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花了大把时间沉浸在这套当年明月的叙史小说里,之所以称之为叙史+小说,因为作者这种讲述方式实在和当年风靡的网络文学极为符合,加之其中许多情节之描写和猜测更加重了这些观点(不过作者在猜测的情节中都有了提示,想来还是蛮公理的)。
除此之外,作者的看待历史的角度确实挺不同的,没有了许多史书传记又或者演义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更像是个老一辈给你缓缓道来那世代相传的故事,书里的人善恶分明却又复杂,不是那个严肃却空泛的历史大事况,而是真正探索到了那个庞大历史进程中,每个人物的性格底色,在历史上如何精明伟大的君主也有着普通人犯浑犯错的时刻,再如何名垂千古的国家重臣也有着贪婪自私的生活,对于历史的评判,作为一个后来人,可以带着如此眼光去评判和审视,着实是公道的。
对于明朝的历史,自起初的认知里,其实是略带不屑的,因为除了历史之外,我还是个地理爱好者,在学生时代看到的各朝疆域图之时,明代又算是疆域不大的,尤其以前后元清相比,更是如此,再加之也没有秦汉三国时那么多神仙打架的故事,也没有唐宋时侯那么些文人骚客的诗词,唯一记得就是历史教科书角落的一句,“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兴起。”
说起来要感谢作者,帮我更仔细地了解了这个充满了争议的大明朝代,还有一个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朱元璋、万历、崇祯、张居正等等,或许那不是个我曾经认知里的微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才更迭涌起,实力昌盛的世界级强国。当然,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明争暗斗。
或许是受前些日子看的《人类简史》的影响,对于历史更偏向于了无感情的思考和分析,与从前不同,不再沉浸于各种爱国志士的慷慨赴死壮烈牺牲,而是一直强迫着自己和作者一样站在一个历史观察者的角度上去思考,关于历史的一些东西。
其实,自小学开始有意识地自主接触到课外书籍起,历史对我而言,总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再加上那个时侯手机网络还未盛行,电视还没有多的几个频道可以取选择,对于一个自小不那么开朗的我而言,书籍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之外的精神寄托。
而对于历史的接触,也应该和许多同年龄段的孩子一样,从《三国》,《水浒》等小说开始产生兴趣,其实后来想来,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那罗贯中笔下的演义就是历史,尽管许多大人都告诉你那不叫历史。但另一方面,这些又可以完全不是历史,即使是《史记》《后汉书》,我也不承认他们算是历史,不觉得和《三国演义》有何不同,因为对我而言,他们都未发生过在我的世界中,更多的只是故事。
再大些,入了中学,开始接触历史课本教材,从山顶洞人到炎黄尧舜,再从秦武大帝到三国两晋,然后就是当时每个背着历史学生里念着的顺口,“唐宋元明清”,其中至后来才发现还少了隋,南北朝之类的也暂且不算。那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认识:历史发生的故事都是真的,和演义不同,没有那么多是非善恶,好坏忠奸,更多的是成王败寇。所以当时那句唐太宗的名言从老师强调给学生,学生再记忆于心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至于对于历史仅仅懵懂的我们,并不知道所谓可以从历史中知晓什么兴亡,只是作为炎黄子孙,模糊地记住了历史的几个朝代,那些所谓人物,大多了解还是从演义中得来。
演义或许编撰,可历史又是何来的真实呢?
这是应该是小时候翻过几页《史记》之后留下的疑惑,一个汉朝的普通人是如何知晓到几百年前甚至上古时侯的那些尧舜大帝呢?难道在那个还在愁着吃穿,纸张稀缺,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社会中,还会有人义无反顾地去承担着所谓历史责任来公允地记录着吗?
后到了高中,尽管自己历史以满分考了进去,可最后各种原因还是随了大众去学了理科,对于历史的了解到那时也暂告了一段落,但兴趣和思考却一直没有完全断绝,可能是理科生的思维,更加使我认清楚,所谓历史,不过是历代人们对于当时事情的主观记录,许多发生了的,未发生的,都只是作者笔下的故事,因为在严谨的作者,也是人,也会有喜好,也会有不同的三观和认知。
后来趁着大学时候,读了几本像是《历史的教训》之类的书籍,掺杂着关于宗教、经济等各方面的讲述,对于历史的认识不知道是该变得单一还是复杂了。
简单说,历史运行的底层逻辑也是人类发展的规则,而这又是由所谓经济(即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去主导的,其根本并非能从某个历史事件或是人物中学到什么,而是跳出这些,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去理解这个世界,尤其是人类世界运行的规律和逻辑。此外,从个体角度来看,不过是让我们接触到了更多人的可能性,知道了在某个时代环境下,会有怎么样的人和思维。
仅此而已,关于历史,保持理智,尽量“冷漠”着去看待;关于历史故事,依旧可以代入其中喜怒哀乐,因为那是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