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儿,是北京城夏天时的一道时令小吃食,其实不止北京全国各地都有此道小吃,成品色泽白中微绿、晶莹剔透、嫩滑爽口,看着就有了食欲。曾经有人写诗赞道:“冰镇刮条漏鱼穿,晶莹沁齿有余寒。味调浓淡随君意,只管凉来不管酸。”您别看一道普通的吃食,选料还特别的讲究,主料就是上好的绿豆淀粉,北京人则称其为团粉。
用凉水将干淀粉化开,把搅匀的粉浆倒进滚开的水中,一定要边倒边不停地搅动防止结块,搅匀成熟后随即倒入陶盆内或者是倒在铺着屉布的笼屉内,待其放凉再放到凉水中储存,食用时用铜刮挠刨出条或用刀切成小窄方条儿加入作料即可食用。亦可将调好的绿豆粉浆倒在开水锅上熬好后,将一个大漏勺架在放了半缸水的陶缸上,将绿豆糊倒入大漏勺内,通过漏勺的小圆孔漏入到缸内遇冷成型,成品就是一头圆一头尖,不长不短极似一个个蛤蟆骨朵的粉鱼儿。食用时将凉粉鱼儿捞在大碗中加入各种调料即可食用。

西外市场卖凉粉儿的摊位就摆在开羊肉床子李家的山墙边,用几根粗竹竿搭起一座长方形的白布蓝边的凉棚子,凉棚下摆放着一张白木碴的长方大木桌上,靠里侧的桌子上摆着一溜儿小瓷盆里面都是一些吃凉粉儿的调料:辣椒油,蒜汁,香菜末,酱油,芥末油、老陈醋、香油等。桌子的一角整齐摆放着盖着白布的几大摞蓝边大瓷碗,面前就是一大坨长方形的绿豆凉粉儿上面覆盖着一块干净的湿白布,旁边陶制的小水盆内放着工具一个铜制的小刮挠。长条大木桌边儿放着三五条长板凳,以便供食客们坐着享用凉粉儿。
此摊儿不单单是卖凉粉儿,中午时分还卖很有特色的凉面,一般都由家里人做好送来卖完为止。凉面,麻麻地、辣辣地、香香地,还有鲜嫩黄瓜丝,胡罗卜丝,特别的好吃。吃凉面时洒上点米醋再就着几瓣脆辣的大蒜就更好了,这您甭用愁,西山墙的钉子上早就挂着半辫子大蒜等您自取。老北京有句歇后语说的好:小铺的蒜——零揪。凉粉儿的主料就是绿豆淀粉,而灌肠的主料也是淀粉,不过用的是较为便宜的红薯淀粉。
“掌柜的,来一碗凉粉儿”,“好唻,您有忌口的吗”?掌柜的和颜悦色客气的说道:“没有,多加点辣子”掌柜的边说着话边拿着小铜刮挠在一大坨凉粉上按顺序的轻轻地刮着,没刮了几下就装满一大蓝边碗并且麻利的拿起小铜勺,飞快地将各种调料盛入碗中,转眼间一碗凉粉儿端到了您跟前,随口客气的说道:“您慢用”我用筷子在瓷碗里将凉粉搅和匀了连忙来上它一口,凉粉一入口就能感觉到几种混合的味道,味道倍儿窜的是芥末油,酱油的鲜香,陈醋的甜香,油辣子的辣香味,蒜汁的辛辣,完全符合色、香、味的美食三要素,炎炎夏日吃上一碗真是爽呆了。
坊间流传着老北京的一首民谣:“粉有拨鱼与刮条,洁明历历水中漂。让君选择让君饱,只管酸辣不管消。”
癸巳年十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