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时代,能被称为书法家的人总是极少数。
但同样无论哪一个时代,“写字好看”的人从来都不难找。你身边一定有好几个这样的人,可能是某位长辈、老师,或者是你的同桌、同事(反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简牍时代也一样。
1.
(北大汉简《老子》,西汉中期,北京大学藏)上面这句话出自著名的《老子》。字写得很漂亮,写字的人可能只是汉朝一位默默无闻的书手。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写出这样的字真不容易。竹简比较窄,宽度不到1厘米,如果你用的是五吋屏手机,它的实际尺寸大概是这样:
字小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那会儿写字找不到舒服的姿势。
两三千年前的中国,一没桌子二没椅子,人们席地跪坐,面前摆放一张低矮的案几。你可以伏在案上写,低头弯腰,感觉自己像一匹来自西域的骆驼。
更多人选择一手拿竹简,一手拿毛笔,“凌空”挥毫——两臂无依无靠,换作是我,怎能不手抖。
(古人凌空挥毫的样子。青瓷对书俑,西晋,湖南省博物馆藏)但所有这些不方便的地方,古人毫不介意,因为他们习惯了。
古人不仅习惯了种种不便,而且推动汉字完成了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转变:从我们不认识的模样,变成了我们认识的模样。
这一转变过程,恰好被完完整整记录在了简牍上。
2.
简牍起源很早,据文献记载,最晚出现于商代,只是没有实物保存下来。
我们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来自战国时代,尤其是秦国和楚国——倒不是说秦楚两国人民更爱读书,也许只是因为两地土壤更适合保存文物罢了。
战国简牍上的字,大多属于篆书,看过之后印象深刻,因为有太多字不认识:
(清华简《金縢》,战国楚,清华大学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篆书很难认,一是书写习惯不同,二是字形结构不一样,线条曲里拐弯,一言不合就画圈圈。
(郭店简《语从》,战国楚,湖北荆门郭店出土,荆门市博物馆藏)3.
不少人以为,战国人写大篆,秦朝人写小篆,汉朝人写隶书,大家各写各的,互不干涉。
其实,你们太高看秦国的公务员了!每天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谁有那么多闲工夫画圈圈!
于是,早在战国时代的秦国,篆书的简化就开始了。
(青川木牍,战国秦,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秦国简牍,上面有一个普通的汉字:波。
这个“波”,已经和标准的篆书“波”不太一样了:
篆书“波”的左边是一个完整的“水”字,而且是宛如小河淌水一般的“水”字,象形意味浓厚。
可是在秦国简牍上,完整的“水”简化成了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三点水”。这三个横点完全没有河流的样子,不像篆书“水”那样会扭腰。
(青川木牍中的大部分字仍是篆书的写法)“波”字代表了我们能够见到的最原始的隶书。
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经历的最重要的转变。篆书保留了汉字的象形起源,写字如同画画,所以线条曲里拐弯,甚至画出了圈圈。
隶书不仅把线条“拉直”了,而且把千变万化的线条,简化成区区几种“零件”。只要把“零件”拼在一起,就能“组装”成一个汉字。我们给这些“零件”起了个名字,连幼儿园小朋友也知道的名字:笔划。
从隶书开始,汉字才有了真正的笔划。
4.
从战国时代的秦国,到秦朝,再到西汉早期,人们在正式场合还是喜欢写篆字、画圈圈。可私底下,“偷工减料”的隶书是越写越溜了。
只是这会儿的隶书还是有点“原始”,多多少少掺杂了篆书的特点,所以称为“古隶”,或者“秦隶”——是的,西汉早期的人写的隶书,也可称为秦隶: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讲的是干部行为规范,战国秦至秦代,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赀债牍》,这是一份追债公文,战国秦至秦代,湖南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出土,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长沙王后“渔阳”墓木楬,记录随葬衣物的种类和数量,西汉早期,长沙望城坡出土,长沙简牍博物馆藏) (虎溪山汉简《为食方》,也就是菜谱啦,西汉早期,湖南沅陵虎溪山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直到西汉中期,我们熟悉的那些典雅飘逸的“汉隶”,才缓步登上历史舞台。汉字,也变得好认多了。
话不多说,请在古人的精美书法前,尽情颤抖吧!
(北大汉简《仓颉篇》,一部启蒙识字书,西汉中期,北京大学藏) (居延汉简《相利善敝剑册》,关于鉴定宝剑优劣的书,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居延遗址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金关简《橐他莫当隧守御器簿》,一份武器库存记录,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肩水金关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金关简《论语·知道》残简,这是考古界最早发现的齐论语《知道》篇语句,比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知道》篇早出土40年。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肩水金关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如果说篆书偏圆,古隶偏方,那么汉隶就是偏“扁方”了。
此外,汉隶还特别喜欢突出一个字里的横划。写“横”的时候,往往起笔是圆的,如同蚕的脑袋(俗称“蚕头”),收笔是尖的,如同燕子尾巴(俗称“燕尾”)。行笔中间略带波浪,典雅中浪出了风情,端庄里透出了秀逸。
(蚕头燕尾) (西汉后期简牍里的汉隶,已经和东汉碑刻上的汉隶没有本质区别了)5.
楷书,行书,草书,谁出现得最早?
小朋友学书法,大多从楷书开始写,貌似楷书写快了,就成了行书和草书。其实,最早的行书、草书是写快了的隶书。
古隶出现的时候,就有人尝试写得“潦草”一点: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西汉早中期,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山东博物馆藏)等到西汉中期,汉隶成熟的时候,草书也跟着成熟了:
(尹湾汉简《神乌赋》,一则关于乌鸦的寓言,西汉晚期,江苏东海尹湾出土,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马圈湾汉简,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敦煌马圈湾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金关简《张宣书信》,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肩水金关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居延汉简,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年,甘肃居延遗址出土,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现存最早的由著名书法家创作的草书作品,是西晋人陆机书写的《平复帖》(北京故宫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如果和西汉晚期简牍上的草书比一比,你会发现两者已颇为神似:
(西汉晚期简牍上的草书,已经和西晋书帖上的草书很像了)当然,与后来的草书相比,汉代的草书还是不太一样,多多少少保留了汉隶的特点,字形较扁,字与字之间不连写,称为“章草”。
我们现在写的草书,更加自由洒脱,常常一笔写出好几个字,胡子连着眉毛,称为“今草”。
(章草与今草对比)6.
那楷书呢?
直到东汉早期,“原始的楷书”才姗姗来迟:
(长沙五一广场简,东汉早期,湖南长沙出土,长沙简牍博物馆藏)和草书一样,最初的楷书同样带着浓浓的隶书味儿。
可仔细一瞧,横划的“蚕头”还在,“燕尾”没有了,变成了圆钝的“蚕尾”,跟我们今天书写楷书的习惯一样:
(原始的楷书与汉隶对比)2003年底,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郴州(郴音chen1)发现一批西晋时期的简牍,简牍上的楷书更加成熟,与今天相比几乎没有区别了:
(苏仙桥晋简,西晋,湖南郴州苏仙桥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跟前面那些在简牍上写篆书、写古隶、写汉隶、写草书的无名氏一样,这位西晋书手同样算不上书法家。
他只是一位“写字好看”的人,恐怕不曾想过,自己的一笔一划竟然暗藏了时代的变革。
五十年后,一位真正的书法家为这场变革做了最精彩的注解。
他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春日里,趁着若有若无的醉意,提起毛笔,记下好友相聚的盛况,抒发俯仰一世的感慨,也给古老的汉字,开辟出又一个延续千年的新天地。
那个春日距离今天,整整过去1665年。
【后记】
山东博物馆《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展》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简帛专题展,上一篇文章主要介绍简牍的用途,篇幅不短,可仍有许多照片无用武之地,甚是可惜,所以再凑一篇,侧重书法欣赏,希望没有浪费这个难得的展览。
文中部分图片摘自展览的配套图录《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这是一本浅显而全面的入门读物,希望能在你和简牍、帛书之间,结下一段未曾料想的因缘。
简牍是文物界的林妹妹,才华横溢却身子不济,前半生土中,后半生库里。若有缘再见,必多看几眼,不用像今日这般,隔着屏幕亲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