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话死亡
关于死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又是无法改变的现实,生与死乃生命的自然法则,谁都不能回避。当你真正的面对死亡时,更多的是胆㥘和恐袭,只有把生死看淡了,才会风轻云淡,走的轻松和超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不管你是何人都不可能,伟大的秦始皇为了能够活的更久,派徐福东渡日本寻找仙药。秦始皇出巡勃海,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芝罘岛,纵情观览。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尉为壮观,尤其令秦始皇心驰神往。这种景象本来就海市蜃楼,但方土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徐褔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根据徐褔的要求,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等待徐福佳音。然而等来的却是徐褔空手而归。徐褔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对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三千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褔再度出海。秦始皇则不肯离开,一直等候三个月,不见徐福消息,才帐然而回。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讯,后秦始皇病死沙丘,而徐褔"得平原广译,止王不来,"一去不复返。徐褔虽然没有为秦始皇寻找到仙药,却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到了日本。
生死由命,富贵由天,这个朴素的道理佷多人都不知道。世上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长生不老,完全是自欺欺人。人要冷静的面对死亡,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无非是肉体的终结,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意识,成了一辈子的植物人,那么可以宣布他已经死了吗?或者如果一个人肉身已经不在了,但他留下来的作品却一直广为流传,在这种情况下,他死了没有?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仍然活着,死亡并不是坏事,永生也没有意义,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很多人怕死而寻求养生之道,所谓的养生无非是一种心理的安慰,人的肌体是大自然给予的,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微分子,和一草一木,花开花谢一样,其实就是生与死的轮回,关键不在于养生,而在于养性。德国有一个机构作调查,有很好习惯和不良奢好的三十个人,三十年后注意生活习惯的人死了几个,而抽烟喝酒的人却一个没死。人越是怕死,死的越快,人要是不怕死,把生死置之度外,反而会长寿。很多癌症病人都是自己被吓死的,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面对死亡的恐惧无所适从,吃不好睡不了,导致免疫力下降,最后癌细胞扩散,没多久就死了,这就是命。人的命可长可短,在死亡面前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贫是富,高低贵贱,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是人类无非拒绝的命定结局。有的人富甲天下,少年得志,正至中年却死了,老天爷是公平的,不可能把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部都给你,得到多了也就失去的快,山有高有低,路有长有短,人生亦是如此。
要想求得长寿,首先要与人为善,多做善行义举,一般乐善好施的人都会长寿,家庭人丁兴旺。人作恶多端,丧尽天良,这样的人即使天天吃的山珍海味,也难逃天谴,否则就没有公道和天理了。
人的死亡结局是相同的,但死的方式却不同,有的人会好死善终,有的人会死的好惨,你看那些做了很多坏事的人都不会有好死。我曾经作过研究调查发现,在疯狂的时代作恶的人最后死亡的方式都会很惨烈,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有暴死的,有车祸、重病折磨等等,不得善终。死亡只不过是一个拷问人性的炼狱,其实从你作恶开始就已经死了。
人要看淡生死,感谢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走了一回。人非圣贤 谁能无过,看淡一切,一切也就成为过往云烟,假如真的忘不了,就冷静地珍藏在心底的最深处,藏到光阴的烟尘触及不到的处所,守护着一份宁静与惬意,平淡与安详,静然的离去。放下生死,放下自己,虽然我们很渺小卑微,把生命放大了,才能知道如何珍惜。
感谢生命,感谢死亡,我和这个世界擦肩而过,我依旧有很多真诚,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爱得起,生死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