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参悟人生25号高效阅读特训营—作业投稿4月份公开课作业投稿通道
《思考,快与慢》|其实你的心里一直“住”着两个人

《思考,快与慢》|其实你的心里一直“住”着两个人

作者: 简玦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12:56 被阅读0次

    案例1

    他是一位中年的父亲,这天,总经理推给他一个方案,案子棘手,对时间和效率都要求很高。他精神憔悴地回到家里。

    疲惫不堪的他回到家已是晚上七点,家里一片漆黑,他走到儿子房间,开了灯,看到床上有人。他一把掀开被子。

    睡着的儿子惊醒,一翻身,打翻了身边一碗汤,面汤的味道立刻散开到整个房间,床单上泅开成深红色的花,面条像虫子一样躲在床单上。

    熟睡的儿子揉着惺忪的眼睛坐起来,父亲憋了一天紧张的神经终于大爆发。二话不说,胖揍一顿。儿子哇哇大哭,他转身去煮饭,再生气也得有口饭吃。

    两父子不喜欢聊天,他太忙,陪儿子也少。

    等到多年以后,无意中搜到儿子的信,儿子写给天堂的母亲。儿子说,那天回来,他自己煮了面条,想着父亲回来没得吃,又怕面条凉了,他就把面条藏在被子里,想着被子可以保温。

    没想到,守着守着,自己睡着了,等到父亲回来,就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他捂着信,蹲在角落里哭了半天。

    案例2

    一家通信企业,市场竞争残酷,经营不景气,一线员工工资一直下降,月收入最低达到几百,几乎无法养家糊口。

    基层员工在一线拼,要跑业务,上门营销,风雨无阻给客户修故障,白天上门,晚上也要加班,要趁客户晚上在家的时间开展维护和营销。

    周六日还要背包上门到市场或者商圈行销。

    没日没夜地加班,到手的钱不够给儿子买几罐奶粉。

    他们看着在办公室的同事就眼红,有时候看到他们喝着茶,翘着二郎腿,有说有笑。

    凭什么我们没命地干活,拿得最少?他们吹空调喝茶聊天,却工资那么高?

    员工怨气重,积极性差,管理者都无计可施,高调地表示把效益搞起来,却总是那么苍白无力。

    看到这里,我们会觉得案例1,就是人的冲动脑决策的结果。负能量强时,容易被表面现象触发,这时是人的“爬虫脑”决策,简单粗暴解决。

    伤害已经造成,真相让人懊悔。“智人脑”终于工作了,想道歉,儿子未必喜欢听。

    案例2,是人性的偏见,认知偏差。偶尔的喝茶聊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放松,他们担负的责任不一样,承上启下,材料档案,每天支撑一个公司的运转,担负庞大的工作量,压力自然很大,却只有同事和上级才知道承担的份量。

    一线的员工是很难理解,因为无法看清这一层面的真相。

    因为认知缺陷导致的阶层分歧,很正常,也是一时无法调解。

    出现了上述那样的情况,《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陀就是一个充满和清醒的人,他一生都在研究,人性心里住的两个人,一快一慢,一个感性,一个理性。

    佛说,要放空。不要住在任何一种现象里。摆脱外界的纷扰,心,才能清净。

    清净了,就看清真相,快慢协调统一,清醒决策充满智慧。

    《思考,快与慢》(【美】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丹尼尔·卡尼曼以深刻的洞见,对人性深层剖析,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人的大脑,都住着“两个自我”,一个是无意识的,随性,冲动,靠直觉判断,诱发联想,特点是快,很快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另一个是清醒的,理性的,按部就班的,缓慢严谨地思考,形成系统科学的正确决策。

    这两个系统像两个人,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特点,有点矛盾,又非常重要。

    丹尼尔在书中告诉你,随性的系统1,就是个顽皮的小孩。系统2是个爱装成熟的大人。


    让我们了解大脑的特性:

    系统1:如果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系统1心直口快,凭喜好毫不犹豫地回答,不需要理性思考;

    还喜欢看表面,按脸型来推断一个人的领导能力,认为这样的脸型就有领导气质。

    如果被问到,某家公司财力雄厚,系统1会立刻联想到令他钟情的产品。

    跟着感觉走,系统1有时就像个可爱的孩子。

    喜欢被启发的直觉大脑。利用直觉大脑特性,目标问题和启发性问题总是形影不离。大脑喜欢避重就轻,选择简单的问题“替代”来回答。因此启发性问题的可操作性更强。

    可得性启发是一个更常见的现象。人们喜欢根据心里存储信息排列靠前来选择判断,那些容易被回忆起的信息被启用更多,这种认知策略,它就是可得性启发。以此类推,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更高大;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情绪启动式,感性细节掌握理性大局。这些特性都显示了大脑喜欢被启发。

    专家型直觉:直觉有时候也是救命的神器

    有一位消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一次救火中,他带领队员进入失火的房间,在进入的一刹那,房间的火势并不大,但是他有一种神奇的第一感,老觉得哪里不对劲,有不祥预感,在大家准备救火时,他果断大叫一声:快撤。

    在他们撤离的一刹那,整个房间突然爆炸,再慢一秒,他们就可能葬身火海。

    后来他们经过调查分析,判断爆炸的原因是房间的地下室,当时那个领队神奇的直觉,救了全部人的命。

    合取谬误琳达的社会效应,显示了直觉大脑的有趣性。系统1有着神奇的联想和直觉能力,著名的琳达问题的调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效应。

    如果虚拟一个人物琳达:琳达是个主张女权主义的银行出纳;

    第二个问题是:琳达是普通的银行出纳。

    在概率问题上,琳达是个女权主义出纳,这个概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在调查结果中,“女权主义出纳”总是票数比较高。

    这是一个“典型性直觉和概率逻辑”两者对立的社会效应。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喜欢选择“女权主认出纳”,甚至在一群博士生的调查中,85%的博士生认为“女权主义出纳”比“银行出纳”可能性更大。这有悖逻辑的调查,却是社会实践的真实结果。

    典型性直觉赢了,大多数人的直觉,喜欢典型性,典型性战胜了概率逻辑。这是人性心理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著名“琳达社会效应”。

    系统2:理性的系统2有进也喜欢做开心的事情,比如散步。边散步边思考,让人思维敏捷,灵感多多。乐于思考,而且效率挺高。

    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时不时需要思考是需要很高的自我控制力,系统2的工作总是比较辛苦。

    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运速会让人觉得难受,下意识地想逃离任务。比如一个工作的人,心里明白必须赶紧完成材料,旁边同事聊天喝茶却深具诱惑性,一个小时内,又是起身又是倒茶喝水又是忍不住插嘴聊天,这时的直觉大脑,它喜欢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喜欢进入系统2的枯燥乏味。也说明人的自我控制力不够好。


    提升的解决方案

    使用因果关系基础比率决策

    在社会事件中:两家公司拥有数量相同的出租车,但是在出租车造成的事故中,绿色出租车占85%。

    关于目击证人的信息与上例相同。

    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式,绿色司机是一群不专业的司机,莽撞或者技术不佳。

    如果将这样的思维定式设定在因果关系里,因为莽撞是使出租车司机与肇事逃逸产生因果联系的原因。

    在表述中,有两个因果关系,一个是肇事后逃逸,很自然让人认为莽撞的绿色出租车司机有责任;另一个是目击者的证词,证词强调肇事出租车是蓝色的。

    根据这两个因果事件对出租车颜色作出的推断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有一个会被推翻。

    这两种颜色的概率大致相同(用贝叶斯定理估计出的概率是41%,这说明与目击者确信出租车为蓝色的概率相比,绿色出租车的基础比率略为极端了些)。

    当证据不充分时,应该以基础比率作为判断依据。

    用贝叶斯理论约束直觉

    在概率论中,贝叶期理论告诉人们,如何获得新证据修正已有的看法,利用科学体系约束直觉,取得理性决策。


    直觉性预测是可以被修正的

    一个风险资本家永远不会认为新创立的公司在起步阶段时成功的概率会“很高”。或者当你曾经很看好的那家新成立的公司成为商界新秀时,你不会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偏见使预测偏离,当预测不存在偏见,就不能感受预测这种极端事件的“愉快体验”。

    找到参照物、作出基准估测或者评估对证据的质量,系统2需要认真思考付出努力,有效克服偏见,保证预测准确。

    忘我投入,创造“心流”体验。系统2也有他的“享乐”时光。沉迷工作到完全忘记时间,无须控制自己,却充分享受那份认真的工作的时光,进入幸福的状态。有专家说这种状态叫做“心流”。也是“最优体验”,这时,大脑制造“心流”,巧妙地避开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


    利用峰终定律营造美好的感觉

    在歌剧《茶花女》中,最后一幕,茶花女即将死去,她躺在床上,周围有几个朋友,爱人知道她病危,正匆匆赶来。故事营造的氛围,让人屏住呼吸,等待爱人的到来,这时是否重聚似乎对观众意义重大。当然,故事如人所愿,他来了,美妙的爱情二重唱响起,茶花女也在10分钟美妙的音乐过后死去。

    比起悲惨的故事,人们好像更在意面前看到的结局。女主角何时死的,好像不重要了,但是错过了这最后10分钟,却会让人深感遗憾。如果爱人来迟,大概这个故事就不会那么扣人心弦。

    在我们的人生中,过程忽视和峰终定律经常上演各种不同的剧本

    在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常常被忽略,这就是过程忽视。一个人,典型时期体验到的幸福,会让他感觉“总体幸福”,而不是需要整个生命过程中感到幸福。这也是编故事的人经常用的桥段,以此营造令人感叹的人生故事。

    在心理层面,营造幸福感。以此为据,可以营造测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用昨日重现法,让受测验的人详细回忆过去情境,重新感受当时的感受,甚至可以体验到先前对这些情绪的生理反应。

    人情绪状态经常取决于他们关注的事情,主观经验的质量是由再现的想法来主导,而不是由当时发生的事件来主导。恋爱中的人即使堵车也感到快乐,哀伤的人就算看到搞笑电影也可能会继续悲伤。这就是测量经验自我的原理。

    让你感觉幸福,这比你是否幸福更重要。这是一种感觉幸福的方法。我们可以以此主导自己的情绪感受,快乐就是将时间用在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身上,这的确可以提升幸福感。结合了峰终定律的过程忽视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

    人类的存在有一个核心的事实,人生苦短,人类的记忆自我却选择忽略这个事实,如烟花般绚烂,更胜细水长流的幸福。有人愿意用激情点燃平淡无味的人生,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

    结语:

    一个成功的人,能做到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统一。

    系统1和系统2不是一个悖论,需要步调一致,统一和谐,理性决策。

    我们的想法和行动通常由系统1指导,是当机立断的。系统1是直觉判断和选择,但是却无需像评判官一样,评判直觉思考优劣的好指标。

    系统2会进行判断和选择,但它会认可系统1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点和感觉合理化。系统2不仅是系统1的辩护者,它也能避免许多愚蠢的想法和不当表达而引起的冲动。

    理性决策必须包含两个原则:主导性和不变性。依据这样的原则工作,系统1和系统2精诚合作,各避其短,发挥所长。精准,严谨,科学,规避风险,善用框架效应,让效益最大化,让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快与慢》|其实你的心里一直“住”着两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ft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