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师,这些年我接触了很多为儿童设计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作为妈咪,更是经历和体验了很多与孩子相关的等等...... 所以我脑中总是会想:“儿童产品如果由孩子们自己来设计该有多好!”
孩子们给我的信息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已经很久了,所以我透过日常以及各种环境、课程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孩子们对于自己的玩具也好、日常生活、学习环境、课程内容等等,都会有想法并且想要尝试改变,只是不知如何表达,也不确定用什么方式,更没有机会去展示。
小年龄段(3-5岁之间)的孩子,较难清楚且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给我最多的信息就是“好玩&不好玩”、“好看&不好看”、“好用&不好用”、“还要&不要了”......
对于大一点(6-10岁之间)的孩子,他们就能用简单的语言+文字+配图画来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和想法,还能配合手工制作构建模型;
更大的(10-15岁)的少年们,那就更加厉害了,不仅有想法,有逻辑、有思路,还能运用不同材料、工具、机器、软件等,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构思,已初步具备工作和研发能力了(当然其中会有个体差异,平常有较多实践和锻炼的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会明显强于他人)。
由孩子们主导
这次的实践,由三个7-8岁的孩子和我们一起针对一款为儿童设计的智能餐具(概念模型)进行测试和改善研究,我们用到了观察法和头脑风暴。
还没有说明这是什么,孩子们就已经拿在手上研究了,好奇心驱动,看看他们能发现什么...
从整体外观到局部细节,他们在研究产品,我们在观察他们,呵呵~
带着各自的观点进行交流,与同伴互通,将问题点串联后,会产生初步思路和结论;
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沉淀思路;
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每个孩子个性不同,环境不同,认知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
说出你的想法,讲出你的思路,为什么这是个问题?你的建议是什么?
当孩子说不清楚的时候,鼓励他们用肢体,用表演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做工坊,除了头脑风暴,还可以加入行为风暴的方式进行问题说明和方案展示)
这幅涂鸦,是个腼腆少话的女孩画的,当大家在热络表达时,她用这张便签给了我们惊喜,她说“这个餐具应该可以自己吹风和搅拌,因为......”;
有种孩子只是不善于或羞于表达,但内心比谁都活跃,发现他们就显得至关重要。
让我成为你们的助手
孩子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只是需要有人引导和协助他们去梳理和整理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引导他们将想法更具象且有逻辑性,协助他们将构思变成可实现的方案,可以运用在实际生活或产品改善上,这是个创造力和执行实践力的过程。
脑暴就是这样
不要批判和小看孩子们的构思,也许很多是已经实现的功能,或是我们看过见过的构思,这都没关系。在这个年龄,用他们的认知和眼界去思考去创造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
这是孩子们对头脑风暴的理解。他们说:“就是脑袋里面想的事情太多了,快爆炸了!”,有的说:“脑袋被雷给劈了炸开了!”,还有说:“脑袋里有好多东西,有风雨、有雷电、有垃圾......需要清理”,还有好多好多的,边说边演的场面真是太有趣了,自己把自己给演嗨了(场面很热闹,一度收不住啊!)
说的真好,脑袋里有这么多东西,有营养的、有感情的、有知识的、有垃圾的,我们需要清理、我们也需要梳理,我们需要补充、也需要升级,炸开了也好,扩充下容量,还能爆出火花,呵呵~
脑细胞 动起来 用起来
和大人们一起工作,我们常常需要启发大家的想象力,激活大家进行思维发散。跟孩子们一起工作,都是自带激活系统,发散没边界,我们跟着他们的思路跑下来,想要收拢聚合是最难的。(脑细胞嗨起来很难收住)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仅希望孩子们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更希望能运用到设计思维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引导孩子们在过程中学会如何思考和实践,如何发现和改变,如何更加自信和享受。现在的生活环境各种便利,各种现成的东西,让我们无需思考就可以轻易得到。当今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不缺乏知识,但缺乏实践。每个小脑袋里都装着那么多主意和点子,脑细胞不活跃起来不运用起来岂不可惜,呵呵~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