了回去。他接过话头,热切地说:“我是廖贤华啊!”。乖乖,全班最捣蛋的顽皮兜子,竟然是我的同桌!

    廖贤华,不如外号“廖疤子”来的亲切。听见身边的学习委员直呼远处的“廖疤子”,我吓一跳,说:“呀,这样喊人啊!”,幽默的学习委员说:“那有什么,我们都是这样叫的。我再喊句给你听听!”,来不及阻拦,他果真扯起嗓门,冲着几十米开外的路上,又大声呼喊起来:“廖...疤...子...!”,立刻,远远传来廖贤华拖长的回应:“哎……!”,我们都大笑。时光倒流,仿佛又回到充满童趣的少年时代。


    图3
    003 烈日,拉着大板车的同桌

    廖的太阳穴上,有个比铜钱大的疤痕。醒目,抓人眼球。放在现在,操刀大夫必被掀了桌子不可。相貌不差的廖同学,在同学面前,将背负一辈子的“廖疤子”。

    其实,小学分别后,我回过一次南昌。见过廖疤子一面,只是时机很特殊。

    那是我进山一个多月,砍柴刀磨出的血泡还生生作疼,老爸就接到通知:“速回南昌开会”。一下火车,便遭热血青年,围攻殴打,关押。大山里的老妈,胸挂木牌,头戴炭篓,被监视。嘿嘿,论搞阶级斗争,山里一点不输城市。于是,接到“勒令”(对“阶级敌人”,“通知”的升格),需去南昌给父亲送衣物的重任,义不容辞落我身上,两个弟弟尚还年幼。

    南昌,火炉之都。我背着老妈准备好的包裹,准备横穿马路。烫得会死的柏油路,被太阳公公烤得要融化了,粉色的露丫塑料凉鞋像一张薄纸,脚下仿佛火焰山,知了倦怠的懒得蝉鸣了,地面的热气直往脸颊升腾。放眼望去,无一行人。

    迎面过来一辆大板车。我想,大热天,这拉车人,真是可怜啊。几米开处,只见弓下身子的拉车人抬起头,黑瘦的面孔,像从泳池刚爬出来,满脸淌汗...。我一下愣住了:廖疤子!他没有认出我,准确地说,他没有看我,只是机械地看了一眼前方,又弯下身子,奋力拉车。套在瘦削肩膀上的绳索,深勒在敞开的薄旧格子衬衫上,根根肋骨,隐约可现。我没有喊他,别看我年纪小,我懂得不能给人难堪,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相见。拉大板车,在我眼里,那是差得不能再差的人干的活。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人民伟大,劳动光荣。说实话,不是生活所迫,万千人当中,有几个人,会情愿去拉大板车?!我低头快步与他插肩而过,经过大板车时,忍不住瞟了一眼车上的货物,满满的,堆得好高啊。顿时,心痛得揪了起来,他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啊。我在烈日下停住脚步,望着渐行渐远的板车,和若隐若现的背影,双眼,浮上一层云雾,慢慢地,什么也看不清了……。


    图4
    004 没有彩排的演出

    参加过演出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彩排,再彩排。组办方,希望节目高质量;演出者,巴望自己最出彩。可经验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这大概是我有生之年,参加过的、唯一一次没有彩排,没有走场的倾情演出吧。为了这一聚,筹备组可谓用心良苦,精心策划。但计划总是滞后于变化哦。诉不完的情,叙不完的旧。安排好的彩排时间——挤兑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主持人即兴发挥,妙语连珠,自报和点将,不由你不上台。一点没作准备的我,架不住主持人再三游说,硬着头皮,身着黑色长裙,足登半高跟短靴,也秀一节“龙游功”。更有北大才子,趁着酒兴,文人风采尽现……。挂着大红横幅的舞台,就像炸开了锅,沸腾了。真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欢声笑语。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精彩一个赛过一个。可能春晚迎接新年的钟声,也没见人这么嗨过吧!

    廖贤华伉俪,即兴表演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妻唱夫和。我坐在台下,专注着舞台上的昔日同桌。只见他,双手撑开鲜艳的红领巾,伴随妻子那广西人特有的高亢嗓音,踩着节奏,划起了欢快的双桨。眼前一幕,忽然与当年拉板车的画面重叠了。同样的格子衬衫,同样地弯着腰,不同的是,肩上鲜艳的红领巾替换了毫无人性的粗绳索。廖贤华由内向外掩饰不住的喜悦,分明在告诉同学们,“浪子回头啦!”。我无法预测他的未来,是风雨还是彩虹;但我知道,此刻的他,幸福并快乐着,这就足够了。

    图5
    005 有情有义的同桌

    后来,他给我来过多次电话。最长通话达到两个多小时,大都是他说我听。我大致了解了他的人生脉络。知道他由最底层的一名知青,在贵人的帮助下,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走上了大家眼里的所谓成功之路,并早早达到财富自由。真心为老同学高兴。

    我深有感触的是,当年“狗都嫌”的捣蛋鬼,竟会是有情有义之人。包括他的再三抱歉,说欺负过我,对不起。我哑然失笑,何来“欺负”一说,我可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啊!

    他现居住在美丽的旅游胜地:广西南宁。诚邀同学们去他的第二故乡游玩,成了他的口头招牌名片。那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没有一丝敷衍客套。事实也证明,只要他得到信息,哪怕旅游团里有多个不相干的随行友人,他也一并热情相邀并接待。他说,如今他有实力了,也具备条件了,很想同学们。我也在班级的群聊里,见到去过的同学,大谈与他相见的感受和感慨。

    对我这个昔日同桌,他的在意,让我感同身受。年前,非要送我一份礼物,任凭我再三婉拒,他一句“千里鹅毛,礼轻意重嘛”,噎得我无话可说,唯有欣然接受。不巧遇上春运,物流搁浅,他为此打了四五个电话,不厌其烦,告知流程。礼物收到后,又左交待右叮嘱,大老爷们分分钟变叨叨老太太!

    006 纯真的人性之美

    这段时间,我闲来会收听讲座《蒋勋讲中国文学》。开篇主题是〈美的沉思〉。大意是:美,来自不同领域。有大自然的美,音乐的美,艺术的美和文学的美。人们之所以为美好事物所打动,因为它触动到人们的心灵……。

    我想,在这个越来越现实的社会,同学之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何尝不是打动我们心灵,成为了人性的美呢。这也是我码下本篇文字的初衷。

    同学,是一种承诺;

    同学,是一种牵挂。

    常言道: “五世修得同窗读”,

    今生今世,有缘才相聚。

    来吧!

    同学们,让我们举杯共饮,

    来吧!

    同学们,让我们同声齐唱:

    友谊地久天长!

                    2017.人间四月天

    图6

    又:

    文中图片,取自网络《十八张神图猜十八个成语》。欣赏作者的独具匠心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谢谢匿名作者!

    答案:图1 得不偿失 ,图2 扪心自问,的图3 一身正气,图4 明火执杖,图5 浮光掠影,图6 滚瓜烂熟。

    有兴趣的笔友,请暂不看答案,猜!猜!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同桌——“廖疤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xn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