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15:14 被阅读0次

菩萨在梦中依然非常清醒,凡夫不知道自己在梦中,所以痛苦受得很冤枉。

只要觉醒,痛苦就消失了。

每个人都会觉醒,只是有迟有早。大部分人可能到临终才能觉醒,有些人会因为痛苦而比较早觉醒。

他们看到死亡近在眼前,所以更加珍惜生命,每一刻都会努力活在当下。

死亡使人生有了意义,没有死亡,谁也不会珍惜生命。

没有死亡,活着就是惩罚。死亡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好事情。

有了死亡,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对于修行人来说,不用等待死亡来临,只要觉醒,许多问题就不是问题。

对于觉醒的人来说,其实没有死亡。

平时就要练习看破和放下,否则临终依然迷糊。

修行就是天天练习看破和放下,天天练习死亡。

今天看昨天,就是一场梦,永远回不去了。明天看今天,也是同样的感觉。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死亡。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

自觉觉他,写作者自己首先要觉醒,然后才能唤醒更多沉睡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写作,写作会很有激情和活力,会一帆风顺。

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修行和写作都没法持久,痛苦会多于快乐。用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修行和写作,痛苦会很少,快乐会很多。

任何事情想做成功,秘诀就是找到使命感,看看它对社会有多少价值。

开悟就是觉醒,一个觉醒的人,会自觉自愿地帮助更多人觉醒,因为他不忍心别人在梦中受苦。

社会责任感代表一个人已经觉醒,觉醒者必然有社会责任感。

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说明他没有觉醒。

为完善自己写作也可以,如果真的为完善自己,就必须影响社会,否则自己是无法完善的。

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价值也离不开社会。

只有为社会大众写作,才能完善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只是为自己写作,我们的文章就没有必要公开。既然公开,就是为了影响他人,与他人交流,接受他人的评价。所以公开的文章就要考虑社会影响。

文章公开以后,其实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觉醒以前,我们以为自己和社会是分开的。觉醒以后,我们知道自己和社会是一个整体,度社会就是度自己,度自己就必须度他人。

其他人没有觉醒,处于痛苦中,菩萨也会痛苦,因为他和所有人是一个整体。

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就来自于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普通人也许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他不会有慈悲心。

相关文章

  •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菩萨在梦中依然非常清醒,凡夫不知道自己在梦中,所以痛苦受得很冤枉。 只要觉醒,痛苦就消失了。 每个人都会觉醒,只是...

  • 日偈同养上品莲(82)

    一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修善是助行,净戒是定本; 信愿是慧行,...

  • 人生大智慧(三十五)

    ①看破是智慧,是明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放下是修行的方法,是功夫。 放下需要通过布施(舍,奉献)来具体体验和实现...

  • 看破、放下是般若

    今天给大家讲“色身是无明”。这个色并不是指男女之色,是指在人间所看到的、所拥有的东西,是这个世界的有形之色。身就是...

  • 看破了,就放下了

    看破是理,放下是事。要解脱,就要看破。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看破了,才...

  • 放下是智慧

    人生就是放下,多么简朴的道理,却又是最难做到的! 在旅途中,一直在获取,获取财富,获取名誉,获取物质,...

  • 看破不说破是智慧

    王阳明曾说: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荀子·非十二子》里说道: “言而当,知也;默而...

  • 根宋上师:修炼放下的功夫,放下无始劫以来不断炽盛的欲望

    都说看破放下,看破需要智慧,而放下又要从何修习呢? 现代人的欲念日益膨胀,无论男女,单单购物欲这一点就已然到了难以...

  • 看破放下

    不看怎么样看破,看破是需要清楚佛法的根本义,心经是一部心的经。 放下是放下心的枷锁,一切都是最好的放下。

  • 看破放下

    看破放下 世外桃源梦里境,一生修行皆空,临窗盘膝念经文,超然台上坐,不理红尘中。 谁愿此生情 我累,相思扣里滢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ze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