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次梦到已经拆掉的老屋,梦是如此清晰。尽管我没住二十几年了,它也拆除了许多年,但我仍然记得许多细节,比如厨房地板是泥土的,虽然被踩得很实,但是好像永远都湿湿的,黑黝黝的,厨房的空气里似乎一直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
我们的清明节并不扫墓,大家都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那时候清理坟上的草木并不是个好选择,所以我们一般在冬至扫墓。不过,清明节家里也会停下劳作,做一些专属清明节的事,比如采清明茶。
老屋周围有好几颗茶树,福建有好几种茶,不过我至今不确定他们是什么品种,泡出来的茶汤是绿色的,也许是铁观音那一系列的吧。不知道茶树是什么时候种的,小时候问过,据说是野生的。
因为只有清明节会采茶叶,家里平时并没有在茶树上花什么心思,所以茶树完全是野蛮生长,有的很高,一枝一枝拇指粗的树干,只有顶端有几叶嫩绿的茶尖。有的则很矮,时间似乎没有在它身上留下什么痕迹,它们就是怎么也长不高。
清明当天,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我们家的女性们都会一起去采茶叶。我的印象里,清明节常常是下雨天,大人们拿着竹编的篮子,小孩子们则随意的拿个袋子,在那些矮茶树上随便扒拉几下。大人们采摘的时候,会把高高的树枝拉下来,树叶上的水总是甩我们一身,采着采着我们几个小孩就开始胡闹,奶奶就会呵斥我们:要么好好干活,要么回家去玩,下雨天在外面玩再生病了,可不管你们!
我们听到这话,总是迫不及待地要跑回家,不过回家并不顺利。老屋后面都是红色的土壤,雨水淋湿后,它不像其他泥土泥泞不堪,而且变得特别松软,所以我们的鞋底泥土越沾越多,越来越厚,常常被自己绊倒。后来上了高中,我才知道这种土壤是种茶最好的土壤。
几棵茶叶采起来很快,加起来也就一小篮子,爷爷总是迫不及待抓一把新鲜的茶叶直接泡上,强制我们几个孩子都要喝上几口,我们一边喝,他一边念叨:清明茶,能治百病!新鲜茶叶泡出来的茶喝起来并没有多少味道,只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茶叶的清香。
剩下的那些,则要把它先晾干,不过我从来没看过炒制的过程,等我再见到茶叶的时候,它已经变成黑乎乎的干茶叶了。爷爷奶奶加上叔叔伯伯家,一共分成5份,装在红色塑料袋里,每家拿走一小袋,供应着往后一整年家里喝的茶叶。
每天早上,我妈起床把锅烧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烧大半锅热水,一部分泡茶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器,另外一部分则要把热水瓶灌满。厨房的桌子上,有个土黄色陶瓷的水壶,肚子很大,短短的壶嘴,肚子靠近壶嘴的位置有几个洞,这个水壶就是固定用来泡茶叶的。
随意丢一点茶叶进去,然后倒开水进去,茶叶舒展开后,就跑不出来了。天气热的时候,泡茶叶的水壶要加好几次水。不过我是不喜欢喝茶叶水的,总觉得它又苦又涩,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都喜欢喝它呢?
爷爷泡茶的杯子,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罐子,原本应该是罐头,不过标签纸早就没了,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吃的罐头,吃的什么罐头。爷爷特别喜欢喝浓茶,玻璃罐子里有一半是茶叶,有时候他喝茶的时候,茶叶会喝进嘴里,他会“噗”一声,把它吹回罐子里去。他一天要喝很多壶茶,有时候味道淡了,他就再抓一点茶叶进去。
堂弟小我们好几岁,他总是逗他:爷爷的茶很甜,你要喝吗?堂妹总是忍不住拆台:不要喝不要喝,爷爷的茶一点都不甜。可能甜食对小娃的诱惑力太大了,堂弟总是上当,喝一口,小脸就邹成一团,吐着舌头开始张大嘴哭。这时候爷爷免不了要被奶奶念叨一通,他就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分给我们吃。
如今,爷爷走了好多年了,前年奶奶也走了。我置顶的那篇关于奶奶文章,我犹豫了数次,一直没有取消置顶,她走的时候,我也想写些什么,可是那时候对着空白的编辑页面,我的脑子也空白一片。
今晚忽然想写点什么,那些久远的记忆哗啦一下涌进我的脑子里,空白的大脑一下子满满当当,我的心也堵堵的,不知道他们今年有没有喝上清明茶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