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陌生的熟悉人

作者: 多维世界观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1:14 被阅读0次

      现代物理学中有一个现象——量子纠缠。

这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

它描述了两个粒子相互纠缠,即使相距遥远的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那我们如果将微观粒子进行无限放大,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我们现世中的每个人,是不是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像“量子纠缠”一样的隐秘联系。

在世间,大多数人素不相识、毫无交集,是为最陌生。然而却有可能在性格、信念、认知、眼界、视角、人生态度、处世哲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这样又或是那样的相似,是为熟悉。两者的媾和是为“最陌生的熟悉人”。

《人类简史》作者在书中提到:

“人类心中都有个想象的现实,想象着这个世界有着放诸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但这种不变的原则其实只存在于智人丰富的想象力里,只存在于他们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中。”

其实“最陌生的熟悉人”就是这样一个我自己在看到“量子纠缠”之后,突然臆想或是虚构的一个故事。

其实虚构的故事就是创设了一种协作共同体的认同。

那么,现在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最陌生的熟悉人”的这个社群或这个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是什么?

(一)

“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

其实这句歌词从一个侧面表达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绪感知和表达方式,故听歌的人对写歌的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不知晓,不过感知出了自己的独特的情感,是为对己有情,却是对写歌的人最无情。

其实不仅歌词如此,一篇文、一部戏或电影也是如此。

弗朗西斯·培根曾提出一共存在四钟假相,其中最后一种是为剧场假相

——你看到的某部戏或电影,会被其中的故事或剧情所感染,但是,那些都是之前就以定好的脉络和结局,你看到的不过是一个预先已经设定好的一个逻辑过程。

故我们追剧的热情,对于一些剧情的情感认同,都是我们自己内在构建的,因为剧情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预先已经设定好的一个逻辑过程。

  “最陌生的熟悉人”的功能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把每个人自己的生活的阅历、对于一些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在这个共同体中分享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哪些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人。

       这样用每个人真实的阅历和观念,来替代一些没有意义的影视剧,也许会更有意义。

(二)

现代智人经历了采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电子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或是智能时代。

托勒密的地心说统治人类的整个农业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缔造了整个的工业时代;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概率论开启了核能以及电子信息时代;算法的发展、摩尔定律的应用、信息熵创设了大数据或智能时代。

《领导力与新科学》的作者在书中将领导力与新科学这两个似乎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譬如正个工业时代的底层科学理论就是牛顿力学(机械论、决定论)。

牛顿时代已经过去,书中提到了的新科学是量子物理、生命系统以及混沌理论。

在量子的世界里,关系是决定万物的关键要素。在生命的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控制,而是动态的联系。

关系、动态的联系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生命视同生生不息的奥秘在于:它们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适应而成长起来,是合作让生命变得更加繁茂,而非竞争。

故“最陌生的熟悉人”的第二个功能就是通过不同职业、不同阅历以及不用思想的人的交汇,建立一种动态的联系,提升自己的眼界与视角;培养与人协作、合作建立关系的社交能力。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赫拉克利特

(三)

一个人真正的边界,就是其认知的边界。

我个人认为,人类的认知模型就是有限无界。(灵感来自爱因斯坦的宇宙观)

弗洛伊德曾提出了人格的三部结构——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所构成。

我将其对应为人生的三重自我,第一重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遗传因子),第二重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的自我(文化因子),第三重由是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

前两重自我,由遗传因子和文化因子决定的自我,原生家庭我们无法选择,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我们无法选择。故我们每个人自出生以来,前两重自我就对我们的认知有了限定作用,是为有限。

但最后一重自我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自我,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而第三重自我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突破原有的认知边界,构造新的认知边界。所谓终生学习不过就是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这是你就会发现经济学里边际效应递减法则不适用,因为你的自我认知的迭代,边界是虚拟的,边界是递增的。反而倒是边界效应递增法则。

财新传媒主编王烁说“做智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鲜美,就转场到哪里。”

对,我们就要做智识的游牧民族,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增加自己的认知版图。

这就是“最陌生的熟悉人”想要实现的第三个功能,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和学习,增加自己的认知边界。

   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四)

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说完了知,就不得不提行。

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混沌的、不确定的世界之中。这就意味着人生超链接的存在。我们在我们自己生存关系的网络中,每完成一次行动,除了可以得到线性的、可预测的回报外。

更重要是它有可能让你像网页中的超链接一样,有可能让你跳入另一个世界。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又或是新生活。

正如“最陌生的熟悉人”就是我的一次行动的超链接,我也不知道它最终的结果如何,就是以前的生命总是想的多,做的少。这一次,在我想到“最陌生的熟悉人”这个主题后,我决定践行下去。

    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这一点是确定的。

“最陌生的熟悉人”只是我的初步构想,希望有对它有兴趣的人可以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起构造这个社群或共同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相关文章

  • 最陌生的熟悉人

    最陌生的熟悉人才最悲凉吧

  • 最陌生的熟悉人

    现代物理学中有一个现象——量子纠缠。 这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相互影响的现...

  • 最陌生的熟悉人

    猜对了开头,猜对了由衷,却缺少了一个证实的理由。你放不下在过去时就决定消失的人,所以你努力想让这个人进去你的未来。...

  • 最陌生的熟悉人

    我的好同伴 从前常常也见面 到这些年已分开 聚会才能再度一见 场合改变 谈天显得尴尬点 沉静到不懂发言 才明了风景...

  • 致最陌生的熟悉人

    你,在或不在 我都不在原地 你,来或不来 我都不在原地 你,爱或不爱 我都不在原地 你走来 我已不在那里 你离去 ...

  • 遇见,最陌生的熟悉人

    朱子曾有诗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倒是写...

  • Grep: 最熟悉的陌生“人“

    grep这个工具对于很多程序员或者运维support朋友来说真的不能再熟悉了,都是很多人或者你知道为什么叫grep...

  • 最熟悉—最陌生

    一个眼神,道出无尽辛酸 或愤怒或委屈,或蔑视或自责 亦或无视,形同陌路 那时的我们,吵吵闹闹 这时的我们,互相猜疑...

  • 最熟悉的陌生

    以前的以前,朋友就是那种上九天揽月,下火海捞沙的可以两肋插刀的兄弟。 以后的以后,朋友的朋友终归只是朋友,是最熟悉...

  • 最陌生的熟悉

    再次回到泰州,这次感觉很不一样,以前每次回来,总觉得是初来乍到,不属于这,但这次不一样,南站,公交,拉客司机,冒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陌生的熟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ac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