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道出心理问题的真相

作者: 一直舞动的笔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20:30 被阅读0次

今天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老师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能启发人的思维、转变人的行为,从而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和自我疗愈的人。

今天的感悟颇深,家被很多人认为是温暖的港湾,是保护自己的避风港,但是往往一生受过的最大伤害都来自于家人。

幼年时期,父母的爱能够造就孩子一生幸福快乐地生活、自信满满地处事、独立自主的人格。

相反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存在、不能体验孩子的内心、更甚者控制孩子的思想、虐待孩子的身心,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儿童。

在控制欲极强而且极力要求孩子孝顺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收到父母的控制而不能真正的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

他们讨好父母是为了得到更多父母的关注和爱护,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在父母眼里是有价值的。他们的价值来源于父母及社会的认可,而不是内在的感受。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及看法,以至于当受到别人的不满和批评后,就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塌陷了,他的内心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感到异常的痛苦。

但是当婴幼儿时期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长大后孩子就会在外面的世界中能够真正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至于去违心的讨好别人,或是不敢做真正的自己。

所以,如果父母想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在他婴幼儿时期,就应该灌注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能够看到他的存在,尊重他的想法。

但这与孝道往往是相悖论的,孩子一旦获得足够的爱,就会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往往不会听从父母的安排,他们往往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想法。

但这并不是说健康的孩子就是不孝道的,相反,他们会很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当需要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到第一位来考虑。而不是做一个逆来顺受的羔羊,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的语言。

让孩子成为自己是最成功的教育。

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奖励,奖励有时是一种控制和操控

爱与自由一书中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这个世界,那是孩子得自由!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突然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话,你是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赢了孩子就是操控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过一生。

赢得孩子是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爱,但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他们充分发挥自我,父母甘愿做一个阶梯,把他们送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健康、自我认可的一生。

你怎样选择呢?

如果喜欢,请关注我 ,和你一起成长[微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家会伤人,道出心理问题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kp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