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悟空之死,换个角度对完美进行诠释
文/燕赵北羽
本书的自序中,作者就提到读者都认为《悟空传》是对《西游记》的颠覆,只是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本人读完了《悟空传》,也认同广大读者的看法,我也认为是对《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的颠覆。也许,自序之中的作者之言是谦虚之语吧。
首先,作者认为《西游记》所讲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骗局。罗列证据也很有道理。如果读了类如老庄之类的再看《西游记》,试着换个角度再来看这部著作,当真也是问题多多。悟空本身就是不死之身,谁能杀了悟空呢?如来是聪明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怀疑自己,否认他自己,把过去的一切当成罪孽,把当年的自己看成敌人,一心只要解脱,一心只要正果。”
其次,也是本书的关键,什么是神?什么是妖?高高在上的就是神,不听其号令的就是妖。如来是宇宙之中最高的存在。何为如来?如实而来。但是其大弟子金禅子认为“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意见不同,在佛界,即便是如来的嫡传大弟子,也就成了妖。金禅子与如来斗法,蔑视如来与迦叶的会意一笑,故有师徒斗法,“只赌众神是否真能控制世人的命运”。尝试就在悟空身上。悟空死去,如来胜了斗法。而金禅子纵身长笑,自殒其命。如来才悟出自己的失败,因为悟空是面上的,金禅子并不是他所想牺牲的。金禅子输了失败,借今何在的口却留下了一句:我为真义,你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即为你悟了而笑,却忘了那天下万千笑不出来的人!
神与妖的区别,是神生了妖,妖不服从神的旨意从而成为了妖。但是我们又说盘古开天辟地,盘古不是神造的,本身也是妖,而之后才有了神,那么妖是不是造神的?神仙原来是容不得世上有能自主自命的灵物的。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儿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宁愿死,也不想卑贱地乞讨生活。只是绝大多数人,却不能不活着,恐惧着生,恐惧着死!
再次,神的法力无边,为什么对人类不加以善待?神真是无欲无求的吗?神真是没有欲望才达到无烦无恼的境界,不会再痛苦?没有了记忆,就无牵无挂,不会再留恋吗?作者一针见血,神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灵魂。而人不同,人与神相错之处,就在于人之灵魂存在。按原文引如下:
“贪怒杀伐都是罪,爱恨痴缠必有相欠。活着,即是罪孽;有情,就会相欠。……如果大家都不想活了,鬼神又靠谁来供养呢?你看那些鸡狗猪羊,被养在圈里,长大就杀掉,它们活着又有何意义?本无意义,它们活和死都只是人的需要罢了。人又何尝不是一样?他们的生死也不过是因为神的需要罢了。神要从万物的灵蕴中吸取能量,若是世间没有活物了,神也会枯萎消亡。灵魂是种子,人是庄稼,神种下这些种子,然后让他们长大,产生欲望,去争斗,去爱恋,因为欲望而痛苦,痛苦就会祈求神灵,就会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供奉,所以神才成为神。如果没有人,神又有什么优越?正因为做人如此痛苦,神才受人景仰。正因为人的卑微,神才高高在上。正如鸡犬的眼中,人也是神,也可以主宰它们的命运一样。……其实若没有人,神也不复存在。若天下生灵安乐无忧,就没有人供奉乞求神灵,所以神的力量,并非无法赐予所有人安乐,只是不愿。所以神故意要控制所有人的命运,让他们求之不得,让他们痛失所爱,这样人才会向神乞求,才会认为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神给予的,才会甘心去供奉。”这段话,由本书的说法,就是神为何不保佑爱护人类的悟空见地。
相信神与佛的人,也不妨想像一下神与佛的日子是如何过的呢?每天静坐、参禅、聆听佛佗之语?结合前段时间所读的《三体》,能力远在地球人之上的三体人对于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神”。而那种神的日子,当真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什么是神?我看,还只能是你自己的心。神,从来没有人见过,但是心却每个人都会有。国人说心神不定,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当你的心认同了佛,你心中就有佛。你的心不认同佛,其实佛也不过就是幻化。小子狂妄,曾作小偈一首:
心中有佛辉自照,心中无佛卷空磨。
有佛无佛禅心定,无佛有佛痴人说。
之后再拉个大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对于中国大唐之时广为盛行的佛教,发出了深沉的吼声:焚其书,庐其居,人其人。向佛教宣战,在他的眼中,道统才是正宗,而佛教不过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与电子版本不相同的,手头这册还加了些其它内容,比如《杨戬传》《哪吒传》等内容,调侃了佛教之后,再把道教的三位老祖拉出来鞭挞了一番。《西游记》与《悟空传》如果加以对照来看的话,《西游记》似乎更在情节上吸引人,而《悟空传》要在哲理上胜出。
为敢冒天下之大韪的作者今何在点赞!但是并非讲就是批评《西游记》,这个世界,往往并非“非此即彼”那样简单。就像程朱理学遭到了陆王心学的批判一样。都是宗主,都是存在。
最后必须摘录下那段感人至深的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