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部城市,特罗姆瑟


- 1 -
特罗姆瑟是来到挪威的第一站。
如果不是为了极光,应该也不会了解到这座城市。
我不是黄渤的粉丝,也没有看过《假装情侣》。不知道它被称为北边的巴黎,也不知道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以北的最大城市。
人们向往的观赏极光地区,往往是冰岛。
多数人一直以为冰岛已处在北极圈内,也一直以为极圈内方可看到极光。其实不然。
冰岛虽然是岛国,但其本陆并非是在极圈之内,只有北侧有极小的小岛被北极圈穿过。因此大多数游客发布的照片,大多数不能算是在北极圈内看到极光。
其次,极光在南北极上空是呈带状出现的,并非越靠近极点光线越强烈(我在出发做功课之前也有这个错误的认知),也并非绝对是在极圈内才能看到极光。对于长年被极光带覆盖的特罗姆斯而言,由于其城市规模的成熟化,被公认为是旅客们观看极光最优地点。
我最初选择看极光的地方,是在比特罗姆瑟更北的北角地区。但由于这个地区的交通条件过度不发达。如果作为第一站,那便不管如何都是得先飞往特罗姆瑟。
而特罗姆瑟也不是国际航班可直达的城市。
从中国出发,也需先抵达奥斯陆再转机方能到达。
算是几经周折了。

特罗姆斯的主体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在这个岛上,每逢应季的晴朗夜间,人们只要抬头就可以见极光。考虑到光源少一点的地方也许观赏效果会更好些,我特意预定了到在岛的最南端边上的旅馆。这样就算没有看到极光,也能外出拍一下星星。说不定次日还能起来拍海上的朝阳。
不过这一切都太理想化。
既没有看到极光,也没有看到星星。只有岛屿之间刮得正起劲的超强冷风,还有月光下的云海。想将快门调慢个几秒,树叶都能给甩模糊了。

这里离市区不算远。白色的独立式房屋们倒是有点像在之前自驾途中的一些村落。家家户户的灯都开得亮堂堂的,不怎么见人烟,却也不觉得太冷清。
朝着对面的岛屿看,也是璀璨的一片。
按着方位,那边应该是挪威E8公里沿道的城镇。

迷迷糊糊地在街道之间转着,有点不晓得路。正准备拿出手机来地图导航回去,正巧遇上一名骑单车边遛狗的女士。见我扛着脚架子,主动问我有什么可帮忙的。我说我可能是迷路了,一时又想不起酒店名字,但应该就在附近。
她给我指了个方向,是从房屋后边绕过去的,估计是居民平时走惯的路。我顺着她指引的方向去,却没能看清可走的路。想想,我还是看看导航吧。
我没正面拒绝她的好心指引。
等她进去屋子后,我再回大道上开着地图自己走。

掐算了一下,这趟从广州起飞,过程转了两次机。在航的飞行时间共计是16个小时多,在4个机场辗转(包括值机、候车、过境等)的时间是30多个小时。
所以当晚到达酒店,躺在床上那一刻真是觉得太满足了。
床设很简易,窄小的单人床,有点学生宿舍的感觉。
在这里,还可以枕着窗外的海浪声入睡。

- 2 -
这是我在特罗姆瑟的第一个晚上。
因为行程30余个小时也颇累人,这一夜睡得太沉。
次日没有预期中的早起拍海上朝晖(这边向南,预估是看不到日出的),连早餐都吃得有点来不及。入住的时候先让前台帮忙叫车,此时8点10分,出租车已经在外面等了。

搬行李上车的时候,酒店外的环卫工人(黑人)正一边清理垃圾箱一边朝我这边看来。
或是对我这个游客有点好奇,我对他笑了笑。
他也咧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还向我摆摆手。
关于人与人之间礼貌的默契,欧美这边似乎比较总是更加容易建立些。这是普遍国人外出都有的感觉。当然,也不排除多少还有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因素。
我们中国人相对慢热。一旦感情深厚了,邻里间亲友间的热络都是讲究的。欧美是建立了某种关系后,反而会注意保持距离,重视保护个人空间一些。
两种不同的曲线走势罢了。

我笑道,这是来特罗姆瑟睡了个觉,第二天又立马要走的节奏啊。不过也无妨,两天后就会从罗弗敦回来了。
趁着还早,赶紧再凹两张照片。
机场外面的风太大,吹到睁不开眼。
- 3 -
因为前两天的酒店所在没有公交可达,机场大巴又不划算。当时我是拖着箱子直接出机场打了车就走的。
这短短6、7公里路的出租车费用,收取了我270多克朗(约250人民币)。这已经足以让我感觉到挪威物价的恶意了。而第二天去机场又是一顿270克朗的车费。
三千块的现金,落地仅仅12个小时就消耗超过1/6。我已经觉得这远不止是恶意,简直是杀意。

按中国的交通情况来说,价格程度由高到低一般是出租车-网约车-机场大巴-地铁-公交。
特罗姆瑟没有地铁和网约车,机场大巴的价格已经足以跟出租车相匹。思虑最终,可选的也只有公交。所以当我两天后再次来到特罗姆斯的时候,可不太像初次到达时那么轻松。
公交站不好找。问了两三回路,才晓得是要走地下,从负一层的停车场穿过去。
因为站表都是挪威文,下车的站名也不太确定,拿着地址询问隔壁正在候车的大姐以做确认。询问完站名,没能找到价格提示,又再打扰了她一次。

而大姐这一次的回答,简直把我惊呆了。
她说车上不能用现金和信用卡,公交卡需要去特定的便利店购买。她们的出行都是先下载一个城市公交的app,然后在app上进行购票,然后上车再出示给司机看。
那好吧,我下载APP。
下载好了又一直因为收不到验证码而无法注册买票。
" It is totally different in my country," 我很无奈地跟她说。" We can pay in cash at least." 她也很无奈地耸耸肩,说了" I Know... " 后边一大串听不太懂了。

最后我还是请大姐帮忙,直接在她的手机上帮我买一张票,我再现金付还给她。30克朗的票价,我们俩都没有零钱。我想都没想,直接大额整钞给她,并且让她" Keep the change"(不必找钱)。
" Thanks for your help." 我非常诚恳地感谢她。

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只要付出帮助或服务,从而获得报酬其实是正常的事(大多数国外有默认的小费机制)。
只不过大多数国人的观念上,偏向于人情和道义,因此会拒绝报酬或是稍加推脱以表客气。而外国文化则看个人所需,如果不是服务行业,仅仅是偶然的举手之劳,一般也不会主动做要求。
这并非什么大方或是别的什么心理作祟。支付的这一整钞面额,也远远低于打车或是机场巴士。既算答谢她的帮忙,又免去四处换钱的尴尬。何乐而不为。
大姐也没啥,笑着说了句Thank you,把钱收入口袋。

她跟我搭乘同一辆车。
在我快到站,她还特意走到前头去跟司机确认我的酒店是不是这个街道,并提醒我到站了注意下车,而下车后又该怎么走。
" Have a nice day!" 我朝她告别。
拖着俩箱子,一路的轮子滚动哗哗声,朝酒店去。

其实我也不太确认是否真的可以不用现金搭公交。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大姐骗我。
大姐本身可能也不是本地人,可能是她了解的讯息有限。上车的时候,我确实没看到投币箱,也没有乘务员。但始终觉得这种机制不合理。
不过后来想想,欧洲不合理的东西其实也不少了。
这倒提醒我,外出时候对一切都不要觉得太理所当然。功课做好还是能减少很多麻烦的。
在这里还属于刚启程,对于当地风情没有太多的总结。
但是后期半个月多下来,发现挪威居民并不属于热情型。或许是之前的澳新风情都给予了太好的体验,以致于来到这里后心理落差有点大。
如果主动打招呼或微笑,挪威人们会觉得奇怪或是不知所措。甚至在机场遇上傲慢无礼的人也有。但当你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也还是会出于礼貌来回应你的诉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概是北欧的天气太冷了。
其他特罗姆瑟相关:
-
其余后续更新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
上文内容及图片系作者祖奇里原创拍摄。
如希望采纳或者转载,请先私信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