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对古典音乐都会敬而远之。不是因为古典音乐多么难听,也不是因为听不懂,而是因为静不下心听。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古典音乐无疑是枯燥的、繁冗的。听一首古典音乐都要半个多小时,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里,谁也没那么多时间,更别谈喜欢了。

然而,现实生活节奏越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要越慢,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来介绍入门古典音乐的一个快捷方法,学会这两点,就可以轻松在朋友面前“装X”了。
这个方法是严伯钧老师发明出来的,去年有幸听到他的西方艺术课,让我记忆犹新。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严老师的过人智慧吧。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本篇文章的核心,搞懂这句话,听古典音乐就不在怕的了。

我们首先来看什么是“一个中心”,很简单,它指的是以德奥音乐为中心。德奥,顾名思义,就是德国和奥地利。据我所知,最出名的这些古典音乐作曲家,大概有一半,不是德国人就是奥地利人
我们都知道,维也纳是所谓的“世界音乐之都”,以维也纳为核心的周围一圈的德语文化区,它是古典音乐的正宗,其精神和魂都在里面。
尤其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这种正经的严肃音乐,绝大部分是由德国人或奥地利人写出来的。

两个基本点,就是意大利音乐、俄罗斯音乐。意大利的古典音乐,最核心的就是歌剧。要知道,意大利的几大巨匠,像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唐尼采蒂和贝里尼,这些人都是只写歌剧的。
可以说,意大利的这帮歌剧作家,表面上跟德奥这帮音乐家非常友好,可内心深处却是互相深深鄙视,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个体。
俄罗斯音乐怎么回事?俄罗斯、捷克、还有以前的南斯拉夫,他们都属于斯拉夫民族,就是游牧民族,所以俄罗斯的音乐表现出来,是一种深层次的浪漫,还有一种悲凉感和悲壮感。

严老师有个很贴切的比喻,这里简单说明下:德奥音乐就像鲁迅的作品,讲究“文以载道”。就是说,这个文章写出来,一定是要说明一个道理。它对真理是有追求的,目的是为了唤醒麻木的人。
而意大利的歌剧,就像林语堂,有一种哪怕国之将倾,也要谈恋爱的这种特质。
俄罗斯人的音乐特别像徐志摩,为什么呢?就是你看徐志摩写诗,都是浪漫到一定程度了。而俄罗斯的音乐就特别浪漫,特别深邃。

知道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再说一下法国和其他的民族音乐。法国是一个自认为非常有文化的国家,但它音乐搞不过德国,绘画搞不过荷兰,雕塑搞不过意大利....不过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特别的多元。
事实上,法国的音乐就有很多的创新,你可以把法国的音乐当成一个万花筒般的存在。比方说印象派音乐,就有德彪西、拉威尔这些人,它的艺术价值非常非常高,但是它的传承度,没有德奥,俄罗斯音乐以及意大利歌剧那么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敲碎打的不成体系,像挪威的格里格、捷克的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英国埃尔加,丹麦的尼尔森,匈牙利的巴托克等,我们可以叫他们最炫民族风。

因为他们都是民族主义音乐,他们的音乐灵感,很多来自于他们民间的小调、歌谣等。大家只要记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法国还有最炫民族风,这样一来我们就把整个古典音乐的空间脉络,彻底的梳理完毕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选琴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