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湿婆之夜是每年印度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印度历法每个月的第13天∕第14天,都有一个大湿婆之夜(Shivaratri),但是每年冬末(Phalguna 月,即公历2月∕3月),在春天到来之前,有一个“大湿婆之夜”( Maha Shivaratri)。摩诃湿婆之夜:Mahasivaratri, 每个月的黑半月第十四日都是湿婆之夜,但只有颇勒古拿月的黑半月第十四日具有特别神圣的意义,故称为「摩诃湿婆之夜」(Mahasivaratri),以此与一般的湿婆之夜相区分。这一天在印度的日历上是月亏之时,这个节日是为湿婆供奉Bilva,它是一种树叶,这个树叶是湿婆神最喜爱的树叶。这是印度重大庄严的节日,标志着人生和世界“战胜黑暗和无知”。
通常这一日被视为湿婆与帕尔瓦蒂结婚的日子,亦是湿婆所钟爱之日,他会特别乐于满足大家的愿望,女子尤其喜爱在这一天祈祷以求丈夫安康或未来的美好姻缘。为什么湿婆之夜会作为少数的在不那么吉祥的黑半月里庆祝的节日之一呢?为什么要在冬季即将告结之际庆祝它?这些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永远不得知晓。然而,人们总还是可以推测一二的。推测有助于探索神圣的奥秘,从而获得对神圣的洞察。
节日期间,人们要纪念湿婆神,诵经祈祷,禁食,练习瑜伽,冥想伦理和美德,比如自我克制、诚实、不伤害他人、宽恕和发现湿婆。虔诚的人要朝拜湿婆神庙,或朝圣光辉林伽(Jyotirlingams)。林伽在梵语里是“标志”的意思,是男性生殖器像,象征湿婆神,这是膜拜湿婆的标志。“湿婆”意为“吉祥”,湿婆的林伽代表“吉祥的宇宙大神的标志”。印度古经典《往世书》认为林伽是宇宙的起源。《室犍陀往世书》尊林伽为宇宙的最高存在,主宰宇宙的创生与末日万物的融入林伽。“无边无尽的天空(宇宙)是林伽,地为其基座。在末日来临之时,宇宙与众神将融入林伽。”《林伽往世书》记载:亘古至先的林伽无色、无味、无声、无形,被称为原初物质(Prakriti),或者自然。商羯罗大师曾赞颂:我供养我内心的林伽,它立于我心中冥想的莲花之上,被我内心奉爱之河的纯净之水所沐浴。为了免除轮回之苦,我日夜冥想以莲花崇拜它。
传统故事里是这么说的,有个窃贼在这个夜晚爬上了一棵木橘树想要逃过追捕他的人,而木橘树是湿婆的圣树。他在树上度过了一整夜,木橘叶被他拨落——在他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掉在了一尊湿婆林伽上。这个无意的虔敬之举为窃贼在上主的心中赢得了一块永恒之所。
在湿婆的神庙中,人们会整夜守夜,讲述这些与湿婆之夜有关的故事。但是这些叙述只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在湿婆之夜敬奉湿婆,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让湿婆之夜变得神圣。
在南印的某些地方流传着一个故事,里面讲到湿婆正是在这一夜饮下了诃拉诃拉,诃拉诃拉乃是众神与阿修罗从乳海中搅出的宇宙之毒。帕尔瓦蒂女神不想让毒液进入她丈夫的体内,因此她捂住了湿婆的脖颈。众神不想让湿婆把毒液吐出来,所以他们开始唱歌赞美湿婆。众神屏气凝神,想要知道湿婆要如何既拯救世界,又不会惹他的妻子不快。最终,黎明时分,湿婆将毒液永远锁在了他的喉咙里,而毒液则将他的颈部灼烧成了蓝色。湿婆之夜的彻夜祈祷是为了纪念湿婆的仁慈。
考虑到湿婆并不遵循什么传统,所以在黑半月中敬拜湿婆的非常规传统也就不稀奇了。他是唯一不以鲜花和珠宝装饰自己的神。他用骨灰涂抹自己的身体,用象皮和虎皮包裹自己,用蛇、曼陀罗花和金刚菩提子装点自己。他沉醉于大麻之中,身边簇拥着野蛮而可怕的伽那,住在寒冷荒芜的山上。新月戴在他的头上——在湿婆之夜的天空中能看到同样一轮月亮——这给月亮由盈转亏的第13个夜晚为何成为湿婆的圣夜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原因。
月神旃陀罗娶了27星宿,月之星群,但是他只喜欢卢醯尼的陪伴。其余被忽视的妻子们向她们的父亲生主达刹抱怨,生主命令旃陀罗要做出改变。当月神没有照做时,他就被可怕的衰弱病击中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旃陀罗的光辉渐渐暗淡。出于对达刹怒火的畏惧,无人营救他。绝望中,旃陀罗向湿婆求助,湿婆将月神放在他的前额上,达刹的诅咒不再具有效力。湿婆头上的新月提醒着人们,湿婆拯救月神的恩惠不应被遗忘。因此那些畏惧死亡的人,那些无法接受人生苦短的人,就会向超越了生与死的永恒循环的宇宙苦行者寻求庇护。
在坦特罗里,月亮代表着自然的凉爽、服从和转瞬即逝的一面。太阳代表着自然的温暖、支配和永恒的一面。它们合起来代表着生命的整体,与对立的统一。而湿婆代表着月之能量,毗湿奴代表着日之能量。湿婆超越世俗生活,毗湿奴则主动参与其中。湿婆不想结婚,但是毗湿奴诱使他进入了生命的循环当中。湿婆自愿成为帕尔瓦蒂女神的新郎,在这里可以找到摩诃湿婆之夜恰好在春季到来之前庆祝的原因。必须要记住的是,在印度历中紧随湿婆之夜后面的节日就是洒红节,一个关于繁衍、爱与欢乐的节日。
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婚姻是印度文化传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经常在湿婆之夜上讲述。这场结合将隐修者转变成一家之主,并将弃绝世界与认可世界连接起来。在女神的陪伴下,瑜伽行者成为了一位享乐寻求者(bhogi)。在精神与肉体之间、自我与无限之间达成了一种平衡。这也许是湿婆之夜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彻夜不眠的时刻,用于思考生命的二元性——凡人的欲望与不朽的幸福,尘世的责任与天界的愿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当平衡得以实现,当湿婆在萨克蒂怀里,当舞蹈跳至完美的和谐时,真实(sat)、觉知(chit)和喜乐(anand)便诞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