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实习的时候,在电脑城做技术维修,学习把一堆零散的硬件组装成电脑,然后装系统。那时候是大学生人人都要配台式机的时代,我经常要和师傅们忙到很晚,然后每天结束前还要开会交流今天遇到哪些疑难杂症。那时候没有加班的概念,觉得好牛逼,好想快点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核高基的软件研究所里,公司要求必须每周20小时加班工时,没有加班费。那时也不觉得有啥,因为要学很多牛逼的东西。同一批的小伙伴甚至还建立了加班排行榜,暗地里比拼。
第一次跳槽后从事地铁的系统集成行业,虽然不用强制加班,但领导总会建议我们留在公司学习,白天设备都被占用,晚上可以用这些环境进行练习。所以也会经常留下来,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更多时间熟悉这些设备和环境。(好吧,因为没有女朋友,闲的)……
无锡东站那时候还是我们手上的一个模型再后来做了IT培训师,算是第一次转型,如何快速进去一个新的领域?只有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我用半年时间成为分公司课时第一名,最后连公司的开门关门都归我管了。我选择加班,是因为前面高手如云,我只有用最笨的办法,双倍工作量去锻炼我的技能。
要教人一瓢,你得有一桶在北京的经历就不提了,帝都的IT有不加班的么?办公室人手一个躺椅一套被子,我不说了……
北京,加班有什么好说的现在,我停留在一个小城市,一家制造业公司,有了自己的团队,公司没有加班的硬性要求,我也尽量把工作任务尽量按照工作日时间布置。特殊紧急的算加班调休。我这时候应该不需要加班了吧?确实没有了,但在8小时以后,嗯,这个方法用到团队建设不错,嗯,这个系统老板应该会感兴趣……我成了24小时全天候的加班狗。
做产品的那段时间,是24小时在上面的,哪分什么休息日工作日?这就是我对于加班的个人经历了。你会发现除了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后面没有人要求我加班。我之所以自己犯贱留在公司,甚至在家里也处理公司的事情,不是因为我的日程混乱,工作效率低,相反,我选择将我的工作效率提上去,这样我才有时间做更多的事。对,让老板超预期,知道我不止岗位职责说明书上的牛逼。
我自己画的么么哒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是:
一、任何事情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一万小时专家理论也好,拖延也好,到点下班,工作生活区分开也好,这些都是你的选择。
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信息的更新再次提速,你需要快速的去适应,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八小时之外,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我不提倡加班,我提倡你在八小时之外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班”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家办公和公司上班越来越模糊了。
这是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契约时代,你的付出只可能和你的价值成正比,如果公司付给你的钱是标价买你的八小时的工作产出,那你靠什么来让老板多付钱呢?
END.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文章来源、及简书链接,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