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上只有一个人,《华严经》善财童子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两个就有分别心,学生只有一个,除我之外其余都是善知识,其余统统是老师,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的老师,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
佛是我们的老师,魔也是老师,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在这个境界里面去锻炼,锻炼我们的清净心,无论在什么人事环境中,心都是清净的,锻炼自己的慈悲心,所以外面单位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善友,五十三参里面,善知识包括了各行各业,有佛菩萨也有恶人,甘露火王凶狠残暴,那也是善知识,胜热婆罗门的愚痴,代表了我们这个世间的形形色色,统统是善友。
对于一个真正修大乘的人来说,此地的闻思修就是这个意思。《华严经》说的详细,四十卷的经文来说明善财修这个闻思修,在本经里只有这一句,用做文章来比喻,本经这个“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内容就是《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善财童子表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他也是这样成佛的,成等觉菩萨的,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这个方法,自己就要在生活中历事炼心。
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不一样,小乘佛法是保守的,大乘佛法是开放的,保守的容易学,开放单位不容易学,保守的虽容易学,成就不大,开放的不容易学,如果一旦学成,那就是最为殊胜,保守的不能见性,他可以得到定得到慧,他那个慧是根本智,但那个根本智它不发生后得智,因此这个慧不起作用。我们常讲,小乘人有定没有慧,小乘人没有般若智慧,从三德上来讲,法身般若解脱,小乘只能得半个解脱,没有证法身,没有般若智慧,大乘菩萨就不然了,他能够证得法身,能够挣得解脱,能够证得般若,这是不同的地方。
我学佛三十年来深深体会到,我们这一代学佛人,在修学环境上比古人便利比古人殊胜,可是我们的行与解比不上古人,如果细心去读《净土圣贤录》,古人以一个中下根性学念佛法门,三年、五年,他就能得一心,他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学了几十年,西方世界连个影子也没有,这个问题严重了,我们的修学一定有错误,错在哪里?错在没有底,我们细观古人,他有根底,也许诸位要问,那些有学问有知识的人有根底,还有许多根本就不识字的老太婆,有什么根底,念个三五年,也能往生。这说明什么,根基有两种,这两种都属于经上讲的善根福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