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57642/9a52a09bf36e08a6.jpg)
JK罗琳女士在《哈利波特》中构建的,其实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世界,巫师和大千世界中的麻瓜有着同样的情感体验,在引人入胜的魔法下面,隐藏的是对人性的勾画和拷问,对爱、友谊和平等的追求和牺牲,对死亡的探讨和学习。
一、每个人都活的不易
如果一个人学会魔法成为了一名巫师,可以轻松解决麻瓜遇到的各种困难,是不是就可以过上舒心顺意的生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魔法的世界中,巫师们都各自承受着不同的悲惨际遇。
哈利自己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寄居在把他视为怪胎的佩妮姨妈家里,童年没有感受到过亲情和温暖,没有留下任何快乐的回忆,十一岁的生日也只能看着别人的手表孤独的祝福自己。在霍格沃茨入学以后,每当放假其他人回家的时候只能留在学校,想去霍格莫德村却找不到一个签字的监护人,在校的每个学期都要因为伏地魔被逼入险境,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经历了初恋女友朋友的背叛,在寻找魂器的过程中对一直信任的邓布利多产生怀疑而陷入痛苦,在即将完成邓布利多留下的使命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于伏地魔有这么深层的联系,就连自己的死亡也是计划的一部分,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不满十八周岁的年轻巫师身上。
卢平教授,一名随和而宽厚的长者,对付黑魔法经验丰富,连学校的医生都对其赞赏有加,但却生活的十分窘迫,常年四处流浪,在霍格沃茨任教一年后不得不辞去了完全能够胜任的教职,在巫师世界的夹缝中生存,有了心爱的人却不能放手去爱,而造成这一切的,只是因为小的时候被狼人攻击,变成了一个在月圆时不能控制自己的狼人,对于环绕周围的世俗而异样的目光,需要多少倍的勇气才能顽强的生活?
小天狼星布莱克因为观念不和被家族除名,在波特夫妇被杀后更是被当成了出卖他们的叛徒而被关进监狱,在阿兹卡班度过了十几年,逃离后沉冤仍旧未雪,继续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一直到被她的表姐杀死。斯内普教授也有着并不美好的童年,总是穿着并不合体的衣服,在火车上遇到詹姆波特时一下就能发现詹姆是被精心照料的,斯内普与莉莉青梅竹马,但最终没能长厢厮守,挚爱的人嫁给了自己痛恨的詹姆,在莉莉被害后爱恨交织的保护哈利,把感情隐藏在黑色的长袍和严峻的外表下,不顾生死游走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缘,邓布利多死后独守着所有秘密,至死都生活在别人的误解和唾骂声中。韦斯莱夫妇生活拮据,子女也常因清贫而被嘲笑,自己的儿子中柏西因攀附权贵而曾与家庭决裂,比尔被狼人攻击,乔治在突围时失去了一只耳朵,弗雷德则在霍格沃茨大战中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俨然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都能看到庸碌无能的官员、贫富差距的阶层分化、血统的歧视、对家养小精灵的压迫,每一个人都被邪恶和不公影响着,都生活的不易。
二、每个人都有过去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错觉,邓布利多一直是那样智慧、强大、幽默、和蔼可亲,自然的让人感到尊敬和信任,这和哈利的感觉是一样的,一直到邓布利多跌下塔楼死亡之后,到哈利接着去完成未竞的事业的时候,他才发现对邓布利多的了解是那么少。
这个如先知一样存在的伟大巫师,曾经也是一个欢快的少年,在学校有着天才的表现,但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他的父亲因为自己的女儿被欺负对麻瓜男孩使用魔法,并被关进了阿兹卡班监狱继而死在了那里,母亲为了保护神经失常的女儿,拒绝把她送到医院被迫搬家并自己守护她,最终却死在了自己女儿的手上,年轻的邓布利多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想被乱成一团的家庭琐事羁绊住自己的双脚,但又不得回家安葬母亲,成了年轻的一家之主。
偶然结识同样天才的格林德沃是邓布利多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两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对建立新秩序疯狂的探索,开始了对死亡圣器的追寻,这使他忽视了自己需要照顾的妹妹并激怒了自己的弟弟,一场争吵演变成了一场混战,并导致了邓布利多妹妹阿里安娜的死亡。格林德沃逃之夭夭,并继续了建立新秩序的"事业",邓布利多则幡然悔悟,看到了权力对自己的影响有多么巨大,背负了一生愧对妹妹和母亲的羞耻,从此再不染指权力,并回到到自己的母校霍格沃茨任教。
伏地魔同样有成长的过程,他的父母并非因爱结合,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汤姆里德尔和哈利一样没有被爱的体验,但与哈利不同的是长大的汤姆并不相信爱的存在,他并不希望与他的追随者建立感情,并不信任他们的忠诚,而只在乎野心和利益。在学校期间的汤姆把霍格沃茨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许多教授眼里是一个颇有天分和讨人喜欢的学生,他的勤奋使他轻松从自己名字中的奥沃罗查出了自己是斯莱特林的后裔,使他掌握了超越他年龄应当掌握的高深魔法(当然包括黑魔法),虽然有遗传的天赋,但主要是成长的环境和他自己的选择逐步把汤姆里德尔变成了伏地魔。
我们一直相信并告诫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稳定不变的"核心气质",这个内在的气质奖人区别开来并伴随人的一生,但事实上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生命的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不仅仅是身体,还包括思想、气质和各个方面。
每个人都有过去,同样,每个人都有将来,是一个又一个选择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三、每个人都生活在法则之下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像中国神话故事,它更吸引我们,能让我们体会其中每个人的细腻的感情变化,因为它构建的法则和我们生活其中的真实世界别无二致。没有拥有无上能力的祖师,没有毫无来由的神奇事物,没有符合道德标准的的人都有美好结局的桎梏,没有完美无缺的圣人当然也没有凭空而来的恶魔,人人都生活在法则之下。
能力源自于学习。所有的魔法技能都是可以学习的知识,所有的魔法师都必须通过学习来掌握和控制魔法,有伟大成就的魔法师都在学习和研究上别其他人更有好奇心,更加勤奋和努力,没有师徒相传的心诀,没有争相追逐的秘籍,没有灵丹妙药和吸星大法,只有学习才能给巫师带来更强的能力。
人人都有机会创造。没有洞悉一切神使得这个世界再无新鲜的事情,没有古老的典籍可以帮我们解决遇到的难题,没有神谕可以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希望不在以前古老的事物,而在于前人积累的智慧和现代人的努力。邓布利多的成就包括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在炼金术方面卓有成效,斯内普可以创造出新的咒语,卢平、小天狼星、小矮星彼得和詹姆波特可以制造出活点地图,汤姆里德尔更是前无古人的制造了七个魂器,因为人的探索和努力,未来比以前,比现在更有力量。
人人都不能越过法则。"真相是一种美丽而又可怕的东西,需要格外谨慎的对待",有一个真相就是无论人的感受如何,法则永远冰冷的制约我们。无论多少人祈祷和召唤,无论把魔法练的多么高深,哈利死去的父母是不能回来的,邓布利多也不能回到过去更改自己家里的悲惨往事,伏地魔对于魂器也有掌握不全的知识,自认为魂器被销毁时自己会有感觉但实际上却没有,也不能改变老魔杖的传递规律。
人类社会的规则,有权者制定,大多数人愚守;自然的法则,只能适应和利用。
四、除了对错,还有是非
哈利是一个勇敢、谦虚和敏感的男孩,但却是一个十足的校规破坏者,并成功的带上了赫敏格兰杰和罗恩韦斯莱,并非他有意给学校给自己找麻烦,也不是以此为乐,而是每次遇到事情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不仅有对错,更有是非,不循规蹈去而是直奔主题去解决,"为了更大的利益",眼前的这些就先放一边吧!
在乌姆里奇当政时的霍格沃茨,可以看到人定的规则可以荒诞到什么地步,这个大家都讨厌的老女巫可以根据贴满墙的新规定堂而皇之的评价学生的对错,但这种荒诞更能使我们看清是非观念的宝贵,所以不应只追求执法的公平,更重要的是立法的公平。
既定的规则永远不应当成消极和不作为的借口,不应当成所有行动不可逾越的边线,就像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一样,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二〇一八年三月 保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