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心得笔记每天写1000字读书让生活美好
史照今世——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史照今世——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 强哥_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06:43 被阅读60次

这一周,有朋自京城来,送至东站返京。

见时日尚早,从东站再往东稍二十里,去到荡口古镇看看。

荡口镇,江南名镇。水乡河道纵横,鱼米丰润。耕读渔樵,名人辈出。

荡口,名气还有些来自9527点秋香的华太师府上。然而,沿着小河,走到一家钟表馆,仓河南街41号,还有钱穆大师的旧居。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旧居中这幅楹联,大概能代表荡口钱家世代家风吧。旧居是新建,倒没有什么旧物,只是钱大师当年在此苦读的故事,依旧飘荡在廊柱梁椽间。

看完钱大师旧居,从这座江南小城的最东面,沿着高架,一路畅行,顶着夕阳回家,脑海里在翻曾经读过的钱大师的书,大概粗略看过的,只有《国史新论》吧。

翻翻书房,从书柜上层,找出了一本小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复习复习。

这本小书,选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每个重要朝代都讲解了政府组织、选举制度、军事兵役制度、经济制度四个最重要的政治方面,最后,每一个朝代,还进行了政治得失的终极点评。

汉唐,是汉人文明辉煌的文明,也是钱穆着力推崇的盛世情节。他的观点,汉唐之后的宋明清,是一代不如一代。清更是异族统治,部族政权,大陆西沉。看《南渡北归》,中研院的史语所,大家遍地,不知那时钱穆在哪。估计,是观点的不同。特别是治史态度的方式罢了。

汉继承秦制,几百年国祚。唐,纵横东亚,怛罗斯千年盛转衰,宋,名相辈出,扬文抑武。明,黑暗开始。清,陆沉悲歌。近代,挣扎求生。每朝每代,三百年,盛衰更替,各有贡献。体制、税赋、科举、军事,各有成功,但都无永恒的强盛窍门。

要把此书当作中国历史的科普书来读,适合史学小白们。

不要当作史纲,不要当作真正的学术著作了。在史观上,也是一家之言。

虽说有些错误,但是脉络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到位,特别是对历史的转折,政治的得失,易读易理。

但是这书,对于我这样的不严谨的史学爱好者来说,真是有趣的一本书啊。

读得好玩的,一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二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有就是这本。

黄仁宇的书带着野人山的豪气和赫逊河畔的严谨细腻,把书写成论文样,或说本来就是论文。而读钱穆的这本小书,就别计较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历史错误了。

你可以怀着对国史的温柔爱好,在一个春日的清晨,或是落雨的午后,一口气读完,是为一件极其爽气的快事。

相关文章

  • 史照今世——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这一周,有朋自京城来,送至东站返京。 见时日尚早,从东站再往东稍二十里,去到荡口古镇看看。 荡口镇,江南名镇。水乡...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张晓琳解读 关于作者钱...

  • 读史手记-得失复得失,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引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很受欢迎的小书。说它小,因为全书不过一百多页;说它受欢迎,我周围的朋友特别是学管理...

  • 爽爽的阅读

    读吴晓波先生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辅之以钱穆大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两相参照,脉络清晰。 补记----刚日读...

  • 2018年度读书总结(二)

    《千年金融史》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中国历代政治变革得失》 《漫步华尔街》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近来有幸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触颇多。之前也是久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大名,但一直以来都是敬而远...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辛亥革命前后,由于政治宣传,将封建社会的政治传统概括为“专制黑暗”四个字,作者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再...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因为国考,见到桑弘羊这个陌生的名字,想要一探究竟,进而发现两本好书。一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是吴晓波《历代...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老先生1952年应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邀,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刚经历近百年的动乱,民族自信心消...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前言 1、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 亲证思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照今世——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nk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