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7607/2ef21a405ef7a4c8.png)
国庆第一日。闲居在家,天又凉了一层,空气倒还清爽,蓝天白云的。
昨日闺女嚷嚷着馋大闸蟹了,网上订了一单,还是去年那家,没成想一大早就到了,还好,十个都是活得,只不过有一只无精打采,眼睛戳了下,半天没弹起来,敲敲大钳子,才动弹了下。
也许是生在北方的缘故吧,对这些带壳的虾啊、蟹啊、贝壳啊、蛤蜊啊什么的都不太感冒,一是小时候本来北方这些东西就少,吃不上,再则是吃起来太麻烦,又上手,又上牙,小细肉藏在硬壳里,半天弄不出来,索性连壳带肉咬碎,咂摸几下了事。
到了上海,吃的多了,才摸着些门道,大闸蟹也就是近十年才流行起来的。记得网上还有篇帖子,讲几十年前贫苦农民兄弟们饥荒年代自谋生路,没吃的了,就下河捉大闸蟹充饥,那时候螃蟹没人吃,农民兄弟们也是因祸得福得了美味,吃的那叫一个开心。
吃蟹吃的最爽的一次是几年前单位组织的旅游,车直接开到阳澄湖边,湖边密密匝匝开的都是蟹庄,连吃代卖,别看小小的一个三层的门面,后面可是别有洞天,规模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餐馆,每一层都有几个大房间,每个房间至少可以容纳一二十桌,中午吃饭高峰时,几百个吃客觥筹交错,生意兴隆的很。
上大闸蟹前,一般都会上几个家常的前菜,先稍微垫垫肚子,大闸蟹一上来,吃完蟹黄后,你就会发现,那些前菜,无论鸡也好、鸭也罢,和螃蟹的鲜美香味比起来,顿时黯然失色,味道淡出鸟来。
每年的中秋国庆期间,便是吃蟹的时候到了,俗话说的好,秋风起,蟹脚痒,天气一凉,螃蟹就该往岸上爬了,蟹农这时候也收获的最为方便。一般来说,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母蟹吃黄,公蟹吃膏,各有特色,味道都很鲜美。
一般卖蟹都是公配母,搭配着卖一对,吃了黄也尝了膏,不留遗憾,可今天这个卖家不太地道,给送了10个都是母的,只好农历十月,再找机会吃一次膏了。
吃了这么多次,也掌握了些经验,先从大钳子和腿着手,大腿管里的那截肉是很地道的,两个腿管头端一咬,整段肉就可以吸出来,再沾着放了姜丝的醋汁,味道会更好。
吃完了外面的腿,沿着大腿根的缝隙,就可以把蟹壳掰开,上面的蟹壳里一般带着蟹嘴、蟹胃,蟹胃不要吃,但是蟹胃旁边的黄和膏,那味道也是一级棒,香的很,一般会吃的人干脆把醋汁倒入蟹壳,用筷子慢慢的把浸好的蟹黄掏出来。
传说里螃蟹里住着法海,位置也就在蟹胃,把蟹胃掏出来,靠近嘴的那一面翻过来看,就有一个人形的人,两旁是神似袈裟的两个弧形,有的螃蟹长的好的,细看还真像一个小和尚。
解决了上面的蟹盖,下面的蟹盖中央就是蟹黄的大部队了,大块的蟹黄都在肚子的正中央,闺女最喜欢把蟹黄都掏出来,拌在米饭里,号称蟹黄米饭,吃的是津津有味。
蟹黄吃完后,在肚子两侧的硬壳下,还有不少蟹肉,把壳咬碎,虽说是白肉,但沾着醋汁吃味道也不错,关键是这两块是整个螃蟹肉最多的地方了。
一般螃蟹是大寒,所以江浙一带的吃螃蟹时都喝黄酒,还有醋汁中也放些姜丝,一寒一暖,中和一下,黄酒热之后再喝,味道更浓郁,别看是黄酒,多了也会醉,至少会头晕眼花。
这说话间,中午时分也快到了,冰箱里还有些豆腐,冬瓜,豆腐炒个鸡蛋,冬瓜配个木耳,这前菜就齐了,剩下的就是螃蟹上锅蒸了,爱人前日特意买了黄酒,嗯,惬意,今儿中午就大闸蟹迎国庆了。
话不多说了,下厨开工去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