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打算送完兽兽后继续我的跑步计划,特意换上了运动装备、穿上跑鞋送她。然而,当送完兽兽后,突然我的小腿感到酸痛,这让我有些不愿意继续今早的跑步。我笑了笑,想到既然心里不愿意,那就不勉强自己了。我决定顺其自然,索性走到小区门口享用了一碗美味的卤面,随后回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98518/6024580ad2b62c4a.jpg)
到了下午六点,我感觉到今天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于是,再次换上了跑步装备,踏上了跑道。在跑步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有”和“无”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前几天我与同事讨论了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从而让我联想到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考。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人们对于“有用”的定义似乎越来越狭窄,几乎所有的选择都要围绕着是否能带来即时的、可量化的收益。食物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要兼顾营养均衡、健康养生;事情不仅要做,更要做得有效率、能够带来成果;书籍也不只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内涵,更要能够直接提升技能、增加知识;养娃不再让他们慢慢成长而是巴不得娃一天都在努力学习不需要任何休息的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似乎遗忘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看似“无用”却实质上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事物,似乎忘记了任何人都需要一点无聊的时间来放空自己。
其实,如果我们不那么急于求成,就会发现所谓的“有用”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个急需减肥的人来说,低热量的食物是“有用”的;但对于一个需要增重的人来说,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才是“有用”的。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想要放松心情的人来说,一本轻松幽默的小说可能比一本充满专业知识的书籍更“有用”。
更重要的是,生活中很多“无用”的事物其实承载着人类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滋养。比如,一次与朋友的闲聊,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感情;一次漫无目的的散步,虽然看似浪费时间,却能让人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些事物虽然在表面上看不出直接的“用处”,但它们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不应该一味追求那些表面上的“有用”,忽视了生活中那些“无用”却实际上对我们有着重要意义的事物。真正的“有用”,应该是指那些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的事物。无论是一顿美食、一次旅行、一本书,还是一段对话,只要它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那么它就是“有用”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慢下来,去品味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去发现和珍惜那些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有用”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