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文章是基于我自己的理解对界面交互动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这篇文章的作用是为以后讲解用keynote,flinto,protopie等软件如何做高保证交互的demo做的热身工作。
什么是界面交互动效?
界面交互动效是展现界面间的转换和界面内元素变化的交互反馈。而效果就表现在触发与结束的过程中,表现清晰的层级关系,自然的引出与结束。交互动效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界面交互动效是用来干什么的?
1.让用户清晰地感受到当前所处场景和层级关系。
2.多种UI元素之间的相互转换。
3. 给用户制造惊喜感使用户愉悦。
界面交互动效五大注意点
1.避免动效过于花哨、酷炫、标新立意
2.在效率型应用中,过度、无意义的动画只会阻塞任务流程
3.动作动效不超过1秒
4.用户专注内容时,不要用吸引注意的动画去打扰
5.出现频率高的操作动效,避免用户反感,延迟操作时间
如何设置缓动曲线与时间让动效更加自然,可以看下面的一些总结
1.linear曲线(匀速运动)除了一些特殊场景如加载、很少被使用。
2.easeIn(先缓后快)使用场景较少,主要在掉落、中使用。
3.easeInOut(头尾缓、中间快)通常在轮转切换的动画中使用,这类动画的触发对象与运动对象并不是同一个元素。
4.easeOut(先快后缓)最常见的效果,其触发对象与运动对象往往是同一个。主要用在展开、收起、出现、移动等动画中。当不知道用哪个缓动曲线时,用这个一般不会错。
5.曲度主要表现运动过程的力的大小,曲度越大,启示力或阻力越大。
6.回弹则表现的是运动的剧烈程度及对象的质地。
7.运动时间一般都控制在0.3s-0.8s之间,过长的时间会让人感觉拖沓,不自然。

界面交互动效如果以界面的维度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1.界面内的交互动效
在一个界面内的交互动效特别多,例如点击加号出现下拉菜单,出现浮层动画提示,点击舵式导航出现选择类型和遮罩,点击按钮出现评论点赞,当前页面的展开收起,加载等等。如下图所示:



第二类:界面间的交互动效
几个界面之间的的交互动效通常是平缓过渡到下一页。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硬切到下一页
2.下一页从右往左推入(上一页从左往右推出)
3.下一页从下往上弹出
4.上一页的元素过渡到下一页
看完上述的阐述,接下来是最后的两个建议点。
1.动效创意方面的创新要依据用户的认知模型。单纯很炫很酷的动效如果脱离了用户的认知模型,那么这样的交互动效对于整个产品来说是有害的。
2.做界面交互动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地。如何更好地高效地表现我们设计的动效。同时使得我们制作的动效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实现落地中,这是很重要的,不然所有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作者:UX,个人微信号:goldseng,微信公众号:用户体验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