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人物美人说
潘迪华 | 让王家卫情有独钟的上海味道

潘迪华 | 让王家卫情有独钟的上海味道

作者: 富察贵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07:00 被阅读65次

潘迪华出身在上海常熟路一个商人之家。她出生的年代——1930年代,已是Broadway一词在上海登峰造极的时代了。

Broadway,可理解为广博多元、万物共沦一炉。中文也有过译为“百乐会”“百老汇”,现统一为“百老汇”。上海人的英译,真可谓匠心独到,音、意都相融。

而百乐门之所以译为“百乐门”,相信译者也在意、音上尽量往Broadway上靠。百乐门对老上海娱乐业的意义,其实不单在其金碧辉煌的外表和爵士乐队,应该讲,百乐门是近代史上中国首家引入Cabaret规模的餐厅。Cabaret和Restaurant不同,虽然都是提供美食的餐厅,但前者有歌舞餐厅之意,后者只是单一的餐厅。1932年百乐门的落成标志着Cabaret在上海已自成一体,比殖民地香港要早二十年之久。

上海滩上的许多流行,最新的好莱坞插曲、最流行的女子发式衣饰,都源自于Cabaret Show。

毕业于上海中国女中的潘迪华,美丽活泼,是颇具反叛个性的上海Baby。

1940年代后期,好莱坞歌舞片在上海铺天盖地,一部新片刚刚上演,好莱坞梦工厂的工业化操作就已令其制成唱片,唱遍上海大街小巷,还有周璇、李香兰等待着江南小调韵味的时代曲,令潘迪华无师自通,跟着唱机就可以朗朗上口。

那点老歌,对上海人都是永恒的回忆——“天涯呀天涯,觅呀觅知音……”真正是如一注醇酒,让人心都醉了。

然而1949年之后,上海夜总会门口的霓虹灯相继熄灭了。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白光、周璇录制的《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的黑胶唱片给踏碎了扔进垃圾桶……那时的上海,入夜后一片死寂,连街灯都是昏暗孤寂和苍白的。

可那些唱着《何日君再来》的上海Baby们,并没有随着靡靡之音的被禁而面目模糊,她们中的一部分南下去香港神魂颠倒去了。潘迪华就是其中一个。

1949年5月,这个年轻的上海Baby孑然一身南下香港,诚然带不走上海百老汇的舞榭歌坛,却带着丝丝缕缕的海上生活精华。

潘迪华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手中的一张上海百搭。

几乎王家卫每一部有上海元素的电影中都有潘迪华。可以讲,潘迪华是王家卫电影的灵魂,纵使她从没在其中出任过主角,只要晃过她的上海韵味的身影,王家卫的电影就成为王家卫了,而且一个不小心,她会抢走主角的戏。

《花样年华》剧照 《阿飞正传》剧照

在《花样年华》《阿飞正传》或者是侯孝贤的《海上花》中,潘迪华那口原汁原味、沾满十里洋场吴侬软语的老派上海华,入耳颇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潘迪华犹如《人鬼情未了》里那个灵媒,我们唯有凭借她那一口老派上海话,才能感性地与那个逝去的时代有个短暂的交流。

《花样年华》剧照 《海上花》剧照

千禧年之后,虽然仍然讲着一口标准道地的上海话,被问及有无叶落归根,回上海养老的打算时,她却无奈地一笑,说:“我知道上海越来越好,但是大约回不去了。我在香港可享受政府免费医疗……”毕竟身在香港逾半个世纪,接受了落花飘零、他乡认故乡的事实。

她是一朵曾在上海十里洋场绽放的蒲公英,然后被一阵风吹起,在维多利亚港边落地生根,带着就上海百乐门的一缕余韵,又沾上一身英伦殖民地的红尘,还揉入丝丝岭南之风。

潘迪华位于香港跑马地的家,一如五十多年前她位于上海常熟路的家,属都会的“上只角”高尚地段。她的家居布置如同她那一口原汁原味的老派上海话,很是老上海。尤其那深色方形嵌花柚木地板,正是老上海最规范的、资历最深的、图案经典的打蜡地板,比浅色的枫木地板更显沉实华贵。她家的玄关清清爽爽,不似一般香港广东人,门口供着土地公,还有一长列各式各样的拖鞋。

她客厅里的乔其纱元宝型灯罩、布质的铺着透花白纱巾的沙发、粟壳色的银器橱和同料同色的六人大菜台子,造型老式、经典,犹依稀飘散着1960年代前一种老上海中产阶层的居家芳醇。这样的审美,这样的上海情结,反在今日的上海已不多见。

难怪《阿飞正传》中,王家卫安排了一个场景:刘嘉玲饰演的咪咪对那位上海太太(潘迪华饰)中日紧闭的大门内的居家,充满好奇,一日,终于鼓起勇气要求这位上海太太打开大门让她见识一下。上海太太就闪身请她入内。通过王家卫的镜头看到一个南下香港的上海太太的居家摆设:一样的乔其纱大灯罩,一样的铺着白通杀的布质矮沙发、矮咖啡柜……

《阿飞正传》剧照 《阿飞正传》剧照

1931年出生的潘迪华,论年纪,她足以做个时髦外婆,然而看她的眼神举止,令人想起白先勇收录在《台北人》中一个短篇《永远的尹雪艳》:“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连眼角也不肯皱一下。”

《阿飞正传》剧照

她天生属于灯红酒绿的歌坛和夜总会,属于磨人心腑的情场。

中国人对女孩涉足歌坛舞榭,本已有成见,如再跻身饮酒作乐的夜总会,更是万万使不得,如再沾上点点洋气,简直可谓丢祖宗脸——偏偏潘迪华就是个另类。

在上海时她狂热地做着明星梦,甚至已考入电影公司,但父亲坚决不让去。不料,香港圆了她的明星梦。

1953年,潘宛卿用“潘迪华”这个艺名,拍了电影《白衣红泪》,开始她水银灯下的生涯。

1957年,香港璇宫夜总会,这位上海Baby在友人的怂恿下,被临时拉去替代了即将离职的歌星。仅仅在乐队领班带领下练了三个礼拜的歌,潘迪华这个在夜总会中完全新鲜的名字,伴随着穿一身晶亮亮的串珠旗袍的美人鱼般的上海小姐,开始了粉墨登场。就是这个晚上做为契机,几个月后,潘迪华的名字被亮闪闪的霓虹灯照得金光灿亮,融入夜香港的不夜城上空,成为其中一道绚烂的风景。她的歌喉唱遍了丽宫、首都、香槟等几间港九高级夜总会,在香港流行曲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至今,若要问谁使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歌手及乐师?港人都会异口同声答:潘迪华和顾嘉辉的乐队。

以前沪、港的Jazz乐坛都被菲律宾和西方白人一统天下,沪、港本地的Jazz音乐家歌手都属“留学派”——跟着留声机学的。

潘迪华自小就迷Jazz,或者这种富有节奏的、热闹得如万花筒的旋律,本来就是她的个性。她从小就坐在房间的地毯上,对着留声机,边抹唱片边学唱爵士乐。

朋友对她说,唱爵士乐要有良好正宗的英语基础,光靠上海中国女中和一般应答的英语是不够格的。她即时去英国文化协会办的英语班苦攻牛津英语,并拜师跟乐队领班李宝璇老师学Jazz。学唱Jazz,也学Jazz舞。一星期上足五天课,每次练歌费三十元,一个月也要六百元。在1957年,六百元算一笔大数目。《花样年华》里梁朝伟饰演的报馆编辑,想来都没有六百元一个月的费用。

曾有香港报纸如此感慨:“……香港是个华洋杂处的社会,加上近年观光事业蓬勃,娱乐业也随之蓬勃,但夜总会却仍纷纷以外籍人士表演作号召,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不能用东方艺人的技巧去吸引游客?难道真的是‘月亮是外国的圆’吗?”

为了呼应,香港大会堂餐厅夜总会特聘潘迪华作驻唱歌手。

接下来,刚刚在香港矗立的当年属最摩登的酒店“希尔顿”,也终于承认了香港歌手的国际地位,潘迪华成为首位驻唱希尔顿的华人歌手——那都是1960年代后期的事。她同父异母的兄弟潘胜华是这样介绍她的——“我阿姐在香港出名的程度、犹如当年的白光、周璇在上海的出名……”

《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特别要她在片中唱一曲《梭罗河畔》,那是1960年代被她唱红的一曲歌。是她的风华绝代。1960年代的青年早都已步入中年,潘迪华那沙哑的豆沙声,经历过情爱的沧桑、全世界最豪华夜总会的熏陶,带着一股浓丽的颓废,恰如电影最后将秘密埋在树洞里的梁朝伟的心情,唤醒了那一带青年对自己的花样年华的追忆。

当上海人只有八只样板戏可看的时候,香港第一家免费电视台已在每周末晚上推出《欢乐今宵》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通过荧屏,令一般市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夜生活。而潘迪华就被邀请为这档节目的首位驻台歌星。

为了这档节目,她特地花了近三万元的服装费。1960年代的三万元,可以买层楼了。可惜当时还是黑白片,再加上强烈的灯光令旗袍上的闪片珠反光得厉害,结果这批华服都派不上用场。

1968年十七届亚太旅游会上,潘迪华作为香港旅游协会派出的亲善大使中的一员,穿着绣着金龙的旗袍,为众人高歌一曲《缤纷港九》,成为整个会议中最精彩的插曲。会议后,一班原打算去东京的代表,纷纷改道去香港考察旅游资源。从此,《缤纷港九》成为潘迪华巡回演唱的指定节目,被人称为“香港的市歌”。

如果只唱中文,自觉市场始终有限。为了令外国人听得懂,潘迪华首创用英文唱中国歌曲。自从踏上歌坛起,她已起誓要做其他中国歌手没有做过的。

她有大把理由可以奢侈地置办行头。只是,她从来没有一件袒胸露背的性感晚装。很多女歌手可以有几架用集装箱装的华服,潘迪华只有十八件华丽的绣花或串珠的旗袍。诚然,人人都知道旗袍是中国女人的国服,但并不是每个中国女人都能衬得起这样一件窄腰、贴身、开衩的国服的。

潘迪华当然明白,当女人要靠身体来吸引他人注意时,那是悲哀和无奈的。她曾自信地说:“我从来不卖弄性。”

接下来,潘迪华带着她那十八件旗袍和一把中国宝剑,开始在世界各豪华夜总会巡回演出,成为现代版的“天涯歌女”。她是很享受这一切的。潘迪华风姿绰约的上海Baby身影,向世界提供了另一个上海版本,外媒将她称为“东方夜莺”。

潘迪华原名“潘宛卿”

但她不满足只做外国人的“中国娃娃”,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在1974年的时候做出那样一个壮举:拿出近百万元积蓄来打造中国的百老汇歌舞剧《白娘娘》。她要做中国文化的使者。

这出根据《白蛇传》改编的具有中国色彩又揉入西方百老汇形式的音乐剧“白娘娘”,票房惨败。但尽管如此,戏中的改良古装成为日后香港电视台跳中国民族舞的既定服饰。她总算是圆了一个梦的。

和众多上海Baby一样,年轻时招蜂引蝶的漂亮女孩,到头来总是影单形只,大都逃不过“丑丑夫人相,红颜多薄命”的诅咒。

《阿飞正传》剧照

潘迪华这一生丰富地犹如一本跌宕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中,不能忽视的,还有她生命中经历过的三个重要男人。

一个是她爱得肯为他死的,一个是她为了歌唱事业宁可放弃的丈夫,一个是爱了她二十三年又无法娶她的情人。

潘迪华从不讳言,初来香港时,她曾与一位长她一截的上海先生一起生活。

“他很好,教会我许多事!”回忆往事,没有怨愤,没有悔忌。后来,这位上海先生回了上海,不知他是否熬过了后来上海的一连串政治运动。1950年代中后期,有不少香港上海人回上海。

这次爱情给她带来一个儿子,她此生唯一的一个孩子。想必这位教会她许多的上海先生就是那个她肯为他去死的一个。

在香港的家中,客厅东墙下写字台上方式一幅书法:“……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潘迪华说这是她先生写的,只是这个“先生”——一位香港政府高官,并不是他的丈夫。

潘迪华是在1974年——因为《白娘娘》的惨败,最低落最沮丧时,认识的他。她终于找到了一副坚实的肩膀,可令她靠上疲惫的头,但他却是有家庭的。

她给了他七年时间,但他仍放不了那个家。她不要做不能见光的情人。七年后,断然斩断情丝,走出温暖的爱巢,重登歌坛作环球演出,又开始她的天涯歌女的生涯。

不料一年后,当她在旧金山的夜总会演出时,他也在台下。这次重逢,令她再也不想失却他。从此,他们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直到他病逝。

“知道他患上绝症后,我想接他来我这儿养病,我是很会服侍人的……”她这样的女人,或者她自己未必知道,她的臂弯,是无数男人梦想的温柔港。

《阿飞正传》剧照

她是想,最后的日子可以陪他一起过。一如当年的凯瑟琳·赫本,无名无份地与斯宾塞苦恋了二十多年。最后,斯宾塞死在了她的怀里。这个愿望潘迪华没有实现。

她也没有能去参加挚爱的葬礼,就此两隔。二十三年,足够她在心里将他奉为自己的先生。

上海Baby们的情感之路,总是一支“我等着你回来……”的变奏。

作为生活中的女人,从繁嚣热闹的歌坛下来之后,家庭生活的空缺她不得不面对。但是她并不后悔。

“我不后悔,”潘迪华曾在采访中说:“我很虚荣。虚荣心,人人都有,我的特别重。别人的虚荣或者是买豪宅、穿金戴银;我的虚荣,就是爱扬名,爱人人都知道潘迪华这个人,爱站在舞池中央令各色聚光灯都打在我身上。”

《阿飞正传》剧照

但她绝不鼓励别人跻身歌坛娱乐界。因为一脚踏入这个名利场,虚荣心会令你再也无法回头。就像玛丽莲·梦露的成名爵士曲《钻石和爱情》中的歌词:

当女人老了 / 男人的心就凉了 / 最终一切韶华都会尽去 / 还是钻石好 / 它是女人最忠诚的伴侣 / 这是一个俗气却又是永恒的事实……

2003年的时候,潘迪华自费将自己一些绝版歌曲再整理出版,有朋友劝她:“你不可以只凭几个年轻人的话又冲动去做傻事。现在发行这些旧歌,会有市场吗?你又想再蚀呀?你还在做梦呀?”

男人喜欢的女人,不一定是最漂亮的,有一种女人,像永远在发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潘迪华 | 让王家卫情有独钟的上海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n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