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0e55770a76cfcc65.jpg)
昨天在同学群里,我发了两个链接,结果就被同学善意提醒了。
一个是张一得事件。
一个是29岁妈妈携子女坠楼事件。
张一得的父亲,是网络“育儿妈妈圈”里一位知名的单亲爸爸。他辞职去山上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单亲带娃,全职陪伴儿子张一得长大成材,最终以托福考试仅差2分就达满分的优异成绩,入读素有“美国南部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哲学专业。
经历了在国内半年的线上课之后,今年春季张一得开启去美国的求学之路。没想到,3月5号,便传来猝不及防的噩耗:张一得去世。
其父一得爹致信美国埃默里大学道:“他(张一得)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其友人在一得爹的微信朋友圈里,针对一得的意外去世呼吁:“不要追问,不要推断”,网友也纷纷留言:“不要无端猜测,尊重逝者”。
曾经以育儿成功而名噪的一得爹似乎一下子被拉下神坛,大家众口一词:过多的陪伴对孩子不是爱,而是压倒孩子、使之窒息的负担!
这件事不禁让人扼腕:这是一次失败的养娃育娃、一次失败的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cf5bb45eae6bdd28.jpg)
另一个事件是:12日清晨,合肥一名29岁妈妈携一双年幼子女坠楼身亡。当晚公安官方通报,是因家庭矛盾及夫妻感情不和,才导致妈妈携子女跳楼。更有知情者说,丈夫不闻不问,不给家用,且常冷嘲热讽。
同层邻居回忆说,此前常看到该女子独自一人照料子女,夫妻感情不和,想要离婚。多月前某天深夜,该女子还曾敲门求助。
深夜求助,说明还有求生欲望。可是本月12号,竟然携一双儿女跳楼,这是多么绝望才走到这一步啊。
这,俨然又是一场悲剧。
在同学群里发完这两个链接后,群里的一位同学这样提醒我。
他:你为什么总喜欢看这种悲哀的消息?
我:没办法,悲剧抓人心。
他:大千世界,生死无常。
我:有常还需要说和看吗? 有常是相似的,无常才各有各的不同。
他:我的意思是,不要整天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
我:关心生命不就是关心自己吗?这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呀。
其实,我不是悲伤,只是思考。
我们该如何以合格的父母身份,生存在这个世上?
如何养娃育娃、陪同孩子快乐长大?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辛苦带娃的妈妈们,如何不产生抑郁症?
一切都太难,无法找到整齐划一的答案,更不可能三言两语以蔽之,可是这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啊。
难道我在较真吗?难道我们该无动于衷而冷漠视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21d25b58cf134ff3.jpg)
比如,妈妈带娃自杀的悲剧,这已不是个别现象了。不要责怪女人太脆弱,养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俩个孩子都那么小,妈妈一个人带,没人帮忙不说,如果再没有家人的呵护、理解、宽容和关爱,妈妈们真得会身心疲惫、心苦体累。
许多妈妈,熬过了生孩子的死亡挣扎,却熬不过产后抑郁和世俗的压力。
你会生娃,这远远不够。你得会养娃、育娃,同时还要经营好自己,经营好婚姻;你还要出得厅堂、经济自由,方有可能不被抛弃,或者被抛弃之后仍能独立生存。
社会需要这样全能的妈妈,可是妈妈是人,不是神。
有多少家庭,把养娃理所当然地看成是妈妈的责任,有几个妈妈能承受体力上的消耗、精神上的抑郁和经济上的分身乏术?
这样发展下去,真的会危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会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3ec0f4500f3b23a0.jpg)
还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是我国的教育重心,到底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孩子从入幼儿园起,几乎就被剥夺了快乐和自由玩耍的时间,一切以学知识为主,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上学后,一切以分数论英雄。终极目标:考上大学!可是考上大学之后的路该如何走?很多孩子进入大学,便完全失去了人生方向,他们迷茫无助,他们失去了努力方向和精神支撑。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国内中学是学渣的孩子,在国外会成为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霸呢?
无论是养娃还是育娃,往小处说,看似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可这又何尝不是关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54885/aefa9c98089cb5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