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丨面朝大海,让我为你跳支鼓啊_腾讯视频
温岭大奏鼓| 大奏鼓是浙江温岭箬山渔村的传统民间舞蹈,渔民们男扮女装,身穿大襟衣,头戴羊角帽,耳挂大金环,脸抹红油彩,跟随着大鼓的鼓点跣足而舞。大奏鼓舞蹈动作的扭捏作态,与激越粗犷的音乐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示出世代与风浪较量的渔民们的乐观和豪迈。
远方的渔港,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而马达依旧响个不停,如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傍晚时分的箬山,清爽的海风迎面袭来,潮起浪涌间,仿若荡起了千年的回音。
匚中国渔村第一舞
听闻几百年前,一群闽南渔民沿海而上,来到了三面环山、有着天然避风港的箬山,便在这里安了家。依着勤劳与智慧,他们就地取材,以石砌墙,建起了古朴雅致又可抵御台风的石屋。如今的箬山,更有“画中镇”的美誉。
这群世世代代打鱼为生的“讨海人”,自然而然也把他们的民间习俗“大奏鼓”带来了。这个已在起源地福建惠安消失的舞蹈,在箬山一代代流传。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渔民靠着天边的云彩识别天气,划着木制小渔船,便出海打鱼了。漂泊在大海上的小渔船,渺小如一叶扁舟,倘若碰到大风大浪,有可能就回不来了。
一边是与风浪较量的渔民,一边是守候在海岸日夜盼着亲人归来的老人和妻儿,海面的每一次波动,都牵挂着彼此的心。
于是,每次出海归来时,村里人便集合起来,他们在大海边打起鼓,跳起舞,迎接每一个人回到家里。几百年过去了,这种迎接亲人的形式,就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大奏鼓”。
匚向着新生跣足而舞
如今的里箬村,便是往时“箬山”的中心,陈清标是地地道道的箬山人。简单的服饰,略带沙哑的嗓音,初见之时,便能感受到他渔民式的坦率。
他告诉我们,上一辈人曾说,最早的时候,跳的人都是留守村落的妇女和孩童,后来慢慢演变成男性。男扮女装,大奏鼓便多了份诙谐幽默,也逼真地演绎了他们在海上与风浪搏击的激昂、豪迈。
小时候,陈清标是跟着爷爷爸爸他们跳的大奏鼓,学着他们的样子,慢慢便有了兴趣,一晃40多年过去了。如同年少时的他们,这片土地上,小至13、4岁的少年,老的如74岁陈德福,69岁陈祥标,也都还在跳着大奏鼓。
匚大奏鼓之父陈其胜
说起大奏鼓,有“大奏鼓之父”之称的陈其胜是不得不提的。而这也是我们此次采访拍摄的一大遗憾,因为就在我们赶往箬山的几天前,他刚刚过世了。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这个响亮的名字便由陈其胜等人定下的。陈其胜是箬山人,在担任文化员之时,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看到当地有人在跳这种古老的舞蹈,便对大奏鼓的舞蹈、队形、服饰作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他的功劳也被一代代箬山人民记在心里。
经过不断的尝试,他在舞蹈中加入了“扭腰打胯”的动作元素,在“男扮女装”的基调中夸大了女性的阴柔,又以渔民自身乐观的阳刚之气,增强了舞蹈内在的张力,才有我们今日所见的大奏鼓。
身穿蓝黄大襟衣,头戴羊角帽,耳挂大金环,脸抹红油彩,光脚板,佩带脚镯和手镯,大鼓一敲,唢呐、木鱼、铜锣、铜钟纷纷动起来,便有一种轻松、热闹之感。
匚带着鱼腥味的静谧时光
这个深藏民间,本为渔民习俗的地方舞蹈形式,也在一次次的曝光中为世人所知,并于2008年入全国非遗之列。陈清标告诉我们,如今也有一些人过来邀请他们参加商业演出,用这种随心而动的热忱和欢意,“迎接每一样东西”。
半年在家,半年出海,这是传统的渔民生活,而如今,“有的人上班,有的人开店啊,还有搞摄影的、安装的,水管啊电线路都有”,渔民的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
这个古老的村落,不知何时起,前来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海鲜,民宿,甚至早上带有鱼腥味的空气,都成了千里迢迢的寻觅。
这片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土地,便成了诗意的远方。大奏鼓,是海洋的问候,是新生的希望,也是辈辈相传亘古不变的祝福。
风如洗,月如钩,夜幕时分的箬山,景色格外宜人。悠长的小径里,坐着年迈的老人,她们热切地向我打着手势,说着我似懂非懂的语言,恍若故事还很长。小渔村,大奏鼓,这里的一切本身便是见证,本身便是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