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富养孩子”
如何把孩子养得温暖无忧?
(一)
有很多人问过我,你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才能养出这么可爱乖巧又聪明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网上很多讨论,有人说只有穷苦艰辛的生活才能培养出勇敢坚毅向上的孩子,又举出自己以及身边众多向上的事例;也有人说,只有富养着长大的孩子才能见多识广,才能不被外界的繁华迷乱眼,轻易被渣男骗走。
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
要我说啊,按照我这样在穷苦人家,被“富养”着长大的孩子,才能不怕天不怕地,上能掀瓦下能锄草,前能写书后能上灶。
(二)
要是真的只是在穷苦人家长大的孩子,大概是这样的吧。
小学汶川地震那年,学校要求捐款,全班就我一个人没有在捐款单上填名字。
班长问我为什么时,我只能硬着脸说:“我妈在她单位捐了。”
“这不一样,是自己的捐款,你可以捐零花钱啊。”
“我今天忘记带了,明天给你行不行啊。”
然而在那张已经憋红了的脸下面是无尽的羞耻,我哪里有什么零花钱啊,我妈哪里在单位有捐款呢?!
在我看着同学们纷纷拿着百元大钞去班长处登记时,内心是对自己家庭的无限愤恨,为什么我是在这样一个贫穷而渺小的家庭长大,为什么我的父母只是穷苦的农民,为什么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月薪只有345元的环卫工人?为什么我要受这样的苦为什么我这样一个聪明而可爱的孩子不能每天都像别的同学一样有喜欢的新衣服穿,可以去做喜欢的事?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向爸妈伸手要钱他们才会给我,是要说老师要求的还是自己有想买的本子。
“妈,给我五块钱,需要买本子和笔。”
“什么本子要五块钱?吃人啊!我那天捡回来的本子不可以用蛮?外面买本子不是五毛钱一个蛮?又是五块钱,你自己节约着点儿哈,你知道我们窝头没得钱的,你跟你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们有钱,你必须好好读书,不然以后跟我一样只能扫地,要不然就回来种田……”
母亲一边说落一边在她的衣服上擦手中的泥,窸窸窣窣从衣服包里撩出几张皱皱巴巴的人民币,嗓门大的另一边田坝的人都望了过来。
我站在身着一身沾满泥土的、带着补丁的麻衣的母亲面前,头都快低到地里了,双脚站在田坝上似乎无处安放,双手绞成一起,“我知道的,嗯嗯,好好学习。本子不一样嘛,那个本子我会用的。嗯嗯。”
从满是茧子的母亲的手中接过一张破旧的五块,塞进已经染成灰黑色的书包里层,转身往家里走。
母亲还在后面喊“死娃子,别弄掉了。读的啥书,一天就知道花钱,还不如出去打工。”
有人说这一段真像是高考的记叙文,一看就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套路老套。可是啊,这些都是真的啊,真真实实发生在那个小小的我身上的一幕又一幕,没有一点点虚构。
初中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组织一起去看老师,每个人要求交20元,我妈不让我去,理由是老师不缺钱,光给老师凑钱,国家给他们那么多工资,要去可以,不交钱就去。
初三毕业聚会,同学给我过生日,我妈给了我50元,说买点儿吃的就够了,学生娃娃能干啥,一群赚不了钱的人,光知道花钱。又说,一群学生子,拿着爸妈的钱,到处耍,你跟他们不一样哈,我们是没得钱给你乱花的……
大一高中同学聚会,我妈说,你们同学都好会享受嘛,才毕业多久又聚。我只能和我同学坦白说我妈不给我钱所以我没法去,然后她说我给你报账……
小学体操课,我从来都不敢伸直手,只要一伸直就会发现袖子已经短了很多;我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邻居或亲戚的姐姐们不要了的;有一年同学到我家来玩,我却只能请他们吃家常青菜,并且告诉她们,想让你们感受一下农村自己种的菜的美味;有一年学校免费开设竖笛班,我很想去很想去,班主任推荐我去了,却因为我拿不出10块钱买竖笛只有坚持拒绝班主任,说我不是很喜欢竖笛……
我因为拿不出钱,我因为没有衣服,因为贫穷,从来不敢在人前大声说话,一直怕被嘲笑被拒绝,所以从来不敢拒绝同学的要求,永远都是唯唯诺诺羡慕着别人。
有很多家长带孩子见世面,送孩子去学美术学音乐,带孩子去旅游去品味美食,生活得有声有色,在我看来,那些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是来享受人间生活的。而我,一直被指责不懂人际交往,被听见打电话从来都是汇报那是别人拨过来的,让他们别担心话费,我的全部不幸都和缺钱相关,我感觉幸福的人都是有钱的。
虽然我也不知道有钱的生活会如何,但是至少我不用一直看着一份五角的土豆花嘴馋却不能买,至少可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合身的新衣服,不用考虑这个颜色耐脏不用担心这件衣服穿不了几年就会变小。
那么,我想说什么?
我想说:贫穷是真的会造成一些问题,那些看起来不起眼、却潜移默化影响这个人的一生的问题。
一出生就被贫穷束缚的我,真的有点儿自卑。
(三)
然后呢,我就这样自卑下去了吗?
当然不是,还记得文章开头我说的吗,在穷苦人家,被“富养”着长大。
我需要为我父母正名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虐待我,从来没有亏待我,从来没有克扣我,也从来没有想要给我灌输一些不正的三观,想要给我潜移默化什么社会很残酷、金钱唯上观。
作为两个22岁就成为父母,明明还是孩子就需要去负担一个家庭的生活,就需要为另一个人的成长考虑的、仅仅是初中毕业并且家庭贫困,尽力想要把我培养成人的我的父母,我真的没有任何立场去责怪他们,也完全不需要责怪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富养”,我才长成了现在的我,这样的我。
那么,我是如何被“富养”的呢?
其实吧,富养说的不是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不是富足的生活条件,而是富裕的精神层次。
真正富养着长大的孩子,应该是那种见识广博,也不是说就一切都懂,而是说,一眼望过去,就知道她很幸福,不会因为某件事不知道而感到自卑,因为她清楚地明白:我不缺某样东西,即便我现在没有,我也能够拥有。
虽然从小家境不富足,但是我的老爸一直在用行动向我证明,我并不缺什么。
小学三年级,熊孩子们被要求使用钢笔写字时,身边的同学都用的五毛一支的路边摊,老爸在市区给我带回来一支38元的英雄钢笔。
小学五年级,学校订阅杂志,我是全班唯一一个坚持订阅了所有杂志的。
老爸平日里不注重吃不注重穿,但是从来不亏待我买文具、买书本的费用。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想,大概就是那时养成的习惯,每有一点儿闲钱,都会置一些书、一些纸笔。
小学五年级,我想去学英语(我的小学在偏僻的乡镇,每有开设英语课),老爸大笔一挥,我每周得以在市区补习英语兴趣班。
小学毕业,我考上市区的私立中学,学费昂贵(老妈一个月340元工资,学费4000一年,不包括生活费),我跟老爸说,是金子在哪里读书都会发光的,不如让我去九年制义务教学吧。老爸有史以来第一次狠狠地批评我,说:学习一事最不能将就,而人生也不能将就。
我还记得高中淘宝火热时,老妈给了我200元让我买一条裙子,而我却认为不划算,转头在淘宝上买了6条裙子。后果大家可以猜测一下,那些裙子不是气味难闻就是裁剪不合理,而且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很多衣服的布料还让我皮肤过敏了!
事后老妈和老爸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有的东西是不能贪便宜的,我们虽然买不起奢侈品,但是至少能保证用得上质量优良的东西。
大概就是这样的教育下,我慢慢慢慢开始明白,其实我从来都不贫困,我并不真的缺乏什么,即便现在我没有,我将来也可以拥有;即便我没有拥有,那也不是什么羞愧的事。
我终于有了自信,那种敢于站在舞台中心,面对众人的挑刺却不感到郁烦的自信,因为我知道,我很富裕。我拥有父母的宠爱,我拥有朋友的关爱,我拥有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总有一天,我可以和我所歆羡的众多优秀的人一样,拥有许多别的人也羡慕的东西。
事实上,我本身就是那个被歆羡着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父母,竭尽全力想要让我能见识更多的任何事,想要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想要让我知道“世界特别大,我应该出去看看”。
所以在我小学三年级时,老爸就把我一个人扔在市集,让我自己卖冰粉赚取零花钱,让我知道自食其力,让7岁的我就学会要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
在我还只有12岁的初一,就让我住宿,自力更生。
高中和大学都是自己去上学自己去报道。
(四)
有人说,假如你在更优秀的家庭里长大,可能会更优秀。
我微微一笑。
我并不怨恨我的家庭,不怨恨我的出生,不怨恨我的父母。他们已经竭尽全力想要给予我最好的更好的生活,他们毫无怨悔不求回报地对我付出爱付出全部,这就是他们能给我的最多了,人不能太贪心,想要芝麻又要西瓜。
如果不是因为在农村长大,我不会知道水稻是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我不会知道油菜花绽放时成片涌动的黄色波浪有多美丽,我也不会知道桑葚的紫色怎么吃夏天的阳光怎么说,我不会知道原来春天的槐花香飘远方秋日里的稻谷金灿耀眼。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可爱的父母,我不能够任性地做我自己,做许多别人看来惊世骇俗的事,比如初一开始早恋,比如一直想要去香港读书,比如每年定期单人旅游。哪里还有这样和我契合的父母,哪里还有这样懂得教养孩子的父母呢?
记得有一次,我对老爸说:我已经长大了。
老爸笑着说:是啊,你长大了,但是不论你是多少岁,多么厉害,不论你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你都是我的孩子。永远都是我的孩子。
这大概就是父母最简单明了的表白。
(五)
这就是全部的我啊,从贫困中长大,却始终被富养着被宠爱着。
所以,从小那么恨穷的我为什么强调要从贫困中长大呢?
小学有一年,我带着50元现金去街上溜了一个小时,最后只剩下一块钱。回家后,第一次被老爸暴打,也是唯一一次。
被打的原因不是单纯的花了钱,而是因为我居然在短暂的时间里,花了那么多钱,而且居然只是用来吃喝玩乐!
可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我现在却很能明白父母想要告诉我的,或许他们不是那么会表达,但是我能明白他们期望我能够“成人”。
看起来贫困似乎只带给了我“自卑”以及无尽的痛苦和落后,其实不然。
现在,在餐厅点餐我会注意自己能不能用完,尽可能不浪费粮食;买东西时也会去计算性价比,是东家合算还是西家精良。
而这些,虽然不是贫困带给我的,却是我想说的,孩子所需要的“节俭”意识。
(六)
大概每一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梦,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那一个。
有人问我,以后你希望你的孩子如何?
我认为“养而不教”则是世界上最残忍的一种错误。
以前我认为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是最不要脸的独裁,看完《摔跤吧!爸爸》,我却不敢再置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最多能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希望我的孩子啊:希望他(她)幸福康健,希望他如阳光般灿烂温暖,希望他一世无忧,希望他永远和自己喜欢的在一起,希望他坚强勇敢。
最希望他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如我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