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
「一」书里的是真实的现实,戛然而止的人生在电影里。
在书里,我是亲眼看见凤霞因高烧不退变哑;亲眼看见为了让凤霞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能让儿子读书,凤霞被送走,又偷跑回来;亲眼看见有庆被无良医生抽血给县长老婆过多死亡;亲眼看见凤霞生孩子大出血死亡亲眼看见家珍病死;亲眼看见二喜被水泥板夹死;亲眼看见年幼的苦根因为吃多了豆子撑死。最后的最后,亲眼看见,福贵和一头老牛度过余生。
在电影里,凤霞没有被送走过,有庆是被县长无意撞死而和医生无关,二喜也没有被砸死,家珍也没有病死,苦根也没有撑死,福贵的身边还有老伴儿孙子女婿。
读书时,因为目睹一个人的人生,所以心情随着文字跌宕起伏;看影视时,因为见到的是被擅自修改缩短的一个人的人生,所以选择快进。 在自序中,作者说:“一位诗人说过‘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书中的真实,是令人心痛的,却不至于让人无法承受;影视中的被删减的真实,是“小团圆”的,但是让人觉得总缺了点儿什么。
一部优秀作品中的文字传达的力量,是远远强于一个演员演出的戏剧的力量。更何况,影视中人物有着被戛然而止的一生,即使影视极力在忽略一个人人生所经历的灰暗面,但也将人性中本有的温暖冲刷得模糊不清。
「二」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真实人生
为什么书中福贵的真实的一生,让人心痛却不可能超越人的忍受极限呢?他的父母,妻子,儿女,孙子,女婿都相继离他去了,他只剩孤零零的一人啊。
可能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只是生死的方式不同;可能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身边的人终要离我们而去,只是离去的时间不同。
更重要的是,福贵的一生,和自己身边的人产生的情感联系,不只是在去世后的告别上,还有生前的情感纽带。与父母儿女是养与孝:送走的女儿跑回来,他不忍心再送走。与妻子是陪伴与支持:家珍吃过太多苦,他被抓去打仗时,一个女人,照顾婆婆与年幼的儿女。与女婿是生活的伴儿:妻儿去世,女婿在的城里让他觉得有家的味道。与孙子是找到生活的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他一天比一天放心,苦是苦,心里高兴。
在这些人的生前,福贵经历了与他们的酸甜苦辣。 养与孝,陪伴与支持,是这天下父母儿女,夫妇兄妹之间必然存在的或存在过的情感联系。
跳出自己的人生的现状,站在制高点去看自己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人生,所遇到的也不过如此。这样去看,人生的生死也就不那么悲怆了,身边的人的离去,也就可以接受了。这也就是作者想传达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三」所有的东西都在转瞬即逝,生命也是。但在活着的日子里,应该铭记:陪伴与爱,养与孝。
「四」“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