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黑马TMTIT
致创业者:你创业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实从你创业第一天起就已经确

致创业者:你创业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实从你创业第一天起就已经确

作者: 企创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10:06 被阅读117次

企创网:又到了一周的周末,今天小创想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创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业项目,或者说创业方向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小创先来举一个例子,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件事,创业方向的差别,究竟对创业企业影响有多大。雷军的人生履历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一是在金山软件的十几年工作经历,见证了雷军从青年到中年的过程。二是人过四十的雷军,再次创业做了小米科技,虽然创办至今还不到十年,但是成长速度却十分惊人。

金山软件,目前的实时市值是355亿港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不到300亿元的样子。

小米科技,目前虽然尚未上市,但是根据媒体多方面的消息,估值已经达到了1000~2000亿美金的规模,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6000~12000亿人民币。

我们不妨再打个折扣,干脆就把小米科技的固执设定成3000亿人民币,依旧要比金山软件翻了十倍。雷军在金山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有“IT劳模”之称的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金山还是在小米,始终都保持了高度敬业的状态。但是为什么,同样是雷军带领的企业,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异如此之大?

金山和小米的问题,大家先思考着,接下来小创再分享一个案例给大家,尤其是创业者。

接近岁末,各家企业的年终活动就比较多。由于小创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来又从事活动策划相关的工作,所以工作中也认识了不少与活动相关的广告公司和传媒公司。

广告公司是这样的,基本上人数超过十个的都不多。老板一般就是最大的业务人员,甚至是唯一的业务人员。有的广告公司还会开一家门店,接一些平面设计和物料制作方面的订单。有些就是比较纯粹的灯光、舞美、布展类的公司,除了老板这个业务人员,剩下的就都是现场操作的工人了。

活动现场的时候,我和布展公司的一个灯光师聊了一会儿。小伙子很年轻,只有二十岁出点头,但是从事这个行业却已经有三四年了。小伙子的态度就是,先在这边学点经验,扩展些人脉。等到时机成熟了,自己就出去拉几个人搞一个新的公司,接接活动也挺自由。

这个灯光师的想法其实在他所在的行业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行业本身的门槛不高,利润率还不错,基本上哪怕是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入行只要干个两三年,基本上的盈利方法就掌握得差不多了。不过这行对于人脉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企业选择了合作的广告公司,没有意外的话都是会长期合作。所以他们跳出来单干之前,都会先看看自己的人脉掌握到什么情况了。

这样一来,这些广告公司数量就会不断一生二,二生三,源源不断进行裂变。员工进来没几年后,觉得挣钱的本事学到了,在这里也没什么大发展,于是就自己跑出去单干。所以这一行业,平均的年销售额,一般都在几百万的区间。再往上发展,就有些困难:一来是行业的格局就是从业公司多,但是哪一家也发展不大,各自端好手中的饭。二来熟手出去单干是大概率事件,没有稳定的团队结构,想要发展壮大,显然不现实。

上面两个案例讲完了,我不知道各位创业者们,是否已经有所感悟。为什么同样是创业者,同样创业十年后,有些企业已经准备上市,而有些企业则十年如一日,员工还是那几个,销售规模还是那么多?

这里,我还是拿雷军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创业,一定要做最肥的市场。什么叫做最肥的市场,就是整个市场空间非常巨大的行业和方向。

金山为什么创办至今二十多年,虽然也成功在香港上市,但是市值最高就只能达到现在的三百亿人民币的体量?因为软件行业的天花板非常低,整个行业的销售规模撑死了只有数千亿,还要有无数的同行业企业竞争,又很难达到行业垄断。那么无论谁执掌这家企业,最好也就是这么水平。

而小米为什么创办几年间,估值从百亿美金不断翻倍,到了现在千亿美金的体量呢?因为小米所在的互联网+物联网+智能设备领域,最起码是万亿规模打底,而且未来有更多发展中国家还将为整个市场空间提供助力。那么在这个万亿甚至十万亿的市场空间内,诞生几个千亿到数千亿市值的公司,便不是什么新鲜事。

广告公司的案例也是一样,看上去门槛低,利润率高。但是天花板却非常低,销售额到了几百万,团队成员到了十几个人,便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瓶颈。想要转型,又谈何容易。

最终我们发现,决定创业企业未来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的,其实是创业者在创业第一天,选择方向和行业时,就已经注定的。但是多数创业者在第一次创业时,由于年轻,由于从业经验,由于思维深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多数想不到这么远。只是觉得这个行业能够赚点钱,比自己以前上班强一些,然后就杀了进去。若干年后,等到一切都已经趋于稳定,才发现原来自己选择的行业,最大只能达到某个不上不下的水平。

小创在之前的推文中,也曾提到过类似的观点。就是有些创业者之所以不够成功, 并不是因为创业太晚,而是创业太早。在尚未构建起足够的格局观和商业观时,就已经开始了创业。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心态从一个行业的新兵逐步发展成老兵的过程,是比较符合人性的。而从老兵重回新兵,重新选择另外一个领域从头再来,那就是逆人性的了,很难获得成功。

出名要趁早这话,没错;创业要趁早这话,未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创业者:你创业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其实从你创业第一天起就已经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ck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