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做着教师,当着法官,内心却住着一个孤独的儿童
有些人明明只有十几岁,有着娇弱的身躯,内心却早已长大成人
有些人明明只有几岁,却过于乖巧懂事,甚至控制味道甚浓
根据沟通分析理论,每个人内心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为“父母”、“成人”和“儿童”,当沟通中呈现“父母”状态的时候,比较强调权威感,控制感,一般来说是从父母那里学来整合到自己人格中的;当沟通中呈现“成人”状态的时候,强调理性、平等,尊重和协作;当沟通中强调“儿童”状态的时候,会呈现幼时儿童的模样,当人在哭、笑、生气或是进行幻想、创作发明时,是处在这种状态。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这三种状态,在与他人沟通中常常出现配对现象,比如,如果是两位父母态的或者两位儿童态的沟通,容易出现抬杠,较真或者志趣相投的现象;而父母态与儿童态的沟通,会出现过度顺从或者耍赖的现象;但一般来说,人有时很难控制自己呈现出什么状态的,碰到父母态的人,不自觉地就呈现了儿童态;碰到儿童态的时候,可能立马也呈现了儿童态。沟通时,产生什么样的配对这与幼时的生活脚本相关。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在教导儿童懂得社会规则或具有优秀的人生品质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儿童能够顺利地发展他的成人态。那什么样的方式是合适的呢?是以父母态的方式教导;还是儿童态的方式亲近与传达呢。
《逃跑的玩具》呈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爱德华不珍惜玩具,拿玩具发脾气,损坏玩具,这与希望儿童能够自己养成收玩具,珍惜玩具,拥有自我照顾的能力性质类似,父母要怎样与爱德华沟通呢?故事中的转折来自于玩具竟然集体“消失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童有可能害怕被责骂而假装没发生过;有可能自己反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有可能知道自己能力不足而找父母帮忙解决。
内心弱小的人,很需要通过别人的需要获得自我的满足,比如,当有人求助于他的时候,喜欢摆出父母态去教育别人;但也有例外,比如爱德华的父母,当希望儿童走向成人的时候,你把他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具有成人年的反思,承担能力,那他自然也会慢慢地呈现成人态。所以爱德华的家庭会议主要围绕着“玩具为什么会不见?”“怎么找到玩具”开展,即“反思”与“行动”。爱德华从“脸有点红——想起自己对玩具做了些什么后的脸非常热—声音很小很小地承认其实对玩具很不好——跟玩具说对不起——玩具回归”完成了这系列的内心反思过程。我相信爱德华这一次学到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一件事,而是一系列类似的事件。
爱德华的爸爸妈妈很好地帮助爱德华完成了心理学所谓心智化的过程。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有承担,也有很多人问,怎么做到?其实,当知道沟通理论原理后,只要记得,对于儿童,您的言行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反思自己的沟通型态!您是民主的?是具有反思性的?是能够承担的?是指责的?还是满不在乎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