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秀甲东南。自古名山出灵草,我想,武夷山的灵草非武夷岩茶莫属,因为在我心里,武夷山的气息就是茶的气息。范仲淹的《武夷茶歌》中这样讲:“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四、五月间的武夷山,在经历了春雨的浸润之后,绿意如帏,草木正浓。那些鲜嫩、饱满的岩茶,正散发着岁月的清香。
武夷问茶而在茶汤的静默中,一只倦极了的鸟飞过,那清静的欢喜,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
武夷问茶一、岩骨花香漫游
我们从武夷山风景区北入口,进入岩骨花香漫游道。岩茶的醇香指引着漫步的方向,让爬山的疲累因寻茶而消散于无形……
武夷问茶武夷山正岩区的“三坑两涧”是武夷岩茶的圣地。对于常喝岩茶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分别是“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而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都在这条岩骨花香漫游道上。武夷山正岩山场,除了三坑两涧还有竹窠、九龙窠。正岩、半岩、洲茶……就是以三坑两涧为核心,半径向外扩展,不同岩区,不同品种,不同的山场气息,采摘时间也不同。
陆羽《茶经》说,茶之上者,生于烂石间。武夷岩茶的品质,为陆羽的判断做了注脚。武夷岩茶的根,紧紧抓住的都是岩石,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著名的母树大红袍,就是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上。
武夷问茶而牛栏坑,两壁是峭立的岩石峭壁,东升西落的太阳,难以到达岩谷之下,形成少光照,多潮湿的环境。而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足以为茶树补充肥沃的养分。就这样,茶树安了家,而且很好生长下来了。
武夷问茶能从石缝中生长出来,也自然有个性。所以武夷山的岩茶,在不同的地方,长出的都是不同的味。牛栏坑长出的号为“牛肉”,鹰嘴岩长出的号为“鹰肉”,马头岩长出的就是“马肉”,还有“鬼肉”、“猪肉”、“心头肉”……近年武夷岩茶到处是“肉”。不同的“肉”,其味道也不一样。那日,在祥岩喝的“牛肉”,茶汤的稠厚细腻,香气如缕凝聚,绵绵不绝,香久益清,味久弥醇,至今回味。
武夷问茶一路上,忍不住摘下鲜嫩芽,放入口中,慢慢嚼而食之,尝试着从茶青上分辨。鹰咀岩下那丛“九天揽月”感受最苦,肉桂鲜叶涩,水仙,黄观音淡些,但清香回甘之滋味,舌底生津……
武夷问茶历时两个多小时山路到达竹窠。竹窠位于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间。清朝诗人查慎行曾写到:“黄冠问我重来意,拄杖寻僧到竹窠。”一路上乌青的岩石下一丛丛茶梗粗壮的水仙迎着晨光挺拔地生长。竹窠盛产水仙,位于竹窠的老枞水仙,树高2米多,树龄大约也有七八十年之久,枝干上爬满了青苔,树冠高大叶宽而厚。
岩茶最最难辨认的就是是山场味了(土地味),但是,几乎所有爱岩茶的人都会试图尝试分辨,我个人也尤其喜欢这里的老枞。
武夷问茶竹窠里有两个大户,丛岩茶厂是其中之一。丛岩茶厂赵家老房子在竹窠。
武夷问茶在老房子巧遇竹窠窠主:丛岩茶厂创始人赵汉宏,他拿着饭碗和工人们站着吃饭,他说他小时候就在老房子出生长大,九十年代以后才搬出景区。饭后赵总背上秤砣和工人要去山场看青,茶人朴实、真诚的性情显露无疑。
武夷问茶正岩的茶基本一年只能采摘一季,茶树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不过度采摘,对这片森林永存信仰,这样的淳朴,不由得让人觉得可喜可爱。
武夷问茶对武夷山的茶农来说,谷雨前后,正好是他们最忙的时间。采摘下来的茶青,必须当日请工人用肩膀一担担挑下山的。山路遥远且崎岖,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象一杯简单的茶,竟是这样翻山越岭,还要经过多少道复杂的工序,凝结了多少人的辛劳汗水才到达我们的面前。
武夷问茶一泡好茶须集天时、地利、人和之所成,采青按时令,看天气之阴晴;晒青以经验掌控时间,湿度;炒青以双手感觉火候,焙火则观色闻香手翻口品连贯,每个步骤精密皆不可逆转,一气呵成。
如果把岩茶比喻为一个人才,那么山场是他的出身标志,工艺是他的后天修为。两都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的遗憾,都不足以成就最高端的口感体验。
武夷问茶谁家祖上拥有了武夷岩茶的某个山场,他也常常有幸传承了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就成了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技艺的传承人,就成了这些岩石的守护人。
这次有幸得见“武夷茶派江湖”中的几位大咖。第一位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老师。
武夷问茶刘宝顺老师虽然名气大,却在公众面前的曝光率极低,为人低调、做茶却严苛,经由他的茶享誉武夷山,每一位到过他厂里的人也无不感慨。
后面几间房分别是青间、捻揉间与焙间,间隔陈设着一些古老的制茶用具,包括木制揉茶机、篾编圆桶摇青机,捻揉间按照传统茶厂的格局摆放着揉茶桌,焙间设有十个焙窟。
武夷问茶岩茶主要是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拣剔、分选、匀堆、拼配、复火和装箱等流程。制作工艺繁复,最考验师傅的手艺和耐心。比如茶青萎凋后,要用冷风反复摇青8小时,重点是让茶叶走水,控制有活性的内含物质的转换。
之后在祥岩茶厂,牛栏坑商标的注册者王国祥老师也分享了正岩好茶及牛栏坑山场文化。他说前一晚做茶到凌晨两点多,每年4月20到5月15是最忙碌的时候,只做一季茶,养三季茶。祥岩茶厂“牛一”早已断货,但仍坚决不拼配外山茶。我想,正是因为茶人的爱茶与坚守,茶叶品质才能保证。
武夷问茶非遗传承人刘峰老师的永乐天阁品种茶尤胜,有正岩名枞雀舌、白鸡冠及精品金佛等等, 端起一杯橙黄透亮的茶汤,啜入口中,顿时醇香绕齿,继而舌尖由涩转甘,回味绵长……
武夷问茶这几位茶人用上好的工艺制作,用上好的时光坚守。正岩就那么大,好茶那么少。茫茫尘世间,总有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一片茶蜕变成杯中甘露,来之不易,喝的人內心必是充滿感恩、谦卑、恭敬、慈悲的。
武夷问茶自然的馈赠,加上茶人匠心,使得武夷岩茶的工艺文化传承几百年,那岩骨与花香,山水与匠心也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桐木关红茶
武夷问茶桐木关在林深不知处……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外面的车已经不能随意进出。桐木关这里有不可匹敌的生态环境。其实武夷山闻名于世的那句广告语“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说的正是桐木关。鸟兽与森林共生,森林与茶树共存。在这样的生态中生活着,莫说茶叶,就是人,也是惬意的。
武夷问茶常年的云雾缭绕,使得这里有最得天独厚的植茶环境。高山云雾出好茶,使得这里的茶比其他地方的茶要来得甘甜;常年氤氲的雾气,也使得桐木关茶叶有其他地区茶叶没有的山野气息。
我们开玩笑说,去过桐木关,大概比去过武夷山的任何地方都值得骄傲。一个峡谷,一条清澈冷冽的溪,一条狭窄的盘山公路,山峦叠嶂…车行难,可想而知当年要进出桐木关该有多难。
而桐木村是世界“正山小种发源地”,早在18世纪正山小种红茶就飘扬过海,走进欧洲市场,成为英国皇家的贡品。
武夷问茶如今,走在桐木村,你仍然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房屋旁边“三楼凋萎、二楼熏焙、底下烧着松木大灶”的加工正山小种红茶的做茶青的楼,简称“青楼”。
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经烟熏20多小时,松烟香由此而来。烟熏工艺的起源,是为茶叶除湿。这里常年湿润潮湿,采茶时节,更是常常下雨。茶采回来,通常都是在室内加温萎凋。
武夷问茶2005年金骏眉在创始人梁骏德手中偶然完成,他介绍说传统红茶经萎凋,揉捻,发酵三步完成。揉捻是制作红茶的必须过程,桐木人制作红茶一般揉捻半个小时,因为茶青太过金贵,不忍揉碎,稍有条索就好。所以制成的干茶没法和外山的比美。而成品的金骏眉,黑褐灰色,市面上那种金黄金黄的,显然不是真的金骏眉。
武夷问茶“烟绕青楼桂圆香”,传统工艺的烟香桂圆汤,与烟味呛人刺鼻不同,烟香落不到水里。如今森林不准砍伐,而萎凋中必须只用马尾松烟熏,于是现在都山外买马尾松,因为木头贵,传统工艺复杂,坚持传统工艺的人已经很少。
武夷问茶茶叶讲究产地,原料,还有工艺。毛茶一出来,车间按条形大小筛选,分出等级,越细越小级别越高。而出口的红茶,老外要求茶叶外形标准化,要切碎。
终于知道,小小一叶茶,为什么在400多年前就风靡了欧洲,除却独特的甘醇口感,经久不衰的制茶精神也值得世人慢慢品味。
打开一袋松烟香的正山小种,轻轻地泡开,茶的香气一下子弥漫开来,茶是有生命的,桐木的水清甜,品尝着甘爽柔美、带着干桂圆味道的茶汤,仿佛又看到一股股的清泉奔涌而来,一簇簇野花竞相开放,山上的云雾忽开忽合……
武夷问茶茶一字,本就是人在草木中,自然该有一种共生互动的安排。茶乐于与人类共享她的渴望,并以此来实现她曾经作为一棵树的价值,茶以柔美的姿态存在于世,她邀请人类倾听,唤醒人类最深处的自我,并与人类同欢共乐。所以,茶其实是来帮助人类的,茶通过人类落土生根,也帮助人类接近大地,这是茶的能力,也是一切植物与生俱来的夙愿。
武夷问茶
在每一泡茶中,滚水激发出来的何止有世人定义的花香,果香,乳香……茶汤里承载的,是这片山水的形状,是这里物候的变化,是与茶树相邻的一株野花。是茶树,更是万物…
武夷问茶茶味,是人间烟火;茶道,为天地之本。
咱们中国的茶道源远流长,以和、静、怡、真为“四谛”。“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我以为,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真诚守信,即是茶道和茶人精神。
治茶事,必先正其心,恭敬与诚意,茶叶才能泡出那香醇、顺滑、久长…闭眼细品,还能品出那云雾之气、山水之味、日月之精华!还能品味出每泡茶走过的一生:从生长、淬炼、修成、绽放、淡却、到回归……
武夷问茶最后,感恩每一杯茶的美意,感恩此次寻茶的所有因缘,感恩伴庭芳杨老师,鹤鸣山居的红姐,还有这只叫“发财”的狗狗……
武夷问茶 武夷问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