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是特殊的,不像面包有着明确的购买时间——饿了就去买,馋了就去买——保单只能在没有立刻使用需求时才能购买,而且有可能购买后一辈子用不上,所以很少有人主动购买,大多都是经历了推销,买了一份;朋友做保险,买了一份;去银行存钱,买了一份;甚至自己或朋友查出疾病,赶紧买了一份……
主动且正常为自己规划保障而去了解保险的人群,占比是很小的,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才是购买保险的最佳时间呢?我们来梳理一下思路。
一、首先是最直观因素是——保费
以某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为例,同样投保50万额度:30岁男性,保费:11380元/20年缴费,而50岁男性,保费23290元/20年缴费,投保年龄相差20年,保费相差一倍。
年龄问题就是这么尴尬,年龄越大就越需要保障,但如果没有提前规划,保费又高到难以接受,甚至会出现保费倒挂现象,所以我们为什么不为了少花点钱而早点买保险呢?
保费倒挂:所交保费大于保险金额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所缴纳的总保费比发生风险得到的理赔金额还多的情况。
二、除了最表面的金钱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越大,买保险越困难。
1、免体检额度
某公司对于重大疾病保险的免体检额度规定:
18—40岁,免体检额度为70万
41--50岁,免体检额度为50万
51--65岁,免体检额度为20万
随着年龄增长,重疾风险加大,所以保险公司也会更加严格的核保,当年龄大了,要么降低保障额度,要么坦诚地去接受保险公司的体检。
2、投保时可能有病史
当一个健康的标准婴儿出生后,符合保险公司的投保年龄(一般是出生后30天方可投保)就马上投保,这时候是完全的健康体,核保会非常顺利,但如果出生5年后再投保,而这5年中恰好有过1-2次住院,甚至手术经历,那么在投保时就一定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是否能够被保险公司承保,核保结果是加费还是拒保,就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因此越早投保越好,至少能胸有成竹的做到“我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
注:即使自己没有疾病历史,家族病史也会影响投保结果,这里不做详细剖析,主要说明年龄对于投保的影响因素。
3、选择范围越来越小
年龄增长不仅使保费越来越高,可以投保的险种也越来越少,比如一个35岁的成年人可以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等,而一个61岁的中老年人,很多重大疾病保险就被拒之门外了——因为很多重疾险的可投保年龄都是出生满30天至60岁可以投保。
有的公司会专门针对60至80岁的人群推出老年防癌险,帮助他们弥补买不了综合性重大疾病保险的遗憾,但这类产品的保险责任相对单一,只保障恶性肿瘤,保障范围大大降低,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等等都不在保障范围内,我们为什么不为了能保障全面一些而早点规划保险呢?
三、最核心的就是保险的理念——风险和明天,不一定谁先到来。
其实买保险最佳时间是风险发生前,比如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是90天,那么在患病确诊前90天购买保险从理论上是最佳时间,但这只存在于理论层面,一个是不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患病,另一个原因是即使确定90天后会患病,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是提前治疗,而是不是买完保险等着得病。
意外险更是如此,意外发生之前的一天买保险最佳,但是如果能遇见到明天飞机事故,任何人都不会买保险,而是拒绝坐这架飞机。
听着好像危言耸听,但我讲一个真实案例:笔者认识一位朋友,3年前沟通过给她规划保险,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约见面确定具体产品、保额和保障期间,也因为这位朋友经常出差,投保的事情就耽搁下来,一直到去年(2016年),她发来微信想要投保,详细沟通后方才得知,她刚刚参加完公司的体检,检查出“乳腺结节”,如实告知投保后,最终除外承保(除外了乳腺引发疾病的理赔)
四、还有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预算。
很多人都想买保险,而且想买足够多的额度,都知道保险转嫁风险的重要性和巨大优势,但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是预算不够,一个收入5000元/月的人,房租3500元/月,生活费1000元/月,社交及其他500元/月,你让他用什么来买保险?虽然这类人群是最需要保险的人,因为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小,当疾病、意外来临后,完全没有额外的经济实力去抵抗这些风险,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保险,所以他们虽然没有额外的资金购买保险,但还是建议他们购买一些保费低、保额高的消费型医疗险及意外险,保费不过几百元/年(平均到每天就几块钱而已),给自己最基础的保障,以防范难以承受之重。
总结一句话:购买保险的最佳时间是现在,购买基础是有预算,即使预算再少,也要有基础的医疗和意外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