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尽管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极其丰富的形态,它更像一部站在心理学角度进行哲学问题探讨的思想风暴,毫无疑问,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为晦涩难懂的作品之一;如果说《死屋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压抑环境下肉体生活的描述,那么《地下室手记》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压抑环境下精神生活的解析。
整部作品分为篇幅相当的两个部分,探讨这两个部分的关系是值得且有趣味的,不过在这之前还是来看看两部分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一幅震撼的地下室人的内心图景。
第一部分名为“地下室”,是一段足以计入文学史的心理独白,主人公,也是自叙者,是一位居住在彼得堡的年满四十的八等文官,为了养活自己而投身公务事业近二十年,直到接受了一笔六千卢布的遗产,便立刻辞职蛰居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沉思世界和分析自己的一切;这个地下室的人首先展现出的特点便是无处不在的矛盾性,一方面他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个病人,一方面却从未搞清自己的病症;一方面他自诩为一个凶狠的官吏,一方面却又了然自己不会成为任何一种特定的人,这种矛盾背后的原因是他太过丰富的意识,这种意识让他审查起了在面对“美与崇高”时自己的卑劣,由之产生的痛苦最终在心里发酵成了一种病态的快感,以至于被人侮辱(例如打耳光)都会在绝望中得到刻骨铭心的享受,然而他却并不会像那些正常的实干家一样面对侮辱沉浸在报复的情绪之中,反之他则会像一个有着强烈意识的老鼠,在惨遭欺辱、饱尝毒打、屡遭讥笑中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并在狂热的意识膨胀中体会奇异享受的精华;深刻的内心矛盾酝酿着质疑,这质疑便导向了主人公另一个强烈的精神特质——自由意志。
需知这可是第一部分乃至整部作品的核心,为了阐述这个核心思想,主人公首先提出了它的对立面——愚蠢率直的实干家,尊崇“二二得四”的理性主义,满心幻想着“水晶宫”的建造,他们因为蒙昧无知和目光如豆而蒙昧无知
“他们由于目光如豆,把近期的和次要的原因当作最原始的原因,因而他们就比别人更快、更轻易地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事业无可置疑的依据,于是便心安理得了;而这可是关键所在。须知要开始行动,就必须事先完全心安理得,而且不存丝毫疑虑。”
与之相对的则是具有“发达智力和深刻意识”的老鼠似的主人公,他在地下室中陷入无止境的意识洪流与矛盾中,对于所受的屈辱细细品味,直到在绝望和冷酷的折磨下产生享受;面对这样看似误入歧途的“老鼠”,实干家们不免开始指手画脚,试图通过让人们看清真正的利益来变成善良和高尚的人,但主人公却诘问道,“人的利益是否都早已计算的完全准确无误了呢?”幸福、财富、自由和安宁似乎并没有让所有人心甘情愿的趋之若鹜,理性的科学也远未完成改造思维的目的,最后这个来自地下室的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论他是什么样的人,都喜欢随心所欲地采取行动,而根本不希望按照理性和利益指明的那样去行动;他想要做的事也可能违反自身的利益,而有时完全应该违反。自己本人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自在的意愿,自己本人的、即便是最为野蛮的任性,自己本人的、有时被刺激到疯狂程度的幻想————这一切便是那被忽略掉的、最为有利的利益,正是它无法纳入任何一种分类,且总是使所有的体系和理论土崩瓦解。”
这段关于人性本质自由宣言的话进而引出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抗,并深刻地揭发了人的自由意志的本质性
“然而理性却终究只是理性,只能满足人的理性能力,而意愿却是整个生命的表现,也就是认得整个生命,既包括理性,也包括一切内心骚动”
这样的意愿自然并不总遵循所谓的利益,否则也不成其为意愿,它带有非理性的特质,甚至在主人公看来,是“忘恩负义”的,同时主人公也坚信“人永远不会拒绝真正的苦难,也就是说永远不会拒绝破坏和混乱。”因为苦难恰恰是意识产生的原因,而意识又是人最大的不幸,这样的不幸导致主人公深居地下室数十载,又在意识爆炸中发展出一整套“地下室心理学”来。
在接下来题为“湿雪纷飞”的第二部分,主人公停止了意识的呓语,回顾起了自身生活的三个片段,相较第一部分,这三个片段更有助于直观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在酒吧里受到了一个魁梧军官的侮辱,而侮辱的方式居然是无视地把主人公“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以至于神经敏感的主人公花了数年殚精竭虑地考虑如何挽回尊严,直到鼓足勇气在街上迎面和军官碰了一下而非躲避才心满意足;第二个片段则是主人公去看望过去的一个中学同学,却发现他们正准备欢送一个过去的花花公子,虽然及其反感那个花花公子,主人公却非要共同参加欢送会以至于造成了不愉快,于是主人公再次感到了屈辱;最后一个片段则是主人公遇到了年轻的失足女丽莎,在莫名的情绪下主人公给予了她无限的同情并赢得了她的信任,但随之又陷入了无尽的后悔,直到在丽莎来看望他时对她大加侮辱;
可以说,这三个片段将主人公敏感、脆弱、病态般的意识以及歇斯底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他心理的描绘部分已然突破意识的层面达到了无意识的非理性,直到那个核心问题被提出,“是廉价的幸福,还是崇高的苦难——两者中哪个更好一些?”这个问题和第一部分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廉价的幸福便是按照“二二的四”般的规矩去生活,就似那个花花公子过着令世人羡慕的浮华生活,也是放弃肉体和尊严的丽莎,为了生活的面包而甘愿堕落,然而这却似乎不是主人公所认可的道路,毕竟“没有人会拒绝真正的苦难”,因为苦难总能唤起崇高的意识,不至于为了生活的面包而失去灵魂,但主人公并非强者,丰富的意识和怀疑精神让他陷入无限的思索,他不是海明威的老人,而更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现在不妨再回头看看两部分的关系,从可读性上来看,第一部分充斥着思想意识的独白和哲学宣言般的呓语,仿佛将一颗赤裸裸的内心展示在了读者面前,充满矛盾,饱含苦难,初读之下与精神病院的病人呓语毫无二致,易让人感到混乱和不明觉厉,第二部分则由三个故事片段组成,显得更为直观;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宣言,第二部分则是注解,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意识面纱下的模糊面庞,第二部分则似一股风将面纱吹落,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从地下室发出的呐喊,第二部分则描绘了地下室的图景。
其实关于这部注定不朽的作品,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有的对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的艺术表现力,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最本质的思考深度和对这本质的强烈怀疑精神,前者提供了一口可以不断挖掘的深井,后者则给这口深井提供了挖掘的多义性,生命究竟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人的意志究竟是什么?廉洁的幸福和崇高的苦难应该如何选择?可以说,地下室人在意识的爆裂中成为了一个哈姆雷特似的人物,他没有给过这些问题肯定的答案,相反他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中
“嘿!我可是在这儿撒谎呀!我撒谎是因为我自己像二二得四一样地明白完全不是地下室,而是某种别的东西、完全不同的东西更好些,这东西是我所渴望的,但又是怎么样也找不到的!让地下室见鬼去吧!”
这种自我怀疑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矛盾的表现,它同样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诸多作品的主人公当中,也许关于生活和人性的真相,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唯有不断的矛盾冲突才能逐渐让我们接近真相,来自地下室的声音则姑且能让我们迈出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