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 橙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18:51 被阅读161次

近来,时常反思太遵循书上所说养育孩子,是否太绝对了,是否也有很多错误。

两岁多的宝贝已经能和大人正常沟通,喜怒哀乐的情绪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大多数时候,小朋友都很乖巧,讨人喜欢,是个小天使。

最关键的是,他讲道理,听得懂道理。只要你用尊重的、平等的语气、言语告诉他,这件事情很危险,要等你长大才能动。他就记下了。

举个例子,每次洗衣服的时候,小朋友总想帮忙。他会说:“妈妈让开,宝宝洗。”

于是,他努力把你推开,使劲地踮起脚来,去抓池子里的衣服。还装作揉一揉,是洗衣服的样子。

大多时候,我知道,他想尝试,想像大人那样试试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足够。

可是,这就意味着他到打断我的工作,而且许久也未必能等到他玩好。

因而,每次我都认真地对他说,宝宝还不够高,等到宝宝长到哥哥那么高的时候,再帮妈妈洗衣服。哥哥是九岁的表哥。

他听懂了,每次愉快地回答,好的吧!

推此及彼,他想洗碗的时候,他想帮我晾衣服,他想学我趴在洗脸盆刷牙的时候。自己试了试,然后告诉我,宝宝没有长高高,就玩别的去了。

然而,有一毛病却很长时间无法改正,也许是我恒心不够,加上耐心不足,方法不好。

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受挫能力太差。

他想剥开零食袋子打不开的时候,很容易便生气了;他想喝牛奶吸管拿不出来,很生气;他拼一个玩具拼不上的时候,也生气了。

当我试着问他,需不需要帮忙的时候,更生气地把我推开了。

很多育儿书会告诉你,要疏导孩子的情绪,不能不理不睬冷漠对待,不能如何如何,总之要极尽全力照顾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走出坏情绪。

但现实往往是这样的,你越是说的多,越是关心的多,孩子的情绪越明显。而且每发作一次,他知道你必定安慰他,这个过程便越来越久。

下次遇到这情况,更是愈演愈烈。

以至于,我以为定是方法出了错。他一旦发作,我的情绪也跟着崩溃。真真是气不打一出来,可你还得在心里默念,忍住,忍住!

更换了很多种疏导方式,鼓励?转移注意力?告诉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大人示弱?种种都试过了没有用。

我想,有时候大人的太关心,太顺从于书本上的教诲也是要不得的。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适当等一等,甚至躲在一旁默默观察他的反应,当他察觉只能自助的时候,也许比任何的方式都来的管用。

反而一味地,他出了所有事情,大人都要跳出来,然后用上一套自以为是的方法。然后每次,孩子都等你出来告诉他怎么解决,怎么安慰。

最终呢?种种方法都失效了,终于大人也崩溃了。

仅以此,提醒自己,和孩子保持适当距离。更有助于他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孟子》海说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海说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育儿尽信书,不如无书!

    近来,时常反思太遵循书上所说养育孩子,是否太绝对了,是否也有很多错误。 两岁多的宝贝已经能和大人正常沟通,喜怒哀乐...

  • 毕业感言(三):学习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 简言(2017.5.24)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16.6.7——13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苏辙

  •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战国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泛指读...

  • 《孟子》的智慧(八)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三》。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 枪(9)

    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有言,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

  •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提醒我们看书要独立思考,全盘接受书中的观点盲目效仿书...

  • 《玄怪录》初鉴 其二

    引:人生有命,時不參差,以道靜觀,無複違撓,勉之哉! 南川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命不如无命。若命运前定,何苦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dmhctx.html