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大三出国交流开始,就特别不喜欢在盆友圈发东西,总怕别人问东问西,就算发了也会特意把位置给隐藏掉,怕以此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也不只是这个原因,大学时期的我也是希望获得大家的关注的,既希望获得大家的关心,又害怕某些人的质问,于是干脆选择最保守的,选择性输出。
但其实刚上大学的我并不这样,那时的我分享欲望极强,QQ空间一天可以发N条说说,仿佛要把初高中那些年因为封闭式管理而不能使用的QQ空间一下子填满,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也加,说说的内容要么是些悲春思秋的伤感文学,要么就是一些沙雕言论,而是当时一旦发出总会不时的看着手机,就怕错过啥评论,恨不得眼睛就钉在上面。尤其是一旦说说涉及到某个人,一旦过了两分钟对方没回评,那是死活也要找对方耻高气昂地喊话:我提及你了,怎么不给我评论?每每翻及总会感慨,我那时怎么做得出如此矫情又憨傻之事?可能这就是每个少年人都要经历的中二时期吧。
再来就是去年大学毕业,我翻了翻,除了个12月的时候发的和友人合照出游外,其他的都是大学时期的盆友圈,包括一些沙雕的追星中二时期。
但自从工作后,我可以说基本没有发过一条盆友圈,QQ更是伴随着大学时代的结束而逐渐消失。昨天偶尔想起久未登录,还上去看看,结果发现上面仍持续更新的同学亦或是盆友更是寥寥无几,看来大家都默认为微信才是成年人的唯一选择了。
前些日子,自己的滑板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滑行很长距离,本想发下盆友圈,但又思及种种,仍是选择了放弃发送。产生这种念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是什么让我们逐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丧失了分享欲?
就我个人而言,可能是自卑。考研失败后选择工作,一直对我而言一直是个缺憾,而且现如今想工作确实不能让我满意。我不敢发盆友圈,一是我怕有人逮着我的生活动态问我如今的处境,相对于盆友圈部分的人所展示出的光鲜亮丽,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永远只能裹挟着粗布麻衣、灰头土脸的丑小鸭。再者是,我盆友圈实在是大佬级的人物也不少,想着大佬们都不怎么发自己的动态,我何必去自取其辱。当然这种心态是不正常也不健康的,这完全是自寻烦恼,自己找罪受。
生活始终是自己的,是给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我偶尔翻起自己以前的动态,那些沙雕的快乐的甚至心酸的文字或者图片都那么的栩栩如生,当时的记忆也纷至沓来。这些动态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日记本,它们记录着我的成长,收藏着我人生旅途中的点滴,我真的感谢那些年那个矫情又傻透了的我,又无比羡慕那个无所畏惧、用于把自己的一切抛开给众人看的自己,至少那个时候,我是勇敢的、乐观的,坦然的。
所以啊,千万不要因为外界的因素给自己的分享欲封上枷锁,这实在是一种怯懦又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情不是吗?不是说一定要什么发动态表明心境,但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给自己设限,无法倾诉,而造成自我压抑,不是吗?偶尔发个盆友圈也是好的,不然你怎么知道其实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关心着你,也想在你失落时听你倾诉,也想分享的你快乐,甚至因为你的分享,而重拾自我,也未可知呀,不是吗?
(2022/5/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