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旧忆——拨浪鼓

作者: 青山如黛散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9:54 被阅读1次

前文青山给您详细的聊了一下旧时北京街面上打小鼓收旧货的,也让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此种行业的内幕。今儿个咱们继续的聊,还是聊鼓,说说京城内打小拨浪鼓的。

拨浪鼓,有的称为波浪鼓,卜楞鼓的,其小鼓有一根尺余长的细木把,小鼓直径四寸,两面蒙羊皮,鼓帮用硬木制作,鼓帮的两侧按有一对用丝线拴住的小木珠,用时将其举过头顶摇动起来,哗楞楞,哗楞楞的,声音清脆悦耳传播的也很远。

卖布头的商贩背着一块青布或深兰布色的大包袱皮儿,摇晃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售卖,一看见有人前来问价儿卸下包袱皮儿在地上摊开让顾客随意挑选。有时也吆喝着:“卖布头儿来!”,“花儿洋布的布头儿来!”其实这些布头都是商贩将整匹布撕开零卖的,也有的布料是从打小鼓哪儿收来的,布店里各种材质的布头仅占极小的一部分。

摇此种拨浪鼓的商贩也有卖“冷布”和“堂布”的,何为堂布、冷布?堂布,就是一种用农村纺的棉线而织成的土布,此布很厚且布幅不大也不用漂白,堂布买回家后裁成小块包一下边就可以用了。古时候的人一直是用此布洗脸、洗澡、搓背用,后来才有了洋手巾,此种堂布一直到了解放后才逐渐被毛巾所替代。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西外澡堂子洗澡,用的就是此种堂布,不过很快就看不见了。

冷布,就是一种网眼较大的纱窗布,和现在的窗纱,尼龙窗纱布的作用差不多。夏季来临时老北京的居民撕掉了窗户上糊的高梁纸(高丽纸),糊上冷布增加空气流通有降温的作用,也能防止蚊虫。此种冷布在布店和串街卖布的小贩处都可以买到但时令性很强。

还有一种货郎摇的拨浪鼓,和卖布头摇的拨浪鼓大小差不多,就是在此鼓上再加了一面小鼓,摇动时大鼓小鼓一齐响,声音重叠非常悦耳。货郎挑着的担子上有一平木板,四周装有五六公分高的薄木板,上面放着花花绿绿的绸带,针头线脑,胭脂水粉,梳子镜子,和五光十色的丝线特招女人喜爱。他一进胡同里放下担子就用手不停摇拨浪鼓,引来一大帮孩子围着看热闹,有的孩子撒腿就往家跑报信去了。此种拨浪鼓也被称为“唤闺”

辛卯年十一月,写于房山蜗居。

一蓑烟雨任平生。


相关文章

  • 坊间旧忆——拨浪鼓

    前文青山给您详细的聊了一下旧时北京街面上打小鼓收旧货的,也让您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此种行业的内幕。今儿个咱们继续的聊,...

  • 「97」坊间旧忆——弹球

    小的时候我和胡同里的一大帮发小常聚在一起玩拍洋画、扇三角和弹球,如今的孩子们谁也不会蹲在地上玩这种古老的游戏了。今...

  • 「235」坊间旧忆——掼跤

    在北京的民俗文化中绝对值得一提的就是摔跤了,摔跤也叫撂跤,在周代时期就有了这种摔跤运动,这种竞技活动古时候被称为:...

  • 「333」坊间旧忆——花会

    在中国民间每逢过节时都有举行大型的娱乐活动的风俗,这就是人民口中的“花会”,有“文会”和“武会”之分“文会”主要在...

  • 坊间旧忆——踩藕

    早年间的海淀古镇周围的水域面积很大,水塘,河沟、水泡子散落在古镇的周围,农民们以种植莲藕、水稻、茭白、各种蔬菜为生...

  • 「13」坊间旧忆——年画

    用北京老话说讲过了“腊八”就是年了,尤其是小年过后年的味道是愈来愈浓了,老北京城都笼罩在喜庆与祥和的氛围之中。街面...

  • 「46」坊间旧忆——玉渊潭

    古时候在北京这地界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修建了不少行宫和别院,有广安门外白纸坊一带的金中都遗址,京南大兴县团河行宫和围...

  • 坊间旧忆——逗狗

    胡同里的百岁、小眼子这哥俩整天的领着一帮混小子们到处的惹事生非,这不是哥俩又带着胡同里的一大帮孩子到动物园中逗狗玩...

  • 「326」坊间旧忆——大酒缸

    早年间老北京城中虽然有八大楼、八大居之类的饭庄和酒楼,然而更多的则是街头巷尾中的小饭铺和大酒缸了。大酒缸就是一种铺...

  • 「267」坊间旧忆——京西水稻

    从兵团回到北京后的那几年,每到秋天稻谷成熟后常常托朋友换一些大米,一斤粮票再加上五毛钱就可以换一斤大米。哪位懂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坊间旧忆——拨浪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p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