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随风
图/来自网络
每年的3月份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各个大学的校园里面就会穿梭者这样的一群身影,他们男生西装革履,女生职业干练,穿梭在各个高校的招聘会上,通行在各个写字楼的面试台前,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毕业生。与电影的浪漫传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们都一个个显得疲惫而又沉重,765万,这是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学校中穿梭的毕业生们就是这765万人之一,他们在用自己的苦苦抗争去争得那一份工作机会,通过自己的汗水去换来菲薄的工资,让自己不用背上失业族,啃老族的帽子。
自2002年起(当年中国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毕业),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05年突破300万,2008年超500万,2011年过600万,近3年更是达到16万到28万的单年涨幅。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45万人攀升至前所未有的765万。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错愕的现象,每一年都在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越来越困难的就业形势彻底击碎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骄傲,将十二年寒窗的优异成绩所构成的尊严被彻底粉碎,有人说:心碎的太多了,就连渣滓都不剩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今年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数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之后不在继续升学的学生数量,今年所有青年人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L型增长,经济增速的实际放缓,实体经济的不景气,能够给毕业生提供体面工作的岗位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都加入了缩招的队伍,两者相较让这个本就不易的毕业季显得更加愁云惨淡。
从天之骄子到毕业即失业
曾几何时,大学生这是一个多么充满光环的名称,恢复高考之时,老三届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考上大学不仅意味着鲤鱼跳龙门,更意味着国家分配的工作,一份彻底改变命运的时刻。
但是,从90年代末国家不包分配开始,到2002年中国第一届高校扩招生毕业,毕业季的愁云越来越浓厚,甚至有人提出了:硕士不如狗,博士满地走的说法。大学生的身份已经从天之骄子被降为职场食物链的底层,当找到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都是奢望的时候?就业难逐渐成为大学生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越来越的大学生一经入学就开始为苦苦的求职做着准备。越来越多的大学逐渐失去了其象牙塔的魅力,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培训班,像一个求职训练营。
大学生为什么会毕业就失业,虽然这个说法说的略显严重,但是所谓知识越多越容易失业的“知识失业”问题正在中国各地高校不同程度的上演着,究其根源无外乎几个。
一是毕业生增速远超中国经济增速,供需严重失衡。根据经济学上著名的奥肯定律,一般情况下,当国民收入每增长2.5%,就业率就会相应提高1%,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率在9%左右,折算成就业率,中国每年的就业率增长约为3.6%。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为培养人才,扩大内需,大幅度的提升高校招生规模,大学升学率从1999年的不到30%,到现在已经接近60%,在不少省市甚至远高于这个平均速度。高校供给的大学生与日俱增,但是中国经济承载的工作岗位增速却跟不上,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局。
二是信息经济所能够承载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中国是一个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同时存在着代表传统产业的工业制造业,与代表高科技产业的信息经济。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的蓝领工人在大部分时候都难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而做高科技代表的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乃至于最近几年大红大紫的互联网企业,其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这就出现了当下求职的一个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在不少工业企业面前,用工难、用工荒屡屡出现,但是在面向大学生招聘的时候却门可罗雀。但是不断在缩招的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确实门庭若市,人山人海,供给结构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三是当代大学生观念的相对滞后。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其长期受到的教育都告诉他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其鲤鱼跳龙门的终南捷径。在其父母的观念,其所受到的教育里面,读大学代表着其获得了登上人生巅峰的通行证,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读大学仅仅是其迈入职场的起点,大学只代表一个文凭不代表其他任何东西。让我们可悲的是,我们长期的教育,让大学生已经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错误的心理预期。
这种错误的心理预期带来了两个显著的结果,第一个结果,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区位选择过于狭窄,在他们心中只有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府、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才是其就业选择的标的,对于中西部地区,基层,农村和民营企业不感兴趣,从而直接导致就业面过于狭窄。第二个结果,大部分大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绝大部分教育经费都是由父母或家庭负担,一个大学生的背后往往承担着家庭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直接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预期,更直接导致了就业的困境。
四是教育理念的失衡带来了实体经济与教育的脱节。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大学关注的都是精英教育,在这样的理念下,中国大部分的大学专业设置都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体经济的需要严重不相符。
而大学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教育模式又是培养出来的一批高学分高学历,但是动手能力低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专业能力与社会严重脱钩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的额外成本对其进行再度培训,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导致大学生的毕业竞争力有限。
当代的大学生虽然出生在最好的时代,但是却碰到了最坏的时代,上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代的大学生如何构建自身的能力体系,在职场上能有自己真正的竞争优势,实现脱颖而出。
(本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和本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