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语诗律学》(7):八病之补充2-实用口诀

作者: 秋沼芰荷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16:48 被阅读0次
    1. 先重复一下之前提到的八病。

    诗词八病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声病和韵病。

    这是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其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也带来一定弊端。

    2. 八病简介,详情可参考学习《汉语诗律学》(7)。

    平头: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即出句前两字和对句前两字不得同声调)。

    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

    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

    鹤膝:指第五字(第一联出句末字)不得与第十五字(第二联出句末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

    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韵不入诗)

    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中不得有同韵)。

    旁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即不得有同声母)。

    正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即不得有同声母和同韵母)。

    因此,大致上说,八病说起始主要针对五言诗,并且多是两句或本句之间声、韵、调上的关系

    3. 阴阳互兑低昂互节

    八病多限于两句之间的原理,与人类阅读感觉上的记忆时间有关。人们在阅读或吟诵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时,对于发音而言,是有记忆习惯的。

    这个记忆在相隔一定字数之后,将被淡化或遗忘。也就是说,若有声、韵、调上的冲突拗口的情况,将在相隔一定的字数之后,不存在实际的冲突。若将这些冲突拗口的字分散使其相隔较远,不在同句或邻句中时,便不存在声律病犯。而八病中,把这个习惯记忆数字定位两句十数字。句脚字而言,这个数字被审定为三句之内。

    总之,八病之说,都是围绕着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而言的。避免八病,是为了创作中能协调用字,阴阳和谐,抑扬互补。

    由此可见,八病,本是以读音为重,是为吟诵而服务的,所以,若仅仅是从字面上去看八病,即有繁琐之感。我们应当从吟诵的角度去看,而吟诵的首要条件是要正确把握节奏。

    综上所说,八病起于五言,但就声律原来而言,它适用于所有讲究声律协调的文体

    诗歌中的八病之说,虽不为世所取,但也可以想象,如果八病皆犯于一诗,那此诗读起来比较拗口之至。

    但是,如此纷繁复杂,必会让人望而却步。中国人是最善编口诀来简化学习难度的,对于诗词八病也不例外。

    所以,就平时创作而言,可以不去细想什么平头、上尾之类,只需要记住它的根本——“阴阳互兑”和“低昂互节”。


    4.实用口诀检验方法

    而具体学习与应用便可参照一些流传下来的简单易行方法和口诀。

    古人就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概括性口诀:“同调不相亲,相邻需相对,同声莫可冲,同韵莫相会。”

    同调不相亲:同声调的词组不能靠太近,比如“平平”两字为一个词组,那后面的词组,就不能再是两个平声字了,否则就变为“平平平平”。

    相邻需相对:一是两句之间,对句声调上要与出句相对,即平声调对仄声调;二是,一句之中相邻的两个节奏点上的字要平仄相对。

    同声莫可冲:不能因同声字起冲突而影响音律和谐。这个“冲”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指一句之中的同声字冲突,也指数句之中,在尾字上的冲突。

    同韵莫相会:这个主要是指同韵部的字。比如两句中十数字内,使用了三个或者四个同韵部的字,那这两句读起来就肯定不舒服。

    其实,自我检验的方法还是:成篇之后,自己多读。若是发现吐字困难,含糊不清乃至有拗口现象时,便做调整和换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汉语诗律学》(7):八病之补充2-实用口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vm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