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率依存的宇宙背景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和你商量的事情就是把你生下来,对于任何人而言他都没有选择权,所以生命的出场是公平的。然而每个人的出身不同,先天掌握的资源不同,后天的命运也就随之而异,因此,它又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周遭的一切都能维持一种公平均衡的状态,那就不会有进步或者倒退。正如宇宙诞生之初的氢原子,它们均匀地弥散于太空,相互间受力平衡,当局部的随机扰动使得密度不均衡后,氢原子才会聚集,进而发生聚变,形成星球,再到后来的我们。
对于一个质量守恒的宇宙,只有当空间不断扩大,星体的撞击频率不断降低,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时间来孕育生命。换句话说,当有人类这样爱思考的生物出现时,宇宙定然是稀疏空旷、浩瀚无垠的。也只有从一个奇点发生大爆炸的运动模式,才能保证天体与天体的不断扩散,星系与星系的渐行渐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地球被撞击毁灭的概率,成为我们一路走来的摇篮。
二、静态思维
人们对自身起源的长久困惑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思考世界运动起来的原因而不是世界未能静止下来的原因,正如哲学家把运动视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宗教信徒考虑的是神想要他们做什么,罗普大众亦常言生命在于运动。
的确,文明的层级搭建,认知水平的提高,皆由人们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得以实现。从一群原子、分子的微观运动,到天体系统的宏观运动,包括我们常见的大气运动、地质运动、生物运动,以及人类的社交活动、政治运动、军事行动、货币流动、乃至琢磨不透的心理活动,这一切都无时不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很少有人会被静止的事物所吸引,比如一杯水,或者路边石。而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碳氢氧氮磷钾等粒子,有的结合成无机的石块呆在那里,而另一些却可以构成鲜活的有机生命?
三、止水与冰晶
人们常用气液固来描述某东西的物理属性,准确地说,应该是流体和晶体,前者如空气和水,后者有岩石和冰。
静若止水,作为一种均一稳定、热力平衡的流体,时间之于它显得有些多余。无论它之前经历过什么样的流动过程,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只要环境不变,它就会永远地维持这种静态,不会自发的产生任何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温差起伏。
坚如磐石,当水的热能耗散后,分子间电磁力压制了分子动能,无序走向有序,晶体开始析出,一个个晶胞单位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起来。周期性的出现,得益于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试想,如果电子轨道不存在,能级不存在,所有电子远近一致均布于原子核的周围,就不会有特定的最外层价电子进行配对化合,不会有规则有序的晶胞结构,即便冷凝成固体,本质还是各向同性的过冷流体,无法形成具有特征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更无法诞生我们这样复杂的生命体。这种稳定的晶体一旦形成后,和流体类似,只要不受环境外力干扰,它就永远地待在那里,纹丝不动,时间之于它亦显得可有可无。
一个是流体均质稳态,一个是晶体周期稳态,对于我们身边的大部分无机物品,它们都可以近似为一个孤立系统,从而维持一个静止的状态,那么生命体是如何打破的这两种稳态进而产生了运动?
四、信息的生效
假设人体没有神经网络来传递生物电信号,没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传递激素,当手指被火焰灼烧,痛觉信号该如何及时地穿越亿万个细胞来告诉大脑?
拿一点墨汁滴入水中,我希望它能够定向地运动到水中央。对不起,它不听任何人的差遣,在各向同性的环境中,墨汁只会不断扩散直到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溶液,它所携带的信息也随之稀释而失真。没有一个精确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多细胞生物也就无从谈起。相比,晶体的情况就好很多,得益于它各向异性的极性结构,晶胞的周期性使得原子间的电磁场方向稳定一致,能够驱动游离的极性分子,恰如铜线传递电子,磁石吸引铁屑。
五、介稳的液晶体
流体稳态与晶体稳态都是不可逆的,换句话说,当冰或者水作为孤立系统,不与外界发生质能交换时,它们不会自发地改变静止的状态。与生命系统不同的是,它们都生成于开放空间,表现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信息对称结构,局部的温度、黏度、导电性、各向同异性等状态结构可以代表整体的状态结构。而一切称得上是生物的东西,有一个必然的前提——膜结构,即闭合空间。
并不是所有物质分子都能析出周期性结构来铺满整个空间,特别是结构不对称的有机大分子,水只能结成冰,但有机大分子相互结合的情况会很多,像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脱水缩合成肽链后没有空间平移对称的周期性结构,这种对称破缺式地生长,使得闭合体出现的概率大增,为膜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当闭合空间一旦出现后,水的流动受限,晶体的生长受限。大概就是这种非周期性结晶生成的膜结构分隔开了地球原始水域中的有机溶剂,使得有机溶液 无法顺利地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液体,也无法顺利地结晶成长程有序的连续态晶体,并在昼夜交替的能量波动中反复液化与结晶,在膜内不断磨合直到形成最原始的活性细胞。
细胞实际上就是一种液晶结构,同时避开了流体均质稳态和晶体周期稳态,我们不妨称之为介稳态。
六、造物原理
富有活性,并不是谁的旨意,而是因白昼输入光能倾向液化却又要在夜间散失热量倾向结晶这一过程的耗时太久。相比之下发生在开放空间的冰与水,液化与凝固没有阻挡,不受外围空间限制,可以很快完成,大部分时间还是静止的。而在膜内,这一过程不易进行,只能与外界交换少量的水分与小分子有机物,细胞群的白昼高能热力平衡状态往往尚未实现就又要开始反方向奔往夜晚的低能热力平衡,那么这一天下来,它始终未达成任一稳态,也就呈现为一种活性特征,即介稳的纠缠状态。这就好比一块冰还没完全化成水就又要冷冻起来,这样的反复交替,冰水不也是一直在活动的吗?只不过基于开放空间而已。而这一切,用一幅画图来描述就是——太极。外围的圆圈描述了膜结构的闭合态,黑白旋叶表示昼夜交替的旋转周期,其内黑白二点使得黑未全黑、白未全白,意味着平衡态尚未实现。三者兼备,三生万物,千年之图犹在,却不见千年之人识破其理。
液晶结构兼具各向同性的柔性和各向异性的刚性, 相互依赖并且相互牵制。各向同性有利于分子灵活运动,使得细胞结构易于重塑,是生物活动的基础;各向异性有利于信息的定向传递,使得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合成得以有效组织,进而不断长大进化。刚性与柔性是对立的,想要维持架构与信息传递就要牺牲柔性,想要灵活易变与缓冲撞击就要牺牲刚性,两者取其中,方能为之用,缺少任何一极,细胞都无法长久生存,皆为中庸之道,对立统一之理。
试想,夏季天热时,人体的分子热运动加剧,流动性增强而信息性减弱,伤口容易愈合但身体疲软无力,头晕欲睡。冬天寒冷时,分子流动性减弱而信息性增强,头脑感觉神清气爽,但四肢僵硬、伤口不易愈合。
七、复杂源于有限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物资是匮乏的,很少能满足所有人。经济,研究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如果某种资源像空气、阳光一样无限,就不产生复杂的分配关系。富油国往往以石油作为支柱 ,因此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矿产资源匮乏国家,通过提升科技来减少能耗增加产量,机器的复杂度自然就高。
招聘名额有限,工作内容就复杂。电脑占地面积有限,硬件结构日趋复杂。软件安装包大小有限,程序逻辑也就复杂。同样,膜内空间有限,在遍历各种环境冲击后还能维持自身结构稳定的细胞胜利者,自然是从简单走向复杂,这是长期自适应与被动选择的结果。
为什么细胞如此之小?一个单细胞如果无限长大,它的薄膜很容易被摧毁破碎,同时面容比不断缩小,使得换热效率下降,物质交换速度下降,信息传递因承受更多的分子热运动的随机撞击而失效。任何一种不会分裂的单细胞必然在漫长的环境变迁中被淘汰,留下来的只会是我们看到的能够分裂的生物体,结构微小有限则是一种必然。
八、时维周期
生物体为什么可以这么不同,它就没有周期性吗?有机分子沿着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形成晶体,当它被膜结构阻碍,丧失了空间周期性,却沿着四维时空的另一维度——时间轴线形成了周期性。晶体沿着空间轴传递信息,而生物体沿着时间轴传递信息。
对于空维周期的晶体,晶胞高度规则,其内原子位置相对固定,不能任意移动,即没有空间自由度,但在时间上可以无限延展。而时维周期的生物刚好相反,细胞高度规则,同一物种个体寿命相对固定,无法任意延长,即没有时间自由度,但在空间中可以四处活动。流体倒是可以看作既有空间自由度又有时间自由度的东西,但是两种自由度都不具备的东西却很难想象。
当晶胞遇到同类分子时,它在最外层堆积来复制自身的结构不断长大;当细胞摄入相似分子时,它从内部分裂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不断传承。当环境中有异类原子入侵时,晶体分子解耦进而重组生成新的化合物;当环境中有较大的能量场波动时,基因量子跃迁发生变异重组生成新的物种。当环境再次稳定后,新晶体的结构稳定性往往增强,能够遍历更多环境仍保持不变,不可逆的概率大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环境中的比重会增加,就像氢气氧气燃烧生成水,水很难在自然条件中分解成氢气氧气,所以冰水遍布地球;当环境变迁后,新物种的生存适应性提高,能够承受更高的外界波动,不可逆地自适应进化,复杂度提高且体温更加稳定。
九、负熵、负序之对称破缺
如果没有昼夜交替的能量波动,地球表面就会快速地实现热力平衡,不会有介稳的生物体存在。对于一个孤立系统,内部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熵最大化。经典热力学用dS≥δQ/T来描述这个过程的方向,dS表示物体在温度T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值δQ,高温物体散热使得熵减少dS1=dQ/T1,低温物体吸热使得熵增加dS2=dQ/T2,总熵变dS=dS2-dS1= dQ ·(T1- T2) / (T1 T2) ,∵T1- T2> 0,∴dS> 0,即熵恒增。
晶体和流体的共同点是信息的空维对称,虽然前者各向异性后者各向同性,但是局部呈现的理化特征等信息都可以代表整体的信息,即信息对称。有些人把负熵视为生命的本质,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虽然流体是高度无序的,但晶体是高度有序的,熵与序相互对立,流体稳态可视为熵对称,晶体稳态可视为序对称,介稳生物体摆脱流体稳态意味着负熵,而摆脱晶体稳态意味着负序,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对称破缺。
宇宙或许就起始于奇点的熵对称,一个能量均衡且无中心的四维空间,继而膨胀,能量分布开始出现空缺,有序结构粒子从辐射汤中逐渐生成,夸克、原子、分子、晶胞、细胞乃至生命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量子,它们是各向异性的,而站在大数统计的视角看,宇宙整体又是各向同性的。或者说宇宙一直都是各向同性的,只不过不同时期的温度不同罢了,又何来热寂之说。
核力规范了质子和中子,使得原子核结构有序;电磁力规范了原子核与电子,使得分子结构有序;万有引力规范了恒星和行星,使得星系结构有序。宇宙初开于混沌的高能辐射汤,无序生有序,亦无中生有,在三种力的作用下构建万物。随着宇宙膨胀,真空开始出现,能量对称性被打破,氢原子团被真空隔开,相互间受力不再平衡,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自发地向区域中心聚集,进而聚变成恒星,比如太阳。如果一个系统能够实现流体式的熵对称,前提是的它的组件能够快速地传递热量信息,这在我们生活中的小范围尺度上是容易实现的,但是在星系空间大尺度上,光辐射的速度有限,从太阳到地球尚且需要八分多钟,何况在上亿光年尺寸的星系群之间穿梭,换句话说,宇宙是在用空间换有序。
任何物体都有热辐射的现象,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内,地球接受太阳高能光辐射,自身又向外太空辐射热量,同一地理位置的能量周期性波动,从未实现热力平衡,特别是在稀薄大气、水域浅薄的地球初期,氨基酸等极性分子也必然经历着反复的结晶与溶解过程,而随着大气的增厚使得温室效应上升,同时水域增多使得地表比热容提高,这个对立的结晶再溶解过程会因蓄热效应增强而放缓,结果定然是相变时间变长,这也是生命出场的背景。
十、不可逆性与信息效率
生命甚是奇怪,其结构复杂,而且日渐复杂,可如何描述这种复杂性呢?它介乎于熵对称与序对称,也就无法用熵与序来定量比较。人类社会比蜂群复杂不假,但不见得比后者更有秩序。想要预知未来,首先要了解不可逆事件。
在星球这样的大空间内,万有引力可以克服电磁力使得物质聚集,但在咫尺之间,覆水难收。将一把沙子抛出去容易,但是再把它聚集起来,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把大米和小米混合均匀容易,但要再把它们分开,就要花费更高的代价;氢氧生成水容易,想要把水分子拆回两种单质,需要不常见的电解反应。这些不可逆事件推动着世界向前发展,也包括生命的进化。
任何一个实现流体稳态或晶体稳态的过程都不会自发地朝反方向运行,信息对称确立了不可逆性。而液晶生物体,由对称破缺产生了信息流,而信息的传递效率决定着生物个体乃至群体的生存能力。这其实是个数学问题——求一点的位置,使它距离所有节点的直线距离之和最短,这样才能消耗最少的能量并保证信息不失真,而这个点往往位于对象的几何中心。所以,细胞核大体上位于细胞的中心位置;心脏位于身体的中心位置好让血管总长度尽可能短,减少血压能耗;神经中枢布于脊柱,便于快速调节反射活动;首都建在一国中央,方便控制整体均衡发展。
动物可以在地表自由运动,就像烟雾在空中可以自由扩散。同一物种的个体在这种随机运动中越是分散,它就越难找到可以交配的异性同类,以致于有灭亡的风险。就像人类,环境适应性强,不会被约束在小范围内活动,然而人类并没有被彻底分散,这种内分泌调节的物种在独处时会产生孤独感与恐惧感,于是构成社群生物,抵消了不可逆的分散效应,维系了语言交流与信息传递,成为智能与复杂化的前提。
站在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差异,在地域广阔且陆地连续的中国,想要把所有人的信息汇聚到中央是多么耗能的过程,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有马匹和狼烟,边关被入侵数天后朝廷才能得到通信,这等效率之慢,根本无法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来组织决策,只有自上而下的诏书,没有自下而上的大数统计,使得无反馈机制的系统存在崩塌的隐患。但在古代欧洲,小国寡民为主,分布格局颇似通过分裂以维持信息短程有效的细胞,使得共同决议成为可能,选举制技术可行。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中国有科举,出身卑微依然可以位极人臣,仕子会沿着等级结构往上攀爬,不会去想什么触犯天威的民选方式。但西方是贵族垄断权力与教育资源,底层民众没有资格入围,所以他们争取的是群体拥有权力而非个人。
十一、容错术
一个晶胞承载了晶体单调重复的所有信息,一个生命个体亦是如此。信息的载体——基因,恰如一个压缩包,把生物的所有性状全部编码到DNA序列中,而人性就是对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冰雪消融,水依然是水,寒潮来袭,冰不改其貌。对于细胞生物而言,它要承受高温的熵化,应对辐射的干扰,任何一种瞬时的能量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使得遗传的稳定性丧失,后代患病率升高。从微观层面看,这是在细胞分裂DNA复制时,某段基因发生量子跃迁导致翻译成有机分子时空间结构产生了变化。那么如何避免突变或者降低突变的频率?
从效率的视角出发,为了让细胞分裂能够快速执行,为了让繁殖、成长、自我修复的能耗降低且运动灵活,生物应该尽可能地代谢掉冗余组件来完善自己。不过在基因分子序列中,穿插着很多不具备性状表达功能的片段,叫做内含子,那些能够指引蛋白质合成的有效片段叫做外显子。内含子和外显子混杂在一起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为什么此处要牺牲一定的序而保留一定的熵?假设我们剔除内含子,提高了基因的有序度,当DNA开始自我复制时,外显子就要全盘承担周围细胞质分子的无规则撞击以及外界光辐射、核辐射等高能干扰,从来带来更多的随机误差,这种突变就像机械误差一样不可避免,代代积累的结果往往就是蛋白质无法有序合成进而物种淘汰。而那些拥有较多内含子的基因,帮助外显子承担了大部分潜在的突变,降低了外显子病变的概率,从而维持了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这种以熵制熵的容错机制可谓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功臣。
同样,一个公司乃至整个社会群体亦是如此。如果一个公司的每个员工都高度不可替代,出现离职或是人才意外流失都会对整体效率形成冲击,而过度冗余也会丧失工作效率,只能动态调节,类似生命的介态。对于社会群体而言,如果没有平凡的大众来承受自然灾害、战争暴力、残疾病变、意外事故等各种不可避免的熵变代价,少数的高价值群体也无法维持有序统治。
十二、死亡算法
如果宇宙中只有100亿个智慧生物,那么你出生在地球的概率很大,因为人类数量已经超过70亿,而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你出生在中国的概率也很大。不同年代的人口基数、出生率不同,你也很可能赶上新生人口的高峰期。
任何一种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人类,猫狗,柳絮。生命就像一场概率游戏,用大数来应对各种死亡的可能性。然而,不管是谁的子代过于饱和,都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冲击。生多了,子辈竞争压力大,也威胁其他物种;生少了,后代分布稀疏,不易交配繁殖。那么什么样的数控方式才能使它尽可能的稳定存在?个体寿命以及生殖期又该如何协调?
拿人类自身来看,女性从25到30的最佳生理生育期,乘以2从50岁往后就很难再生育了。但不意味着五六十岁就会死亡,考虑到生育很晚的情况,母体也要抚养子代,于是再加上一段最佳生育期的年数,也就在八十岁左右,和我们当前的寿命一致。似乎最佳与最晚生育年龄存在黄金分割比的关系,最晚生育年龄和寿命也存在这样的比例。
这种设计模式的意图在于当女儿进入最佳生育期时,母体丧失生育能力,避免重叠,避免二倍率,否则人口将指数级增长,彻底失控,这就是时维生命周期的底线。如果把这个周期拉长,为了避免二倍率,最佳生育年龄需要推迟,抚养一个幼体成熟的时间变久,消耗资源更多,出意外死亡的概率升高,人口总数难以维系,对环境突变的及时响应性流失,基因不能及时重组分化出新性状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进化的速度随之降低,被自然淘汰的风险提高,如果控制个体寿命对物种的延续是一种考验。
十三、进化牵引力
你不会从路边随便拉一个人来当你的总统,但却接受基因随机重组产生的皇帝来统治你,这是过去几千年以来的社会规则。对于任何一个世袭制特别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而言,即便前面的皇帝把江山治理的再好,只要生出一个智商低下或者顽劣妄为的继承人,它的衰亡也就成为必然。一个国家想要稳定强大岂能如此?血缘传承是对人类命运的不负责任。
总得来看,生命的发展受到两种逻辑事件的控制,一种暂且称之为机会事件,另一种为增量事件,前者基于量子,后者基于统计。进化论中举了两个很好的例子,恰好覆盖了这两种逻辑。第一个是灰熊和白熊,表达毛色的基因无法得知环境是泥土还是冰川,因而不会定向地生成适合丛林生活的灰熊或者适合冰原生活的北极熊。基因只能按照一定地概率进行重组甚至变异,进而得到不同毛色的子代来匹配不确定的环境背景,想要存活于丛林就必然被冰原淘汰,想要适应冰原就必然被丛林抛弃,谁也不比谁优势多,没有算数式的可比性,黑色人和白色人也一样,这就是机会事件。第二个例子是长颈鹿,脖子的长度是可变的增量事件,相比其祖先短颈鹿,长颈鹿既可以吃到矮树的叶子,又可吃到高树的叶子,对环境的遍历性好,因此它活到了最后。
试想,一个单独的个体如何应对机会事件,换句话说,如果地球生物只有一个物种,那么它将无法用增量逻辑来遍历环境中的机会事件,人可以自由染发,但是对于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可逆性的成长而言,后天的变形重塑是做不到的。唯有用物种多样性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才能实现长久的生存,久而久之变出现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如此,公司的成长亦是如此。单一的业务只能在某一时期吃香,当科技进步、市场转变,旧有业务难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维持稳健,小公司资金链断裂,大公司有财力开辟新业务,逐步形成了多样性与复杂性,生存到最后的往往成为庞大的集团。单一经济结构的国家若不想被淘汰,也必须发展多产业支柱模式,而不能安享现有资源,把代价留给后人。
增量逻辑的表现是什么?对于多物种生态系统而言,不同物种存在捕食关系,互为环境,当我适应你时却使得你不适应我,大家都想生存,必然相互较量,引领共同进化。同理,一个丧失自由市场竞争的经济体难免牺牲科技的进步,也必然被更优质的经济体所压制。
十四、恒温连续统
当一个稳定体系受到干扰时,它会沿着削弱干扰的方向变化来恢复原有的平衡,就像化学中的可逆反应。作为介稳液晶体,细胞倾向于任何一极都会丧失活性,那么在两极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效率最佳的状态。多细胞生物体想要高效运动,就应该保持每个细胞的活性最佳,因为对于线性串行的信息传递模式,只要有一个环节细胞失效,整条信息就被阻碍。这一最佳状态的稳定,意味着变温动物走向恒温动物,而人类智慧文明的构建,定然要在这种连续性基础之上。
当环境变冷时,机体分解脂肪释放热量来减缓体温下降;环境变热时,分泌汗液来释放体热。人体就是这样的回稳机制,回稳即为保持恒温,而我们所谓的的趋利避害,其实也是这种回稳机制的一个表现。
十五、稳定层级
一个系统若要稳定运行,就要保证它的每个组件以及底层的结构稳定,特别是复杂的系统,多一组件就多一分风险,只要有一个组件出问题,即可导致满盘皆输。
在上百亿年的宇宙演化中,先是有强核力约束的原子核,它保证我们在自然生存环境中不会受到核爆炸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原子核外电子分成排布,内层电子比外层稳定,保证原子结构有序与化合物状态有限,生物的遗传稳定要依赖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时间,用来检验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能够在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内生存下来的物种,在下一年生存下来的概率就会很大。体温的稳定,杂食性的稳定,食物源的稳定,使得人类高级文明得以搭建。作为群聚物种,人性也有稳定偏好,忠是君臣关系的稳定,义是朋友关系的稳定,孝是亲子关系的稳定,安是夫妻关系的稳定,诚是社会关系的稳定。没有这些稳定的基础,进化与进步也只能被判无效。
人们喜欢金银,它们的化学稳定性好,不可再生,数量稳定性也好,比起可以滥发的纸币,财富更加稳定。可惜的是,人类的经济没有按照稳定层级的结构来组织,而是基于不靠谱的纸币和时常出现金融危机的模式来进行,没把必需品变成稳定可得的非稀缺品,反而成了多数人的负担。一个爱奉献的人和一个爱索取的人在一起,当遇到紧缺危机时,活下来的往往是爱索取的人,或者把爱奉献的人变得自私冷酷以保全自身,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经济就是一场劣币生存的游戏,就像战争把被入侵国的优质基因或品性良好的人先牺牲淘汰掉一样。作为一种从猎杀性捕食者发展而来的物种,人类也会把这种猎杀行为惯性平移到所谓的市场经济体中,就像皇帝会利用你干掉与之争天下的对手,也会利用别人再把你干掉。
灾难面前,我们往往是劣币者的后代。
十六、意识,对信息的捕捉
同样是生物,为什么植物和动物这么不同?把一棵树的枝叶截掉一半,它还可以继续生存,但动物不行,缺少了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正常生存。植物和动物处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中,承受的风吹日晒大同小异,作为个体,它们又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呢?
植物是一种分布式结构,它不去重复,粗壮稳固的主干来维护信息通道,分支与树叶众多,用大数量来应对环境危害的不确定性,可以分散风险。主干到每个分支节点距离之和最短,信息传送效率最高,每个分支都是解耦的,互不依赖,除了花粉传递以外,鲜有其他的信息交流,不需要通过某一中心来协调统一管理。对于环境的极端温度,可通过休眠来回避,面容比高,容易散热,难以维持恒温连续统,回稳机制弱。这是一棵树的生存之道。
动物和植物差异很多,是一种高度去重的系统,越发达的动物,去重的程度越高,缺少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我们都难以正常生活,因而没有树叶那样基于大数量的风控结构,同时,各器官协调运作,相互依赖,局部出问题则整体受损,这都使得死亡风险提高。那该如何弥补这一切,如何应对来自环境不规则、不可知的冲击破坏?这就是意识——信息的捕捉机制,引领定向有规则的回稳运动。
十七、意识,非周期的核心
在一个稳定体系中,无论流体还是晶体,信息对称的实现是基于整体的受力平衡,而非受到个别粒子的定向调控,即去中心化的统计效果。而动物是个对称破缺的中心化系统,它允许由面到点的信息反馈以及由点到面的定向调控。
当你的手被火烧到时,机体认为这是个有害的刺激,在任何自然情况下都是有害的,是确定的,但缩手反射不经过大脑意识来判断,而是通过脊柱神经来调节。试想,如果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冷热回避等所有确定性活动都交给自由意志来决定,那我们多半会被意识害死。对于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言,它是单线程运行的,同一时间只能分析处理一件事情,而且耗时可能很多。把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意识来判断,机体不但无法高效运作,而且大概率会因判断失误而丧命。何况睡觉时怎么办。
意识,没有必要像计算机指令或软件程序那样重复式地处理确定性流程,我们可以感知,但不能操控,只能无为而治,否则真是画蛇添足。而意识的真正价值,在于预知并应对不确定事件、非重复性事件,或者说非周期性事件。
十八、意识,自发成瘾
意识源于对非周期性事件的处理,它影响着人的本性。仔细想来,你会发现能让人们上瘾的事物,恰恰都满足了非周期性、不确定性或者去重性。
人生性好赌,掷一颗骰子,得到一个随机点数,至于下一次投掷是多少,没有人会知道。每次投掷都是一个量子不可再分的机会事件,不存在半次或是ln2次的说法。每两次点数之间没有周期性,每三个、十个、百个也没有周期性或可预知性,找不到任何计算规律。
小时候都说打游戏荒废前程,长大后发现游戏公司最赚钱,反而成了文化产业。为什么?游戏,特别是网络对战型游戏,每一场都有不同的玩法,阵容、出装、路线、配合,没有两场一样的比赛,没有周期性,没有重复性,在不确定性中充满了刺激。
棋牌、足球、篮球乃至军事,它们与游戏的情况差不多,实力悬殊的比赛由于结果确定,人们不太感兴趣,而水平不相上下,充满悬念的更引人关注。人们对新鲜事物好奇也无非是它打破了原有事件的重复单调性,创新亦是如此。烟酒毒虽说是瘾,但不是基于信号传递的事件,这类由口而入的东西往往具有生理依赖性,而非自发行为,就像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缓解,但没人称之为药瘾。
股市是个让多数人痛苦的地方,有人说它有规律,有人认为没规律。往往当你看懂某种规律时,这种规律也就失效了,每个人都按照自认为正确的买卖方式操作,结果赢少亏多,乃至血本无归。在多数人眼里,规律应该是确定不变的、可以重复运用的、不被意识左右的东西,但是很多事物的运动恰恰是基于非周期性、不确定性的,如果以没有规律作为一种规律,这又算什么呢?经济是否真的有普遍规律,是否存在严格的经济周期?如果真的能预见危机与萧条,为什么政府不未雨绸缪,化解危机?如果能够化解危机,平稳运行,又何来周期之说?
十九、意识,稳态排斥
把一盆清水摆在你面前,它很难引起你的注意,如果在里面放入一条游动的鱼或者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你的注意力就会马上集中到鱼或者石头上。动物大都存在捕食关系,两只眼睛总要盯着周围看是否有天敌。试想,如果意识对外界静止稳定或各向同性的成分的敏感度,和对动态或各向异性的成分的敏感度一致,那我们该如何快速识别天敌以趋利避害?这样的意识是多么的失效、没有价值。
意识基于非周期,换言之,它应该是排斥静态与周期性事件的。试想,如果把你关到一间空荡荡的屋内无所事事,你是否会感到无聊烦闷?当你每天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比如天天吃一样的食物,天天做同样流程的工作,长此以往,是否会心生厌倦?所以为什么员工会偷懒,学生坐不住。而这些,不也正是从精神方面惩罚犯人的方式?如果你见过毛驴拉磨,想必此刻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将它蒙住双眼。当一个人神经系统受损时,往往出现自闭症与强迫症,前者破坏了自发性,后者破坏了非周期性,意识功能遭受破坏。
对于我们这种昼行性动物、从远古走来的智人而言,我们的祖先在白天进行狩猎采集,自由活动,不受拘束,但是到了夜晚怎么办?没有了光,环境漆黑各向同性,意识失效,天黑睡觉非常合适,但为什么一定要睡觉呢?这似乎是对意识的一种保护机制,避免动物在夜间无所事事带来的负面情绪。同时,在面对周期性事件时,这种保护机制也开始发挥作用,比如例行开会时犯困、天天上课睡觉,在流水线上干久了就感到精力分散。你会发现,当室内有人在谈笑时,即便声音很小,你也会被这些抑扬顿挫的声调吵的睡不着;但在汽车里发动机嗡嗡响或屋里电扇呼呼转的嘈杂环境中,声源强度稳定不变,你却相对容易入睡。
意识的非周期性促使人饮食多样,这倒是有利于营养均衡。性成熟期的人容易出轨,总是与同一个异性房事久了也同样感到腻烦,从生物多样性与择优配育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协调的,不过在一夫一妻制的关系型社会里,这又成了问题。生活给多数人以很累的感觉,是的,毕竟我们每天都要遵从秩序地做很多周期性的事情。而想要获得非凡的成功,我们不得不坚持反复地做这件事情,这通常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所以成功者总是少数。
二十、意识,矢量模糊
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做是意识不断排斥周期性事件的过程,人们把步骤明确、可重复执行的流程通过编程与机械来实现,而自己专注于机器无法准确判断的环节。
真实世界中有颜色吗?没有,颜色不过是你脑中形成的用来描述物质属性的一种意识维度罢了,外部世界里只有从物体表面发出的不同频率的波。对于一个人而言,物体的颜色是准确的,只要是红色波长的光进来,大脑绝不会把它解释成绿色的意识。但是另一些东西不同,比如工具,一个抽象的集合概念,每个人想到的样子都不同。非人类动物缺乏的正是这种抽象意识功能,它们更多的是在处理直观的物理信号。
人类能够意识到颜色、温度、体积、声音等属性符号,但是对磁场、超声波、暗物质等缺乏意识能力,我们知道鸽子会送信,就是因为它能意识地球磁场。意识能力是和丘觉相关的基因决定的,后天不可学习,我们的意识能力有限,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物体的大小和颜色,却感知不到它的磁场特征,这些有限的属性符号传入大脑中进行矢量叠加,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即意识。这个意识不一定能够完整地描述物体的所有信息,而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其他的特征是我们尚未发现的?如果有一天生物技术能把鸽子的磁场丘觉基因植入人类基因组,新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的?
意识因矢量合成方式而具有无限种可能,足够让我们分辨清身边的各种事物。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同的人逻辑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也很难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思考。当我们每进行一次思考时,前一次的思考与记忆或多或少会影响当前的思考,逻辑重复性被打破,非周期性成立,使得思维可以不断进化。这就不同于基于精确数学的机器函数算法,无意识的代码逻辑是精确计算的,同样的输入永远只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而意识基于矢量叠加的模糊共振逻辑,每一次的输入影响下一次的计算,非周期之必然,创新之源动力。
二十一、自我感应
一个人可以意识到外界,自然也可以意识到自我。大多数动物都是单音或双音发声物种,能够传递的信号非常有限,人类作为一种多音发声物种,不必像计算机那样存储大量的01序列,可以用有序的多音来表达复杂的意思,并且通过这些多音文字来形成智能思维。
对于肌体高度去重的动物而言,它只能有一个思维核心,同一时间只能思考一件事情,单线程运作。试想,如果大脑有两套内核来并发处理外界信号,一旦处理结果相互矛盾,人体该如何协调,反射弧岂不紊乱?这种唯一性或排他性构成了所谓的自我。
自我是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个非常矛盾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称之为一个自我,都会思考自我,这种感应是等价的。自我具有唯一性,就必然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是唯一的,都是与众不同的,可是每个人都与众不同的话,又哪里能看出与众不同呢?试想,晶体中有一个晶胞吸热熔化,我们可以说它是与其他晶胞不同的,而当所有晶胞都熔化成流体后,每个晶胞都变得与众不同时,整体便是各向同性了,谁又算得上是与众不同呢?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以人类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我也不知道。也许这只是个随机事件,只是场偶然。假如我诞生在一个更高级的星球上,那里的智慧生物可以将个体的意识内核转移到新的肉体容器内以得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那我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地球上。是否在人类未触及的世界里还有比意识更高级的物质形态?人类对生命的本质又能认识多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又有谁会在意呢?就到这里吧,至于生命何去何从,那都是后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