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经典常谈》(8)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3-01-17 16:40 被阅读0次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东周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的鲁史《春秋》,那么“战国”这个名称又是出自何处呢?

    “战国”的名称出自《战国策》,这是一部重要的史书,编者是西汉的刘向,书名也是他提议的。所谓的战国时期,上接春秋,下至楚汉兴起,也就是从公元前403年~前202年,总共二百二十年。

    1.战国

    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内战不止。三家分晋,意味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周天子的地位也进一步削弱了。连年的战争之后,那些小诸侯国都消失了,剩下的就是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合称为“七雄”。当时的国际形势空前紧张,各国都在边境修起了长城,似乎每位国君都是枕戈待旦。兵器由从前的铜器变成了铁器,意味着武器更先进了;部队由步兵和兵车发展到了骑兵,可见战术也进步了。那时候还出现了以帮助各位国君作战为职业的人,整个社会一片混乱,真正是礼崩乐坏,民不聊生。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便是当时的社会惨状。

    策士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战争毕竟劳民伤财,而且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有取胜的把握,所以各国都开始在外交上下功夫。国君和大臣都竭力招揽一些有技能的人,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鸡鸣狗盗”之徒,整个社会形成了“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说客是地位最高的。

    2.策士

    说客,也就是策士,主要负责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相当于外交官。如果外交能力强,只凭口舌就能排难解纷,就能免去战争的灾祸;如果实在没办法必须作战,凭借着策士的口才也可以多找一些参与的国家,等于多了些帮手。所以策士不计出身贵贱,只要能让君主达到目的,就可以拜为卿相,蔺相如就是很好的例子。

    战国时期策士的代表是苏秦和张仪。苏秦是合纵派的代表,就是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张仪是连横派的代表,主要是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他们被称作是“纵横家”,都是鬼谷子先生的弟子。

    我们今天提到苏秦,常常想到一个典故“锥刺股”。他本来是连横派的,去游说秦惠王不成,只好回家。结果家里的父母兄嫂都看不起他,他潜心读书,夜里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就这样苦学了整一年。离家后他改为游说六国合纵,获得了成功,佩了六国相印,可谓红极一时。

    张仪在楚国的时候,有一次和楚相一起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怀疑是张仪偷的,便把张仪绑起来打了几百下。但张仪始终不承认,楚相只好放了他。回家后妻子心疼他,他却安慰妻子说,只要自己的舌头还在,就一定能成功。后来他做了秦国的相。

    无论是苏秦、张仪还是其他的策士,不管他们是合纵还是连横,共同特点就是:翻云覆雨,巧舌如簧。他们的心中没有原则,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是要“取卿相之尊”(苏秦语)。

    朱自清先生说:“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

    3.《战国策》

    《战国策》就是一部记录这些策士们的外交言辞的书。虽说是一部史书,但从汉代以来,人们更多是对它的文学价值加以肯定。朱自清先生说:“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丝丝入扣,千载如生。”

    宋代的李文叔评价《战国策》,说这部书所记载的事情“浅陋不足道”,但是“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也是在高度评价它文辞之胜。

    作为一部史书,《战国策》有些叙事显然有夸大其词之处,不能看作信史,但它仍是我们今天研究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其史学地位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来读《经典常谈》(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so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