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课标明确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之一,充分说明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意义?
张奠宙教授这样解读: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积淀下来的认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的目标,它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积累的隐性经验。
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学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单凭讲授很难解决,而数学活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结合生活让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能积累相关活动经验,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比如教学数字的认识时,从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入手,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让学生对数的认识从实物到数字,从具体到抽象。
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感”
学习文字需要有“语感”,学数学也要有“数学感”。“数学感”不同于“数感”,“数感”仅仅指的是对数字及其运算以及内部关系的感觉,而“数学感”则是学数学、用数学的感觉,或者理解为对数学的敏感性。这种感觉是不能用具体的评价标准来衡量的,更不能通过机械的训练来获得,而数学活动经验则可以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这种敏感性。比如浙江朱振绯老师讲授的“可能性”一课,通过前两次的摸牌游戏,学生发现红牌可能是黑牌的四倍 ,这时朱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再接着往下摸,数据再大一些,结果会怎么样?问题出现了,孩子们说,数据越大,倍数会越大。如果此时放弃摸牌,那么学生对可能性的认知就会发生错误的理解。于是朱老师选择让学生继续摸牌,最终发现无论数据多大,这个四倍关系似乎有魔力。通过这个数学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对可能性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数学敏感性。
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活动通常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同时也有可能会运用到多种数学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决定了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仍以朱老师的“可能性”一课为例,在活动过程中,除了发展“数学感”以外,还培养了推理能力、模型能力等。再比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操作中观察、发现、验证,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有高度重视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