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三)

作者: d5a4644f8732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08:25 被阅读108次
87版《红楼梦》元迎探惜四春

第一则钗黛合写,第二则便是写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是“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弓”谐音“宫”,“榴花”多子,乃后宫所喜,元春自小在贾母身边教养长大,长到待选(皇室为公主选伴读等侍女)的年纪,先是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后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为贾府带来一次“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众女儿生活的乐园大观园正是为元春省亲所建。

元春在全书中正面出场的回目并不多,地位却非同小可:
《元春:完美人格的展现与女性之悲》
具体内容在这一篇中已详细分析。且说这四句歌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言元春之进入宫廷。

“三春争及初春景”,“争及”即不及,从字面意思上看,是说元春在四春中最优秀最出色,连法理分明、能干聪敏的探春也不及,且迎探惜三人的名字皆是从元春而来,迎春擅棋,其丫头名司棋、探春擅书,其丫头名侍书、惜春擅画,其丫头名入画,元春的丫头名“抱琴”,可以推测元春擅琴。三春不及初春景,从家族发展这一层角度来考虑,则是言贾府每况愈下。

“虎兕相逢大梦归”,也有版本写“虎兔相逢大梦归”,据推测元春最终死于宫廷斗争,将《红楼梦》与现实对照来解读的人甚至推测出元春系哪位皇帝的哪位妃子、又与哪位妃子相争失败而死。笔者向来不这样看《红楼梦》。“虎”与“兕”皆猛兽,两者相逢必伤其一或两败俱伤。元春也许是两种势力对抗的牺牲品,就其本人来讲,也是才貌俱全的好女儿却心愿不得实现的悲剧人生书写。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是其画面内容,是为探春作谶。

“才自精明志自高”,开头一句赞美探春的才干和志气,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专门为探春写照,将探春治理家事之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探春又有“但凡我是个男人,能出去早出去了,到时候立一番事业,自有我的道理”等言语。脂批中又有假使探春不走,贾家事败后不至于如此凌乱狼狈等评语。在按先秦诸子来评判众钗的人看来,探春又是法理分明的法家代表。

“生于末世运偏消”言探春处境,探春这样有管理才能的女子,却处在家族“末世”的背景中,宁荣二府之没落,在前文补天石意蕴一节已分析过。“运偏消”之“运”,与香菱的“有命无运”之“运”实乃同出一辙。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探春以远嫁为归宿,这种结局可以与画面上的大海、女子泣涕结合来看。在放风筝的情节中,有探春的风筝被横空出现的一个大风筝纠缠至于断线飞远之事,即暗示了探春的这种远嫁。据推测是贾府败落,探春无奈和亲海外,远走他乡前途未卜,“千里东风一梦遥”并非良宿,精明能干如探春的裙钗,不过也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罢了。

87版《红楼梦》探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这一则与“几缕飞云,一湾逝水”的画面,同指湘云。湘云是贾母的内侄孙女,从小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在家中做不得主,还要听叔叔婶婶使唤,在贾府住且有姐妹们相伴的日子,算得她最开心的时候。“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是可以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相媲美的场景。因性格豪爽、宽宏阔量,湘云也广受赞美,甚至是红学大家周汝昌最喜爱的金钗。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点湘云遭际,虽出身“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史家,却自小失去怙恃,生活上难免不能自己做主,身为女子又不能脱离家族。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结湘云归宿,富贵于她如烟云,既短暂又无所依凭。湘云由金麒麟而与贵公子卫若兰建立婚姻关系,但是终究还是落空。据推测,湘云应是流落烟花巷,甚至进一步,后来她与宝玉劫后重逢,两人结合为夫妻。无论如何,宽宏大量、生性豪爽、热情貌美的“枕霞旧友”下场凄凉,都令人心酸不已。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诗画都指向妙玉。妙玉在十二正钗中是特殊的存在,她不属于任何家族,是尼姑身份,住在栊翠庵却是因为元春省亲需要些尼姑道士。妙玉原也是世家小姐,却必须出家才能避祸,性格又古怪孤僻至极,很少有人能亲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从妙玉性格写起,林黛玉已然孤傲清高,妙玉比之更甚,居处、用物、脾性都与众不同格外刁钻。妙玉请宝钗黛玉喝茶的杯子均是极讲究的古董,刘姥姥喝过茶的杯子她立即丢弃,还说幸而她不曾用过,她住的地方也不许小厮进去。她自视“槛外人”,誓与红尘划清界限。但是“欲洁何曾洁”,妙玉的结局是被掳走,美玉终究陷于泥淖。“云空未必空”则多了一丝暧昧气息,妙玉自然是尼姑,但是对宝玉的欣赏未必少,这样的心思对妙龄女儿来讲,也不见得有多少见不得人,见不得人的不过只是各种外在的枷锁而已。

“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红尘里有多少乐事,就有多少污垢,妙玉之孤僻成性厌恶俗世自然走了极端,但是她同时也是才华洋溢、心性高洁的公侯小姐。未曾洁不是她能左右之事,贾府和大观园是众女儿的乐园和庇护所,贾府既然败落,她们皆如飘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妙玉不过是薄命红颜之一而已。

我是花辞,与君共勉
  无戒90天挑战营第28篇

相关文章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二)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一) 上一篇里讲到,在众金钗还没有正式登场之前的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见到了“金陵十二钗...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三)

    第一则钗黛合写,第二则便是写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是“画着一...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四)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此诗为迎春作谶,画面为“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迎春乃贾...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五)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画面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这一则将的是王熙凤的...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一)

    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第四回宝钗进京,宝黛钗三人齐聚,贾府也在冷子兴口中、黛玉眼中各打量过一遍,第五回开头按下宝钗不写...

  • 妙玉:众花流散别一枝

    一、前八十回妙玉的出场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宝玉游太虚幻境,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出先现判...

  • 《红楼梦》如何解释“一从二令三人木”?王熙凤被休了?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的判词乃是这...

  • 如来再降孙大圣——真假美猴王

    看《红楼梦》的同学都知道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宝玉做了个梦到了太虚幻境,看到了正副十二钗的...

  • 《红楼梦》之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这一回主要写了贾宝玉在警幻仙姑的引导下神游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钗册子,听了十四...

  • 红楼之秦可卿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的对十二钗的判词后几首没有细读,不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诸多章节被删的情况下,怀揣对秦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解读(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js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