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化解自卑的唯一出路…

作者: 临界冰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21:29 被阅读3725次

“许多人照镜子时,希望自己有另一个体型,那不是真的你,你只是想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当你说,我有这些,我没有那些。我会说:那又如何?我不在乎!”——尼克.胡哲

camden在玩球

01、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报道,英国一个温暖有爱的孩子,名叫Camden,是一个先天残疾的孩子,先天没有四肢,今年3岁了,虽然没手没脚,他会用短短的手臂喝水,吃饭,读书,绘画......

他甚至能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弟弟的奶嘴儿掉了,他用身体配合嘴把奶嘴儿送到弟弟的嘴里,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引起网友们疯狂浏览转发,这个温暖有爱的小男孩用他天使般的微笑征服了全世界。

除了身体上的残疾,我看不到他与其他的孩子有任何区别,反而我看到了超越正常孩子的乐观和自信。这纯净而阳光的笑容,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02、

微信公众号后台有个年轻的姑娘给我留言,

老师,我小时候大腿遭受一次意外烫伤,痊愈后腿上留下了一个碗口大的疤痕,我觉得非常的自卑,从来不敢穿膝盖之上的裙子或裤子,怕伤疤露出来被别人指指点点或耻笑。

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她不敢跟男生接触,遇到喜欢的人也不敢表白,生怕被他们看到腿上伤疤而嫌弃她。

最近有一个男生喜欢上了她,女孩对男孩的印象也不错,可是因为伤疤的问题,她异常的焦虑,甚至跑到医院咨询手术祛疤,由于她的疤痕太深,医生不建议做这样的手术,因为手术过程长比较痛苦,效果也不一定很好。

得知这个消息,她更焦虑了,没办法她向我求助。

看了那个姑娘的留言,我感慨万分,跟前面的小男孩相比,她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至少她有健全的四肢,健康的体魄,除了身体上的小瑕疵,跟正常人无异。

可是跟那个阳光灿烂的小男孩相比,她却生活得如此自卑如此痛苦。

03、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人自卑感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一种心理情绪,成年阶段的自卑感也是由儿童期养成的某种心态习惯。

幼年时期来自父母的爱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婴幼儿时期抱持感


从英国小男孩Camden的经历中,不难看到他的父母给予他的爱的滋养。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幼儿时期,抱持感不满足的孩子,内心会产生不安全感,成年之后,安全感的匮乏会衍生出对自我怀疑不信任和自卑。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婴幼儿时期抚触抱持对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童年时期的认同感

还记得那个长着小鸡脚的尼克.胡哲吧?一个天生没有手没有脚却自信得放光的人。这个影响全世界的励志演说家,他的成长经历跟父母的关爱密不可分。

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鸡脚。尽管身体残疾,但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

胡哲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他们像对待普通孩子一样爱他培养他,在他六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打字。而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握笔”写字。八岁时,胡哲的父母把他送入小学。

你小时候又没有过,因为父母总是拿你跟别人的孩子比较时,倍感挫败。

幼年时期父母的陪伴


我询问了给我留言那个女孩子的经历,她的原生家庭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她还有一个姐姐,父母为了再生一胎男娃,双双离开家去别的城市打工,把她和姐姐都给了年迈的奶奶,一年勉强能见到父母一面,三岁时她调皮上桌子玩,结果打翻了暖水瓶,一壶热水浇在了腿上。

女孩的自卑感与童年父母关爱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

04、

幼年时期由父母爱缺失所带来的自卑感,会一直延续到成年。在潜意识里,缺失的爱变成内心深处的“不值得爱”。

许多人试图用努力变得更优秀来拯救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却发现优秀并不能治愈自卑,反而是越优秀越惶恐自己不优秀。

武志红老师的一段话,他说:“无论一个人看上去是多么的优秀,他们的自卑与惶恐和别人实质上都无两样。

换句话说,优秀并不能化解你的自卑,化解自卑的唯一出路只有自我认同,让自己相信自己“值得爱”。

因为自我认同,尼克能够克服身体上巨大的缺陷,对着全世界高呼,“人生不设限”,“没手没脚没烦恼”,

因为自我认同,出身卑微的女家庭教师简爱,可以对傲慢的男主人说,“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

打败自卑的这把钥匙,从来不在别人身上,也不在客观的物质上面。哪怕再多的异性喜欢你,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再多的人称赞你,你变得再优秀,也依旧会自卑,所有的一切人事都不能根治你的自卑,除了你自己。

好好抱抱那个没有被完整地爱过的自己,哪怕没被好好爱过,好好对待过,也不代表你不值得被爱。你要相信,自己就是最值得被爱的,这才是彻底化解自卑的唯一做法。


孩子,你不必出人头地,好好活着就很好了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逆光长大的孩子不怕黑

你的房间就是你的人生

姑娘我想告诉你,什么样的爱情是打死也不能碰的雷池

别让自己的行为恶心了自己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到哪哪儿都招人喜欢的人命运都不会差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 第6天

相关文章

  • 理解孩子:化解自卑的唯一出路…

    “许多人照镜子时,希望自己有另一个体型,那不是真的你,你只是想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当你说,我有这些,我没有那些。我...

  • 21.8.31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初中的时候爸爸就说,读书虽然不是唯一出路,但却是一条捷径。初中的我能理解爸爸是为了激励我学习...

  • 自卑情结的化解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本多年前的书。 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与期望总在前方——乔治•查克里斯 《自卑与超越》便讲述了一个...

  • 荐书《图解儿童逆反心理》

    推荐理由: ️准确解读孩子的逆反行为,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翻开本书,你能理解孩子,孩子就能理解你! ️指出他的错...

  • 2020.11.1

    孝顺是唯一的出路!

  • 再见 那个妓女

    悲伤 是悲伤者唯一出路 玩世 是玩世者唯一出路 毒瘾 是毒瘾者唯一出路 昨晚 我爱的那个妓女 去世了 所以 我爱你

  • 2019-09-25

    改变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 唯一的出路

    诗/画/刘 潮 人类的思想像昨晚的烟花,流放 闪光,熄灭,又归回黑暗里沉默 曾经惊天动地的,声嘶力竭的 总想瞬间照...

  • 唯一的出路

    黑幕重重,谁也搞不清黑暗背后隐藏着什么,却可以经由自己的一点好奇心,探索下去。 年味,于我们是什么?如果一定要有个...

  • 唯一的出路

    人类一直在死亡的线上挣扎,必死的味道是来自于人类始祖最初对造物主的违抗。 正像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一样,吃亏就在眼前了...

网友评论

  • 追逐自由的疯子:其实改善自卑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带着自卑感去行动。就好比如学游泳一样,可能刚开始会怕下水,但是你带着恐惧感去行动的话,你也就会慢慢学会技巧,等你学会了技巧,你也就不那么怕了!
    临界冰:@长相思1234 是的是的
  • Betty114:写的真好!😊能告诉我怎样给文章做目录吗?
  • df8245e4b524:每次读书都有不同的感触,总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似的经历,对孩子照成了无形的压力,是不是产生了心里阴影了啊?怎么办啊?
  • R日月木水:写的太好了,从心理学、人生励志、育婴知识加上典型成功的残疾儿童案例,让我们了解自我、自卑、自信和寻找快乐自强的生命意义!
    :+1::+1::+1:
  • 小韩姐姐:谢谢你的文章,认同你的观点,因为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现在正在努力地拥抱自己。
  • cf55d5c60ddf:好暖心
  • 断翅蝴蝶:嗯,凡事靠自己,上帝就是在天上俯视你,哎呀,又走错了:smile:
  • 禅静一生:说得真好!
    临界冰:@禅静一生 :pray::pray::pray:
  • 3870d609bba6:自信不是应该去做什么,而是不去想应该做什么
  • 乖_呆呆:写的很好,我就是这样的人,一岁右手烫伤留有很大一片伤疤,五岁父母离异,一直都自卑内向,现在夏天都不敢穿短袖,内心这道坎一直都过不去……
    临界冰:@乖_呆呆 抱抱宝宝,加油:+1:
  • 85f61c2cce8b:你是心理师应该明白,自卑感是人类本能性的感觉,不可能完全化解。多么强大的人都有一定的自卑感
    临界冰:@北京的记忆 说得没错,每个人都有,自我调节吧
  • LIYA_G220:建议看看尼克胡哲的布道演讲,他能有这样的人生,根源是他和他父母的信仰。
  • Kristin_acd8:对哦,一次次的反思以为自卑感来自于家人,来自于朋友,来自于被欺负。可是一个个克服了之后发现,自卑依然存在。原来最大的根源是我自己,是自己!
  • 续刻光盘: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时的自卑羞涩也是一件太坏的事,也不至于太open,深度好文
  • 杨雅琴:越是残缺也需要更多的关爱!
  • 深蓝浅蓝的天:尼克和英国那个小朋友都是很励志的人物,我看过《无法触碰》,主角是个头一下全部瘫痪的人,故事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或许你也看过,有人评论说即使残疾了,但……只要有钱就可以活的很精彩,不可否认这一点,但关键还是来自于一个人的心态。

    阿冰你在好几个故事都谈到了幼年时期来自父母的爱和抱持,这多少让我有些惭愧,我无法长期陪在孩子身边,这多少会造成一些爱的缺失,这点我无法否认。但我有些自己的看法。


    我们先不谈有身体残疾的人。在中国古代抱持应当是比较少的,但我不知道因为这个原因让多少孩子产生了缺失感亦或自卑感,从前的人们对这个没有什么关注,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可靠的数据,基本上这些数据都来自于现代,但我觉得人的很多心理都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具体点就是容易受影响或者是因为自己主观去和其它东西做对比(我说的这个没有根据,完全是我臆想)。所以为什么现在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呢?因为人心都越来越脆弱了,正因为内心过于脆弱所以容易受环境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样缺失了一些爱怎么办呢?人都长大了,有些没有拥有过的东西,也很难再有机会去拥有,难道就一直缺失吗?其实太把它当回事就会一直缺失,有些爱,并非要一直陪在一起,古代有多少王侯将相子弟,亦或是草根起步的英雄,可以说,听他们成功的故事,我没有听到过多少讲父母的陪伴的。我本人小时候我父母也外出务工,我小时候我们那有很多留守儿童,现在也是,但我们都很健康的成长了,没听说有谁总哭哭啼啼的,大家也没说过谁谁谁有多坚强,因为在我们看来那是很正常的事,自强无需多说,这就是我们从小不用大人教的事情,当然,这不一定好。

    阿冰,抱歉,我可能说的与你的主题有些背道而驰了,因为这对于我来说很正常,很多城市里有好手好脚又衣食无忧的孩子,他们的自卑,大多数来自于人本能的退化,饱暖思淫欲,就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把他们丢到比较艰苦的环境下去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忘记自卑了。

    对于生在农村,家庭条件差的孩子,我只能说:孩子,你还有心思在那自卑啊?为什么不自强呢?自强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啊,自卑者别人看你的眼光大多数是怜悯啊!你要哪一样?

    对于不幸残疾的人自卑者我想说:你听过司马迁的事迹吗?他为了梦想甘愿残疾,但他以残疾之身却完成了常人难以超越的功绩。

    纯手机打的,错别字见谅!
    上官飞鸿: @深蓝浅蓝的天 言之有理
    深蓝浅蓝的天: @临界冰 是呀
    临界冰:@深蓝浅蓝的天 木子,谢谢深夜码了这么多字,其实也说出了我的心声,每个生命都值得敬佩,不论我们出生在哪里,来自何方,生就是幸运,活要靠自己。共勉!:pray:
  • 一种奇迹叫坚持:生命来自一个叫做无悔的地方,生命无悔 好好的生活,在它最美丽的季节绽放生命的坚强。
    临界冰:@一种奇迹叫坚持 写得好啊:+1:
  • 临界冰:喜欢心理测试的宝宝可以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临界冰(linjiebing_chang),免费测试你的自卑感来自哪里?: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本文标题:理解孩子:化解自卑的唯一出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l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