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喜欢你的时候,眼里有光
遇见徐舟的时候,他看上去深沉又内敛,仿佛把周围的一切都凝固起来,缓慢而又宁静。
那次读书分享会上,他坐在我旁边,谈到自己的心得感悟,用一种虔诚的目光四处游移,他要说给在座的每个人听。为了方便沟通交流,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读书分享群。
因为开了公众号,有时候会和群里的伙伴互动。徐舟也做公众号,只是他在15年年初就开始打理了,自然比我有经验。后来私下加了彼此的微信号,才知道徐舟住的地方和我不远。于是周末有空,我们会约着一起去上海图书馆选书看书。
熟悉以后,才知道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徐舟,竟那般死心塌地、内心动荡地暗恋着一个女孩子长达五年,并且还在继续。
还记得《请回答1988》里,善宇和阿泽说,喜欢一个人,你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到。于是温柔真挚看德善跳舞笑着的阿泽,在不经意间看到坐在对面的丑八,用和自己相似的眼神望着德善,那一刻忽然明白了什么。于是他一开始退缩,取消了和德善的看电影的约定,却在挂断电话以后流出了眼泪。
我见过徐舟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身材姣好,样貌清秀,给人很亲和的感觉。徐舟看她的时候,眼神里写满了宠溺、不舍和欣喜。那是一眼看不穿的云层,隐蔽而又悠远。
02 一如既往也是个愚笨的词
一开始,徐舟其实不确定这份感情,像他那样谨慎的人,总是要走到某一步自己确信的境地里,才肯拿出十分的勇气,不然他就觉得是冲动和不负责任。于是之后很长的岁月里,守护就只是成为朋友间的专属,而不是男朋友。
感情不就是这样吗?谁也不肯踏出那一步,就只能来来回回纠结犹豫还停留在原地。
徐舟对那个女孩是真的好,以友情的名义。
自从认识以后,每次和女孩聊天,结束的那句话一定是女孩发出的,只要她不睡,哪怕再困,徐舟也是要陪着她聊天,从夜色还不明显的黄昏一直到四周寂静一片漆黑的深夜。有人说过,要找一个能聊的来的在一起,但其实,牵手陪伴比空洞的关心来得实际。
徐舟很实际,他永远不会叮嘱女孩生病了要吃药多喝开水,而是一定会抽出时间买药送到她手上。拥挤的地铁角落里,他提着水果和几盒药,焦灼地去向女孩的住所。
我们有时候就只是害怕呀,怕一说出来会变尴尬,所以才小心翼翼守护,一点一滴付出真心。只是感情有的时候经不起等待。
谁会对别人的心思那么笃定呢?他对你好就一定是喜欢你吗?就一定是别有所图吗?
薛之谦在《演员》里唱:其实感情最怕的就是拖着。
你看吧,演技有限的我们却一直费力表演着,没有底线地装作平淡,装作视而不见。《请回答1988》里,丑八那么喜欢着德善,却总在言不由衷伪装,德善为奥运会举牌穿了韩服他说不好看而后回到房间拉开窗帘一边偷看一边欣喜地笑,打伞等着德善来的那一刻给出伞然后立刻转身走掉。细节太多了,现实里也从来不缺这样的戏码。
一如既往地付出,也还一如既往假装。
她说的每句话徐舟连符号都想要去理解透彻,她的所有喜怒哀乐他都想要知道,她给出的关心徐舟还要一再揣度那成分里是不是有一点喜欢。
徐舟总是这样,不开口就以为对方哪天能了解。
他在夜里两点多开车去车站接那个女孩,路上女孩靠在座椅上熟睡,他傻傻开着空调把车停在路边就静静看着女孩紧闭双眼的脸近半个小时。
女孩换工作的时候,焦虑失眠,他就二话不说带她去深圳香港西藏兜一圈再回来。还要开玩笑说,你辞职不就是为了想看看这世界吗?
女孩和闺蜜闹矛盾,他在中间周旋劝和,身边不止一个人问他是不是喜欢女孩,可他就只是笑笑,我们是朋友啊。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霍建华和林心如十年友谊之后发现是真爱最后甜蜜牵手。
03 多一分勇气,结局会怎样呢
突然有一天,女孩就恋爱了。女孩决定接受男朋友的求婚后,和闺蜜聊天谈到徐舟,说了这样一句:原谅捧花的我盛装出席只为错过你。
这个城市的秋意更浓了,浓得泛出沉默、冷淡和无趣。
这个世界有如果吗?徐舟问自己。
但其实怀着这样的疑问,就仿佛在问人生里可以没有遗憾和错过吗?他一面假设一面否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徐舟都在漫长的分秒里像行尸走肉一般过活。
甚至某一天深夜,他流出泪来,就着回忆反复咀嚼,越回忆越清醒。徐舟不知道,那个女孩曾经对徐舟心动过,可是谁愿意要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都被守护了五年了,从二十三岁等到了二十八岁,也没能等到他开口,她最终还是在一段明朗的感情中渐渐给出了别人真心。
当初若是多出一分勇气,也许徐舟就能和心爱的女孩在一起了。就像《请回答1988》里,德善也曾对丑八心动过,可是丑八一直伪装,一直拖着,在犹豫中让德善消磨掉了希望和心动。
丑八决定告白的那天,因为红灯而比阿泽迟到几秒,所以丑八只能看着德善和阿泽拥抱,然后落寞转身,剩下一地荒凉。
爱情里,时机很重要。可是真实世界里,为什么要像电视剧那样冗杂而反复呢?当肯定是爱的时候,就勇敢说出来啊,如果爱着却不能在一起,还要做朋友干什么呢?
如果真的选择做朋友,还要暧昧,还要奢望牵手拥抱亲吻干什么呢?
当你真实地喜欢着,表白的那一刻就是时机最好的时刻。而勇气本身,会为你创造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