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像玄学一样的《量子论》在澳大利亚被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到了实证,同年,令人不可思议的“量子纠缠”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但是,快四年过去了,对于“《量子论》现实意义”的认识,却还在路上迷茫,《量子论》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现实意义呢?
……
其实,真正能够帮助人类认识清楚“《量子论》现实意义”的完整答案,在中国的甲骨文中!
在冥冥之中,甲骨文与《量子论》好像存在着某种不解之缘——
1899年,甲骨文正式被发现,而在第二年的1900年,《量子力学》诞生了。
1926年,对甲骨文的整体解读初步完成。第二年的1927年,非常著名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召开,标志着《量子力学》的成熟。
我们在《量子力学》的发展道路上,基本上,都能看到甲骨文研究发展的“神同步”,那么,在这种“神同步”的背后,甲骨文在向我们传达着什么信息呢?
……
近年来,心智玩家破解了甲骨文中的“源头‘甲骨文’”,在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源头‘甲骨文’”与甲骨文两种字义的文字。
“源头‘甲骨文’”是甲骨文的源头,但是,“源头‘甲骨文’”并不是常规字义的文字,而是用来向人类传承“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符号系统。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是“源头‘甲骨文’”的衍生产物。
从2015年开始,心智玩家用“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解读了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并发现了佛教的《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也都是基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上的论述。
2018年,心智玩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直接解读了天书般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原文。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完全不同于通行本《道德经》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德道经》,是非常完整的,关于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以及老子自己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心得。
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发现在上古时代,中华先贤所认识到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重叠结构世界”,而让现代人类通过科学(science)方式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这就是《量子论》肩负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量子论》给人类带来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现代科学(Science)的方法,向人类揭示“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为什么要用“重叠”这个概念?以及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是一种什么状态?又是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我们将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为大家进行解释。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重点为大家介绍“重叠结构世界”的概念。
一、“重叠结构世界”的“重叠”是个什么概念?
在基于《量子力学》所认识到的“平行宇宙”概念出现之前,在科学(Science)的范畴内,我们所认识到的宇宙空间,是牛顿经典力学所描述的“单一结构世界”,也就是我们人的感官能感觉到的“三维空间”。
在此之前,任何“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在科学(Science)的面前,基本上都属于胡思乱想。
在“平行宇宙”的概念出现以后,我们开始接受“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在我们能感觉到“三维空间”宇宙以外,还存在着许多个与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宇宙一样的宇宙、世界。
因为这些宇宙、世界与我们这个“三维空间”宇宙、世界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所以,为了表示这种“多世界”、“多宇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就用了几何学中的“平行”概念来表示。
在“二维”平面中,“平行”是指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所以,“平行宇宙”的含义就是:“多世界”、“多宇宙”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每个宇宙都是各自独立的。
相对“平行宇宙”的这种概念,“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重叠”概念,就是表示:两个物理属性完全不同的宇宙、世界之间,存在着整体性的关联。
因此,“重叠结构世界”的意思是:两个物理属性完全不同的宇宙、世界之间,存在着整体性的关联,并由这种关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二、“重叠结构世界”是什么样的?
所谓“重叠结构世界”就是:“完整的世界”由两个物理属性截然不同的真实世界,相互连接而成。其中,一个真实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觉到,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之为“显性世界”,还有一个真实世界,人的感官无法感觉到,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之为“隐性世界”。
“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体都在“隐性世界”中;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运动、变化的动因、动机、动力也都在“隐性世界”中。
……
1、对于“重叠结构世界”,我们先借助“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的概念来认识一下:
“显性世界”就是“三维空间”,而“隐性世界”就是“四维空间”。
从佛教经典中的描述来看,如来以及如来所在的世界,并不是没有形象,也是有形象的,只是如来的形象,是超越“三维空间”中释迦摩尼的象形,是一种在“四维空间”中的形象,用“三维空间”的视觉去看如来,是看不到的,甚至用肉体大脑意识去想象如来的形象,也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空”、“无(不是简体字)”并不是表示“没有”意思,而是表示在“四维空间”中的具象。
2、我们再从“平行宇宙”的概念,来认识一下“重叠结构世界”。
假设一:在“平行宇宙”中,所有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同的,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同步。
那么,在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体”就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在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体”,就在我们这个“显性世界”中,其他宇宙中的事物,都以我们这个“显性世界”为主,保持同步。
第二种可能性:各个宇宙中的事物各自拥有独立的主体,在某种未知力量的作用下,也保持同步。
前一种可能性,参照“量子纠缠”原理可以解释得通,我们这个宇宙是主体,其他所有的宇宙都与我们处在类似“量子纠缠”的状态中。不过,这样的“量子纠缠”是另外一种“量子纠缠”,“量子”可以跨越不同的宇宙发生“量子纠缠”,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量子纠缠”并不是一回事。
后一种可能性,其实,并不是“平行宇宙”的关系,也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的关系。就好比一台有着很多屏幕的电脑主机,所谓的“平行宇宙”只是屏幕,在屏幕上放着相同的内容,看上去就像是“同步”的一样。但是,在屏幕之外,却有着电脑主机,电脑主机与屏幕之间,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重叠”关系,屏幕上内容的主体,都在电脑主机的程序中。
假设二:所有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同的,那么,在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体”,各自都是自己的主体。
通过这两个假设,我们发现,在“平行宇宙”中,“事物的主体”都存在于自己的“显性世界”中。
“平行宇宙”的概念虽然给人带来了“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但是,其本质依然是“单一结构世界”。
但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世界与世界之间是存在关联的,而且,“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的主体!
也就是说,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体都存在于“隐性世界”中;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运动、变化的动因、动机、动力也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3、“重叠结构世界”的模型超出了我们基于感觉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的模型来理解。
现在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还处在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需要借助一下我们的想象力,来想象一下:
我们正在玩一种“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游戏角色”在游戏环境(显性世界)中,“游戏角色”的主体——游戏玩家在现实世界(隐性世界)中。
因为这是一个“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所以“游戏玩家”的感觉全部都被“游戏角色”的感觉所覆盖,“游戏玩家”根本感觉不到自己,也感觉不到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所以,“游戏玩家”就有了一种无法克服的错觉,把“游戏角色”当做了自己,把“游戏环境”当做了现实环境。
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在那样一种“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中的感受:
在游戏中,“游戏角色”的主体,是不是在游戏之外的隐性世界(现实世界)中?“游戏角色”在游戏中所能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受到游戏之外“程序”的限制?
这就是身处“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体验!
(这里需要安静感受几分钟)
三、《量子论》为什么能揭示“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
我们用“源头‘甲骨文’”中的“重叠结构世界”原理来解释一下《量子论》与《量子纠缠》,大家就会知道为什么《量子论》与《量子纠缠》能揭示“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
我们先来看一下“科学家观察量子”这个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完整的“科学家”与完整的“量子”,都由“显性世界”部分与“隐性世界”部分重叠而成,而“量子”与“科学家”都属于“显性世界”部分。
如果,我们把“科学家观察量子”这个模型放到“彻底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游戏”中来看,“科学家”与“量子”都在虚拟现实的游戏环境中,换言之,“科学家”与“量子”都不可能有“自由意志”,都受到了“程序”的限制。
等到下篇,我们将分享《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大家就会知道“科学家”观察“量子”时所用的意识,也只是作为“游戏角色”的“科学家”的意识,这种意识并不是“游戏玩家”的本身意识。
所以,在这种情景中,当作为“游戏角色”的“科学家”,在“游戏角色”意识的作用下,用观察“波”的方法,去观察“量子”。
这个时候,“科学家观察量子”这个模型中所有运动、变化的发生,都在“程序”的设定内,所以,“量子”在“程序”的设定下,自然会表现出“波”的特性。而当“科学家”用观察“粒子”的方法,去观察“量子”的时候,“量子”在“程序”的设定下,自然也会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量子论》的不确定性,其实在告诉我们,在“单一结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确定的,可知的,只有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才会发生“不确定性”。
《量子纠缠》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作为“游戏角色”的“科学家”,在“游戏角色”意识的作用下,把任何两个“量子”满足量子纠缠条件的时候,处在隐性世界中的“程序”,自然就会让这两个“量子”表现出量子纠缠的状态。
所以,如果用“单一结构世界”的思维,就会去思考在这两个“量子”之间沟通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超光速”的问题,其实,只要有“速”的存在,都不可能同步,总会有先后的问题。因此,归根到底,只有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才能发生“量子纠缠”,在“单一结构世界”中不可能发生“量子纠缠”。
《量子论》、《量子纠缠》让我们认识到“重叠结构世界”的存在,而有《量子力学》所带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又让我们能体验到身处“重叠结构世界”的感受。
《量子论》就是让人类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钥匙,而“源头甲骨文”、《老子真经》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记载“重叠结构世界”的宝库。
下一篇,我们将分享《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请关注:心智玩家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